《认知天性》[美]彼得·C.布朗,[美]亨利·L.罗迪格三世,[美]马克·A.麦克丹尼尔:学习是需要挑战的

【读书笔记】

【1】作者:[美]彼得·C.布朗,作家,擅长科普写作,文字练达严谨。

[美]亨利·L.罗迪格三世,华盛顿大学路易斯分校心理学教授,曾任美国心理科学学会主席,人类学习和记忆领域专家。因在错误记忆心理方面的工作而声名鹊起。

[美]马克·A.麦克丹尼尔,华盛顿大学路易斯分校心理学教授,整合认知学习教育中心主任。他有两个主要研究兴趣:前瞻记忆和教育,其中的一个重要主题是研究导致记忆和学习失败的因素和过程。

【2】反复的阅读对于我们学习来讲,几乎是白费力气。因为持续的阅读会让我们产生错觉。

【3】持续的阅读会让我们产生一种似乎已经记住了的错觉,尤其是你在那个本子上拿笔画,画各种彩色的线条,画完了以后你就觉得自己似乎已经记住了,这个跟我们讲过的谷歌效应是一回事。

【4】元认知,即便最努力的学生也会陷入两个误区,一是不知道自己学习中的薄弱之处,不知道要在哪里花更多精力才能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二是爱使用那些会让自己错误地认为掌握了知识的学习方法,也就是拼命地记笔记、拼命地画下划线、拼命地用荧光笔、拼命地反复阅读。

【5】为什么大量的老师跟学生都反感检索,就是因为检索会带来痛苦。

只要你稍微地加入一点点挑战你脑力的机会,让你自己主动地检索一下,在回忆当中产生了一些痛苦,这时候学习的效果就会加倍。

【6】学习越轻松,效果越不好。

【7】这本书里最重要的洞见:学习是需要有挑战的。

【8】刻意练习?这就是为什么这本书比《刻意练习》会有进步的地方。

【9】频繁的集中练习只会产生短期记忆,当你的大脑其实已经不动了,你已经练那个练到麻木了,你觉得一出手就中,一出手就中。

你练到麻木的时候,你所产生的只是短期记忆,而只有给我们的练习当中加入了时间间隔和内容间隔,我们才有可能学得更加灵活,才能够把它记得更牢。

【10】为什么间隔练习比集中练习更为有效?

大概是因为向长期记忆中,存放新知识需要有一个巩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记忆痕迹也就是大脑中有关新知识的心理表征得到加深,被赋予含义并且和已知联系起来,这个过程需要数小时甚至数天。

所以,在我们出现了一些遗忘以后再检索所学的东西,就需要下更多的力气,这会重新触发巩固的过程,进一步强化记忆,这就是原因。

【11】剖析这么一个跳伞的过程目的是什么?我们要知道一个人学习东西的过程,即便是跳伞这么复杂、这么危险的一个东西,实际上它也是三道工序。

第一道工序叫作编码。

编码就是你得首先知道并且理解记住这些事情。

第二步叫作巩固。

巩固就是心理表征的强化。通过遗忘,再考试,再练习不断地被挑战,这个过程当中把它巩固下来,形成深刻的心理表征 ,形成我们不需要通过认真思考直接就能够做出来的生理性的反应,这个叫作巩固的过程。

最后一个过程,叫检索。

所以编码、巩固和检索,这是人学任何一个复杂的东西的时候都需要用到的。

【12】我们说学习中必须得努力,这个过程是

第一个要巩固记忆。巩固记忆通过检索、通过考试、通过不断的挑战。

第二个,叫打造心智模型,就是你把这个巩固的记忆做成自动化,这个叫心智模型。

然后学会举一反三。

接下来,你要学会构建概念。构建概念就是你能够深刻理解这个东西叫什么?它为什么是这样称呼的?它们之间是什么样的联系?

最后,学习迁移。学习迁移就是你在樊登读书所学到的这个东西能够迁移到你的生活当中去,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

【13】怎么才能够知道我们自己学习的程度呢?

最有效的方法是实践和测验,就是你要经常去跟高手过招,为什么跟高手过招很有效?

