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昕余传媒】瑞金红色文化展播:历史上的今天,八一起义部队南下第一场胜仗

苏区历史上的今天:1927年8月25日

八一起义部队南下第一场胜仗

1927年8月25日,南昌起义部队南下到达江西瑞金壬田,以贺龙为军长的第二十军在壬田大垄里、双巴岭与堵截起义军的“讨共第八路军”右路总指挥钱大钧驻赣州部队约5个团遭遇。是役,南昌起义部队南下以来的第一场胜仗。此战,扭转了南昌起义部队屡战屡败,让起义军重新燃起斗志。陈毅回忆录中提到“林彪在南昌起义的南下部队中开了小差,准备回老家,幸好红军打了一个胜仗,他才打消这个念头”。

1927年8月26日,起义军进占瑞金城,中共前敌委员会等领导机关驻扎在绵江中学。旋即由随军的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帮助建立了以孙石候为县长的新瑞金县政府。又于8月30日发起会昌战斗,再次获胜。

南昌起义部队在瑞金

1927年8月1日,在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的领导下,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率领由共产党直接掌握和影响下的国民革命军2万余起义军,向驻守南昌的国民党军队发动进攻,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激战,占领南昌城。

当天上午,在南昌举行了共产党中央委员、各省区特别市和海外各党部代表联席会议,通过了《中央委员宣言》,成立了由宋庆龄、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25人组成的革命委员会,通过了《八一起义宣言》等文件,提出了“打倒帝国主义”、“打倒新旧军阀”、“实行耕者有其田”等革命口号和政纲。中共前委根据中央的决定,仍沿用“左派国民党”的旗帜号召革命。整编后的起义部队仍沿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的番号,贺龙兼代总指挥,叶挺兼代前敌总指挥。

参加南昌起义的将领—左起,朱德、叶挺 、朱克靖、周恩来、刘伯承、贺龙

1927年8月3日,起义军按预定计划开始撤离南昌,南下广东。8月25日,以贺龙为军长(兼代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即南昌起义部队总指挥)的第二十军到达瑞金城东北15公里的壬田寨,在大垄里双巴岭与堵截起义军的“讨共第八路军”右路总指挥钱大钧驻赣州部队约5个团遭遇。贺龙亲率第二十军一师三团于上午10时与敌接战,第九军副军长朱德也率部(约一连人)加入战斗。以叶挺为军长(兼起义军前敌总指挥)的第十一军七十二团于下午5时许赶到参战。起义军奋不顾身,越战越勇,6时许敌人开始往瑞金城,进而往会昌方向溃退”。起义军兵分三路,其中一路由罗汉岩经合龙,一路由茶寮岽去壬田,一路由桥岭过横坑,离开壬田追敌而去。朱德亲率教导团穷追,直至离瑞金城西南30公里的谢坊才停下。壬田战斗以起义军胜利而结束,但因敌我力量悬殊,起义军伤亡较大。第九军参谋处长冉国平、第二十军一师三团团长余愿学壮烈牺牲。第二十军二师四团团长贺文选身负重伤(贺龙堂弟,后行至福建上杭牺牲)。

1927年8月26日,起义军进占瑞金城,前敌委员会等领导机关驻扎在私立绵江中学(瑞金一中前身,现为瑞金四中)。旋即由随军的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帮助建立了以孙石候为县长的新瑞金县政府。为庆祝起义部队进城,军乐队高奏欢快而热烈的曲调绕城游行;绵江书院县府门口高悬两幅大红布标语,上书“打倒贪官污吏”和“铲除土豪劣绅”。革命委员会宣传委员会工作人员的鄢日新(又名鄢寰,1926年7月毕业于黄埔军校并在那里加入共产党,已以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特派员身份来到瑞金,瑞金党组织创始人,刘云僧称之为最早来瑞金传播革命思想的人),再度来到瑞金,进行革命活动。根据刘云僧(秀钰)生前回忆,鄢日新这次来瑞金后,很快设法把以前交往过的进步知识青年从乡下找回来,介绍给革命委员会政治保卫处处长李立三,粮食处处长彭湃等工作部门的负责人,让他们协助起义军了解当地社会情况,安顿起义军战士住宿。

贺龙、郭沫若、彭泽民入党处旧址(现瑞金四中内)内部照片

壬田战斗之后的一天,贺龙等同志在起义过程中的突出表现,加上其个人几十次的请求,经周逸群、谭平山的介绍,南昌起义军前委在私立绵江中学内(今瑞金四中)一座古老的青砖祠堂里,举行了贺龙(同时还有革命委员会宣传委员会主席郭沫若和革命委员会党务委员彭泽民)等同志入党宣誓。此后,贺龙任起义军前敌委员会委员及革命委员会委员。

在瑞金绵江中学内,龙贺入党宣誓,周恩来为监誓人

在瑞金城里,起义军得到敌军丢弃的许多重要文件,并据此于8月30日发起会昌战斗。周恩来、朱德、周逸群、刘伯承、叶挺、聂荣臻等领导人都亲临前线指挥作战;贺龙则于瑞金县城附近指挥以第二十军主力组成的总预备队,策应、支援各方。经过激战,起义军攻占了会昌城。在会昌停留两天,起义军陆续返回瑞金。革命委员会在瑞金召开了祝捷大会和提灯晚会,与瑞金人民一起欢庆壬田战斗和会昌战斗的胜利,李立三主持祝捷大会并讲了话。

