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

中国的节日很多,但对于一向不喜欢过节的我,热闹的节日了解的尚且不多,初时对清明节的了解仅限于唐朝诗人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图片发自App

刚结婚时,在婆家还不习惯的我喜欢回娘家,老是不把自己当作已经是结了婚离了娘家门的人。因为和父母家住的较近,几乎天天要去家里报到一次。

记得有一天回家时在门口遇到邻居槐花婶,看到我她很是吃惊,嘴巴张的像鸡蛋大,问我今天怎么来了?我很奇怪于她的吃惊:“我不是天天都来吗?有什么好惊讶的”。“今天是清明节你不知道吗?”一脸茫然的我真不知道清明为什么不能回娘家?槐花婶压低声音凑近我说:清明节是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父母都年轻健在,以后记住清明节这天别再来了。刚到家门口还没有见到父母的我,听了她的话就赶紧掉头回去了,生怕有什么不好。也从而知道了清明节是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节日。

资料显示其实清明最早只是一个农事节气,农谚有云:“清明前后,点瓜种豆”。

图片发自App

清明扫墓的习俗要从清明节的冤家寒食节说起。春秋时期的晋国,有个叫介子推的大臣,他做了一件流传几千年的“大事”,就是割自己大腿上的肉给在落魄中的上司晋文公吃!

后来晋文公登位,论功行赏时却唯独忘了曾经割肉给他吃的介子推,但介子推并无怨言而是背上老母隐居绵山去了。后来晋文公又想起了介子推,派人去寻访,但介子推始终不肯出山,晋文公一时心急,听从了他人的建议,放火烧山逼他出来,介子推和老母亲抱着一棵柳树被烧死在山上。晋文公悲痛万分,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因为寒食节不准生火做饭只能吃寒食,人们非常的不喜欢。寒食节和清明离的时间最近,古人就把它们合在一起过了。于是清明也从节气变成了节日,就有了扫墓的习俗。

图片发自App

其实,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踏青、郊游、荡秋千,踢足球、打马球、插柳,拔河,斗鸡等多种户外活动,可以在这个时节出来晒晒太扬,活动活动筋骨,增加抵抗力强身健体。所以清明不但有追思的感伤,也融合了赏春的气息;既有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到处是一派清新明丽的生动景象。

公婆去世后,突然对这个节日有了一份说不出的感情,每当清明节来临之际对亲人的怀念又比平时多了一层。扫墓,寄托哀思,觉得它帮我们找到了一个对逝者情感堆积的宣泄口,可以无需遮掩肆无忌惮的去想念离开的亲人,放任自己在清明时节的霏霏细雨里漫无边际的痛哭流涕。

时常想像这样的一幅画面:飘着霏霏细雨的清明节,一个个飘荡的魂魄像一朵素云,像一阵细微的小风,像一缕叹息,轻轻的,默默的,悄悄的,在无边的静寂幽暗里偷偷的去看一看自己想看的人,也许是因为牵挂,也许是因为惦念,也许是因为一直的放不下,也许是因为说不出的怨,也许是因为刻骨铭心的恨……

图片发自App

无论是早走的父母对未成年孩子的牵挂与不舍,或是胭脂扣里凄楚的如花对曾经的十三少,亦或是聊斋里含冤受屈的女子,等等,原因诸多。

而我,一个局外人,不得一一而知,只能独倚窗前,看雨丝纠缠,听雨声哀怨,在迷离的时光交错中静待雨停、天晴。而后,等待下一个思念的轮回。

时间无语,思念无边。清明,伫立在心之岸边。

你可能感兴趣的:(清明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