你跟有经验的这些高技能的人进行过招的时候,你才能够知道自己的差距,减少系统一对自己的误判。

【14】智商测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人有很多种层面的智力,现在的比较科学的智商分配方式是说,有分析型、创新型和实践型三种不同的智商。

分析型是什么呢?

你的学习能力,就像我们这样学东西、考试这种需要的是分析型的能力 。

创新型的能力可能就不适合参加考试,他就适合去创造。像达芬奇从来没说自己上过什么学,达芬奇没有进过拉丁文学校,他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没怎么受过教育的人,但他的创新型能力极强。

第三种就是实战型,就是我在实际生活当中,处理问题的能力变得很强。

【15】构建知识结构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事。

建一套完整的知识架构,这个知识架构像搭乐高一样,就是一块一块地稳固下来,一块一块地拼接起来,最后形成自己的一座知识大厦,这就是关于智力的一些话题。

【16】抱有一种成长的心态、像专家那样练习以及建立记忆线索,这三个方法就能够帮助我们有乘数效应。

【17】这本书应该和《刻意练习》以及《终身成长》一起来读,学习是通过成长型思维、不怕失败、不怕挫折、不怕挑战、刻意练习、反复训练再加上《认知天性》,用科学的方法给大脑一些小小的挑战,才能够学得更加牢固,这就是学习的方法。

【18】这本书总结了两条:

第一,学习策略的小结。学习策略是给所有要学习的人包括我们、我们的孩子,第一要练习从记忆中检索新知识,别老一遍一遍地读,要回忆,要挑战自己。

第二,有间隔地安排检索练习。别刚学完就考试,过一段时间再考,有间隔,然后穿插安排不同类型的问题,学了语文、学数学、学英语、学体育穿插着来。

【19】针对教师或父母的建议:

第一个,要做的事是解释学习的过程。你要让孩子知道这个记忆在他的大脑当中是怎么留下来的,把我们这本书讲的内容告诉孩子们。

第二个,教会孩子如何学习,就是要把学习的方法告诉孩子。

第三个叫作创造合意困难。什么叫合意困难?适度有效的困难,不要难到学生已经绝望得要死,不要那么难。就是创造合适的困难,能够给他创造学习机会。

最后一个叫作保证透明度。保证透明度就是你每次做完了这些考试之后,你要给大家反馈,你要告诉大家:我们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做这样的这个设计?让学生更多地了解老师是怎么想的,会有助于学生更加尊敬老师、信任老师、形成尊敬和信任,整个班级才会具有领导力。

【读书总结】

【感受】

《认知天性》揭示了大脑学习和认知的基本规律:学习是需要挑战的;学习越轻松,效果越不好。由此展开了对如何更好地提高认知能力的讨论,知识需要巩固,有间隔的安排检索练习,让学习具有一定的挑战,调动大脑去主动思考。而不是简单地重复练习,通过考试测验的方式可以让知识掌握的更加牢固。最重要的是能够训练知识迁移的能力,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不同的领域当中,尤其是在生活工作中去践行和使用。

【思考】

1、学习是需要挑战的:学习越轻松,效果越不好;学习的过程要调动大脑主动思考,这样的学习效果更好。

2、有间隔地检索练习:有间隔穿插学习,符合大脑认知规律,效果更好。

3、构建知识结构:有意识地管理知识,搭建知识结构,及时记录,定期整理知识,从而建立形成自己的知识大厦。

4、训练学习(知识)迁移的能力: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或工作当中,获得反馈和修正的机会,让知识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计划】

1、坚持读书和总结,及时记录读书的收获,定期总结读书所获得的知识,逐步建立自己的知识大厦;提高自身的能力,为实现个人职业自由化、自主创业而努力奋斗!

2、坚持跑步锻炼,提高身体素质,活得久,在读书领域钻得更深,将读书发展成自己的事业,逐步实现财务自由。

3、坚持成长型心态,努力提高自我能力,遵循大脑认知规律,注重学习的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4、坚持做好人脉管理,建立个人专家团,打造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人脉圈,让人脉关系发挥更大的价值。

你可能感兴趣的:(《认知天性》[美]彼得·C.布朗,[美]亨利·L.罗迪格三世,[美]马克·A.麦克丹尼尔:学习是需要挑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