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的由来,腊八节原来还有这习俗?

每年的12月,是一年中的最后一个月,用我们传统农历的叫法,12月叫做腊月。每年的腊月初八,是腊八节,意味着新旧交替,辞旧迎新之时。古人在这个时候会祭祖祭神,以求消除灾祸,来年风调雨顺子孙安康。

腊八节,在北方是比较重要的节日,南方则基本很少有人提及。记得小时候流传着这样一段俗语“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 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只要一到腊八节,就证明这一年要结束了,新的一年已经来了。

在腊八节这天,民间有很多习俗,喝腊八粥是比较有名气的一个习俗,小时候腊八这天,妈妈总会拿来大颗粒的玉米粒儿和赤小豆,小米等谷物混在一起,熬成软软糯糯的粥给我喝,长大后自己懒得做,也就淡化了腊八节的氛围。

腊八粥也叫作“佛粥”或者“七宝五味粥”等,最早是从宋代开始的,南宋吴自牧《梦梁录》载:

“此月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

算起来腊八粥的习俗已经有一千年以上的历史,至今为止,兴善寺每年腊八节6点开始,就有腊八粥可以喝,而且是免费的,刚毕业的时候住兴善寺附近,有幸喝过一次。

腊八节的由来也和佛教有很深的渊源,按照佛教记载,释迦摩尼成道之前苦修多年,形销骨立,明白苦行不是解脱之道,决定放弃。此时遇见牧女呈献乳糜,他吃了后立马恢复了体力,坐在菩提树下沉思,于十二月八日成道。为纪念这一天,佛教徒于此日举行法会,煮粥供佛。

也有说法,腊八节的由来和明太祖朱元璋有关。元末明初,朱元璋落难在牢里受苦,当时正值冬天,又冷又饿的朱元璋从老鼠洞里找出来一些红豆大米等杂粮,煮成了粥,解了肚饿和寒冷之急,这一天正是腊月初八,最后朱元璋当了皇帝,将这一天定为了腊八节,当时吃的粥定名为腊八粥。

民间还有一种更为生活化的关于腊八节由来的故事,相传有一对老夫妇吃苦耐劳,勤劳持家,但是他们的儿子却不争气,好吃懒做,每天只知道躺在床上睡觉,娶了个媳妇也是好吃懒做,很快老夫妇年龄越来越大,最后去世了。

两个年轻人很快败完了家产,只能靠邻居的接济过日子。到了冬天,家里更是一点吃的都没有,两人饿的头晕脑胀,最后在家里地板缝、老鼠洞等地方抠出来一些粮食,煮成了粥吃,这天正好是腊月初八,这顿粥让小两口改掉了恶习,走上了正道,于是民间为了让子女不成为懒惰的人,每年腊月初八这天喝腊八粥,以此为戒。

腊八节是中华传统节日,除了吃腊八粥,还有腊八面、腊八醋、腊八蒜、腊八豆腐,每个地方的风俗不同。咱们陕西的习俗是,腊八粥煮好之后,要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一起吃,剩下的腊八粥也不能一次性吃完,要保存着连着吃好几天,如果还有剩下的,却是好兆头,意味着年年有余。

当然,陕西南边以大米为主,西府则以面食为主,一般除了吃腊八粥,也吃腊八面,用蔬菜做成素臊子,将面条擀好,腊月初八早上大家一起吃。我小时候除了腊八早上吃面,大年初一初二初三连着三天早上都吃臊子面,吃面前先要祭祀给祖先吃,完了才能自己吃。

你们那边的腊八节有什么习俗呢?欢迎留言区分享哦!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你可能感兴趣的:(腊八节的由来,腊八节原来还有这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