从9月3日起,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南昌起义前敌委员会和以刘伯承为参谋长的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参谋团,在瑞金连续召开会议,分别讨论了革命政权性质、土地政策、劳动政策、财政政策和行军路线等问题,并作出了一系列带根本性改变的相应决定。关于政权性质问题,鉴于国民党名义已为工农群众所唾弃,原先所谓“联合国民党左派,继承国民党正统”的想法,已从事实上证明是当时机会主义的幻梦,故前敌委员会决定从根本上改变政权性质,建立以无产阶级领导的、联合贫苦小资产阶级的工农政权,即“工农分子占多数和共产党占多数的政府”。同时,决定”乡村政权应完全归于农民,并须以贫民为中心;城市政权,工人须占绝对的多数;县政权,工农分子应占绝对多数“。根据这一决定,前委对革命委员会成员进行了调整,并正式任命”兼代第二方面军总指挥“的贺龙为第二方面军总指挥。关于土地政策,前委会议决定改“没收200亩以上的大地主的土地为没收土地不加亩数的限制’。废弃原有农民解放条例,另提出一个修正案”

此次会议也是在贺龙入党处“赖氏宗祠”召开的

关于劳动政策和财政政策,由革命委员会农工委员会提出了一个19条的劳动保护暂行条例,规定产业工人8小时、手工业工人10小时工作制。财政方面,决定采取“征发”和“没收”地主钱粮以供军用的新财政政策,把财政负担从贫苦工农转移到富有阶级身上。关于行军路线,已于8月31日决定改变原定由会昌经寻乌入东江的计划,改道由长汀、上杭入东江。此后,又对此改变作了具体部署。瑞金会议所取得上述成果,为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对瑞金人民的革命斗争产生了深远影响。9月2日至7日,第二十军先头部队与第十一军先头部队先后由瑞金出发向长汀开拔。第十一军二十五师殿后,最后离开瑞金。

在进占瑞金后,起义军沿途张贴《中央委员宣告》、《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贺示》等布告,各处张贴如“打土豪分田地”、“欺压贫民者杀”、“抬高谷价者杀”、“穷人不打穷人”等标语。以标语、传单、召会、唱歌、演剧等形式,向群众广泛开展宣传发动工作,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宣传南昌起义的意义,揭露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反动派叛变革命、屠杀工农的罪行,号召广大群众起来推翻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群众听了宣传,知道了起义军是革命的队伍,又看到起义部队纪律严明,不拉夫,不打人,不骂人,买卖公平,爱护群众,纷纷从山上和躲避处回来,商店正常营业,社会秩序良好。群众都说:“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都没见过这么好的军队!”他们自发为起义部队煮稀饭、烧茶水、买柴米。

起义军还在瑞金一带颁布了8月中旬起草的《兼代第二方面军总指挥贺龙告全体官兵书书》,详尽解释南昌起义目的在于开展土地革命,号召起义军官兵同心同德,不怕牺牲,为了工农,打回广东,建立革命根据地,完成国民革命任务。配合这一宣传,起义军还在九堡、谢坊农村开展了打土豪、分田地的斗争。

南昌起义部队驻扎瑞金期间,前委和部队中的共产党员干部发现并培养了瑞金先进青年刘忠恩、邓希平、谢仁鹤、杨荣才、杨舒翘、谢存性、谢永泮、杨湘元等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起义部队的帮助下,9月上旬,瑞金第一个中共支部——绵江中学支部在绵江中学秘密成立,刘忠恩任书记,谢仁鹤、杨荣才、杨舒翘为委员。刘忠恩出身贫苦,曾于1925年投人民军蓝玉田部当兵,同去的还有谢仁鹏(谢仁鹤弟)、杨斗文、杨金山、钟腾贤等。刘忠恩官至营副,但因看不惯旧军队祸国殃民、腐化堕落那一套,于次年4月和谢仁鹏等携枪离开蓝部。他带回的人、枪后来成为瑞金农民武装暴动的重要基础。起义军前委还委任杨荣才、杨舒翘分别为瑞金县总工会主席和执行委员。

在南昌起义军的宣传鼓动下,特别是起义军纪律严明,诚心为民,使瑞金人民第一次认识了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军队,看到了革命胜利的希望,从而给起义军以积极响应和支持。杨荣才、杨舒翘、刘秀钰、邓希平、谢仁鹤、刘忠恩等主动配合起义军开展工作。曾受到大革命熏陶的谢坊人刘振斌与起义军接过头,领取过文告、袖章等“公事”,以备暴动之用。县城商民积极筹款、供给起义军作军饷,壬田的群众自动捐钱买棺木,安葬在壬田战斗中牺牲的起义军官兵。九堡的群众为起义军捐钱献粮。全县各地、尤其是壬田、合龙、安治、九堡、谢坊的许多贫苦青年,纷纷报名加入起义部队,随军南下。起义军离开瑞金向闽西进军时,一路上都有群众自发欢送的动人场面。南昌起义军在瑞金的活动持续时间虽短,却给瑞金播下了土地革命的火种。

中共瑞金绵江中学党支部成立没有几天,南昌起义军离开瑞金,经长汀开往广东潮汕。国民党反动派卷土重来,绵江中学支部成员分散隐蔽,党组织转移到农村活动。解放后,为纪念八一起义部队在瑞金壬田取得南下首胜,壬田镇湾子更名为“长胜村”。

供稿:瑞金红色文化传承协会

你可能感兴趣的:(【昕余传媒】瑞金红色文化展播:历史上的今天,八一起义部队南下第一场胜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