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的日记今天才来写。
昨晚上9点过就上床睡觉了。一夜到7点。
这两天我开始浅浅的梳理了一下自己每天需要做的事情,以及近期希望达到的一个状态。
每日需要完成的细碎事情:
1. 阅读1小时
2. 运动1.5小时
3. 空满肺拉伸和CO2耐受训练(1小时)
4. 英语学习1小时
5. 打扫卫生(1小时)
6. 写作1小时
7. 记账+总结当天生活(0.5小时)
这么看下来,其实每天还是安排得很满的。加上自己要做早餐和晚餐,基本上已经占满了7-8小时。
此外,近期还有一件大事情就是搬家,希望能在8月份搬进去。
这两天我总在思考,就发现内心还是很浮躁。一边,在Fire组看别人的生活,觉得这也可取那也可行。又亦或看看别人做了哪些副业,收入咋样。要么就是生活中的朋友都希望我能去做这个,搞那个。
从我工作至今,一直都是一个非常非常有目标感的人,而且属于自驱力十足的那种人。比如老板给一个年标,我只要觉得不是太夸张,都会拉扯着团队朝目前去干,很少去找老板理论或者谈条件(其实这也是我最近几年反思,不太好的地方)。而且往往目标都达成了。其实我可以把它称为被动目标。而且这个被动目标往往大过了主动目标。
举个例子,很多朋友听了都觉得不可思议。好不容易通过了教师资格证考试,也完成了体检,只等着最后一关:去区教育局提交资料。而我在之前已经把所有资料都准备好了。也打算在最后那天跟老板请假去办这个事情。而实际就是,当我前一天知道老板有安排我可以推脱但是推脱了他不会高兴的事情之后,我又查询了教资考试网站,原来所以资料成绩和报告可以保留到下一次,然后我很轻易的选择了放弃投送资料。这件事情我之前没有去深究过。但是在学习心理学这段时间,我会去思考:为什么我选择放弃投送资料?是因为这个资格证不重要?还是因为我很害怕老板不高兴?还是别的什么原因。我不敢说80后都被训练到有些“舍已为人”的精神,至少我生活中这类人不算多。但是我好像一直都是这样。自己的事情都是天大的小事,而团队的事情公司的事情甚至别人的事情再小都是大事。
如果说这种牺牲或者行为让人有成就感的话,细想之下,是否太过自我感动了。说无意义无价值好像太言过其实。但是确实更多是自我感动。那么真正有意义是什么呢?我在想,应该是放下某种情结或者气概去判断事情的意义、价值。是理性的趋势,是良心的判断。回想过去的很多事情,都是在一种气概(或许幻想成为英雄)下的冲动。太快,太激荡人心,太决绝。
而我真的是一个不会理性分析的人么?当然不是。这么多年职场的训练让我拥有了很多理性分析的能力和手段,而且分析之下拿出的方案往往都是准确的,能积极改变结果的。那么前面所指的那种“牺牲”或者“自我感动”算什么呢?虽然不愿意承认,但是我不得不说,那似乎就是一种“虚荣心”。还是在意别人,在意别人对你价值观的评判,对你(人格、品性)的认可。
承认自己(某些方面)不好其实真的挺难的。但是敢于直面自己,去剖白、去辨明,去和解,真的很棒。这也是最近学习心理学所带来的最重要的一点感悟。而要想真的直视自己的内心,需要平静下来,而不是让内心浮躁和拥挤。
因此这个阶段我特别希望自己达到的状态就是:
1. 不浮躁(多关注自己的内心,诚实的记录下来)
2. 非形式主义的极简生活(落脚点都是自己真实的需求,而不是为了“XX”而“XX”)
3. 整理自己(整理自己的生活、思绪、经验、心情——输出)
4. 充实自己(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持续学习,总结——输入)
5. 时间的安排
第5点其实是最近一年多越来越强烈的感受。你必须把握自己的时间和节奏。比如在目前这种情况下把2-3个人的见面放在一天;比如定好谈话时间和目标,一旦超过就要提醒对方或者结束谈话;比如无意义的见面尽量不参加。
这是这几天心头的感悟,不写出来不会发现,其实就是要直面自己的软肋。那么既然写出来,就好好监督自己,有没有改善,有没有进步,有没有让自己觉得开心且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