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糊涂

          “难得糊涂”

            浊流

      “难得糊涂”是新时期以来,一直高居热搜榜首,热得发烫的词。凡能言者,开口便是难得糊涂。传播范围和使用频率绝对出乎郑板桥的预期,但我敢肯定是,他一定高兴不起来。

何者?因为大多是误读和滥用。

        “难得糊涂”本源于郑板桥在莱州任上的一次出行。饱学多才的他,公务之余,便到云峰山观赏碑刻,以至留恋忘返。夜色中借宿在山脚一老者家,主人家居竹篱茅舍,环境清幽闲雅,宾主谈吐投合,出语不凡。桌上陈一方桌面大小的古砚,质地细腻,风格考究。问得主人号“糊涂老人”,并向郑求字。郑借老翁名号,欣然写下传世墨宝“难得糊涂”,并钤上自己颇为得意的印章,款曰“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满心以为主人会夸赞一番,结果自然是令他失望的。于是郑反向老翁求字以相得宜彰,翁当仁不让地随后题道:“得美石难,得顽石更难,由美石转顽石难上加难,美于中顽于外,藏于野人之庐,不入富贵之门”。也盖上了自己的玲印,款文是“院试第一乡试第二殿试第三”。

郑板桥一见就傻眼了,心中又惊又愧。他虽为举人,却力未逮殿试之阶。于是想为自己找补一下,便再次提笔续写道:聪明难,糊涂更难,由聪明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安心,非图后来福报。”老者也适时地大笑道“真乃高士也!”

          经此山中老翁的一番点化,此后不久,郑板桥便挂印而归,大隐于市。醉心于艺术,诗书画为生,终成当时三绝,名列“扬州八怪”之一。

        这便是“难得糊涂”的由来。究其宏旨要义,不外乎是教化人要内智而外愚,善于藏拙,收敛锋芒。像石头一样返朴归真,勿雕凿,去粉饰,回归天然,还原本性。这也就是所谓的大道至简吧。

二十多年前,我在一次党员干部学习班上讲课时说,人们附庸风雅,不明所以的把郑燮的“难得糊涂”高挂在办公室、居室内,实在是莫大的讽刺,黑色幽默。你为了手握个小公章(乌纱帽),或者碎银几两,成天琢磨人,使智弄巧,勾心斗角,明争暗斗,尔虞我诈,投机取巧,坑蒙拐骗,机关算尽,奔竞于公门,打点于权贵,贱卖人格装孙子,践踏尊严如家奴,直至走火入魔,成为世上至愚至蠢之人。你还说你难得糊涂,你糊涂得再也不能糊涂了。还有比这更可悲可怜的吗?引得轰堂大笑,至今记忆犹新。

        人们大多都读过《红楼梦》,一首“好了歌”及其注、十二钗判词之类,言简意赅地道尽了作者的心曲。基本内涵就是,书中各个主要人物的命运都是事与愿违!上自身系全族希望的宝玉沦为乞丐,下至洁身自好的晴雯背黑锅夭亡、有洁癖的妙玉终成妓女;才力匹敌王熙凤的探春远嫁中山狼般的夫婿等等,有谁是得尝所愿了?更别提聪明绝顶最后哭向金陵事更哀的凤姐了。

        他们是皇亲国戚、天皇贵胄,一出生就含着金钥匙的宠儿。先天的优越,现世的拥有,无可企及的顶层平台,可以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结局尚且如此,我辈的非份之想不尤为显得愚不可及吗!这么多年来,如过江之鲫前腐后继的权贵、大员、首富,巨贾争先恐后地进去了。结局同样是事与愿违,这是他们的初衷,还是他们的命数呢?行文至此,想问你,朋友,你的人生得偿所愿了吗?不是我要拣不开的那壶提,而是绝大多数都是命该如此一一事与愿违!你又何必逞强呢?

        无论什么境况下,努力做好自己,其他的交给命运即可。有所为有所不为才是大智慧。没必要为名为利而令智昏,成天争得天昏地暗,斗得你死我活,过得心力交瘁,活得半人半鬼筋疲力竭。值吗?陶渊明几次出仕,终不肯为五斗米折腰,不照样彪炳千秋吗?当今的陈行甲也未尝不青史留名。郑板桥不激流勇退,未必有煌煌三绝。人啦,放弃执念,换一种活法,正好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哦!

        我们正处在大变革大发展的历史时期,这个风口不是适合所有人的。适时与现实握手,与自己和解,怎么适意就怎么活,活成个地上神仙。千万别信只要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上天。可以确定的是,那一定不是风口,而是火山口。你还要站吗?

        花花世界,物欲汹汹,很难不迷人慧眼。不怕念起,就怕觉迟。有大智慧的人,一定能自渡,写好自己的智慧人生。

      癸卯秋於可以居

你可能感兴趣的:(难得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