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不是死了几千万人一件事

而是“死了一个人”的事发生了几千万次。

过年看了几部战争片,跟父亲一起看了《高山上的花环》、《血战钢锯岭》,和朋友一起看了《红海行动》。最近也看了电影《我不是王毛》的影评。

《红海》结束时,我在影院忍不住鼓掌了,的确很长一段时间没有看过那么振奋人心的电影,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这片土地,尽管有其缺点,但核心我是热爱的,喜欢的。其感觉如同读书时可以跟同校同学评价学校伙食如何差,如何不好;但外校人评价就踩了我的红线,一定要驳斥回去。如同《高山》梁三喜开拔前对赵蒙生说的:“中国是我的,可也是你的。”出生农村家庭的三喜家境贫困,作为部队干部,父亲病重甚至要跟战友借钱治疗。但仍然保有一腔热血,对未来也充满憧憬和希望。相反高干子弟赵蒙生,明明是共和国下根正苗红的子弟,前期作为与三喜对比鲜明,后续直到三喜牺牲后,蒙生才转变过来。电影中有两组角色的对比非常有意思:梁三喜-靳开来,雷凯华-赵蒙生。

影评中记忆最深刻是作者关于对民众“国家概念”的形成以及国内战争片为什么一直拍不好的原因推导。

第一句是“你方唱吧我登台,城头变换大王旗”。

国家概念和爱国主义的形成并非与生驱来,俗话“自古忠孝两难全”,“孝”的是父母,“忠”的是君主。大部分朝代更替对平民百姓来说无非就是城头旗帜画的是什么,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里,能吃饱穿暖的年份屈指可数,对于平民百姓,关心的只是“老婆、孩子、热炕头”。兴,大部分是统治阶级的兴,而“苦”,却是哀鸿片野,千里饿殍的苦。

第二句是“战争不是死了几千万人一件事,而是“一个人的死亡”发生了几千万次”

国内的抗战影视题材很多时候都将人物面谱化,十恶不赦的汉奸、大义凛然的军人、智障好色的敌人,在这些影视题材中,人不再是人,更像是导演臆想出来的,爱国思想主义的化身,但嫁接在人这个容器中,制作人用今天的思维套在旧日的历史环境下,如同男士穿着丝袜套着凉鞋一样滑稽和尴尬。

而《王毛》之所以好,认为我其在于结合王毛的出身,他当兵的动机是合理的,是符合那个时代贫苦大众的思维的,是可信的;进而引出不能当汉奸,这个是能引起观众共鸣的;最后小翠被日军杀害后奋起报复,这个更是能引起观众同情和反思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战争不是死了几千万人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