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初三杰之张良

刘邦以布衣的身份起兵反秦,并夺取了天下,和张良的谋划是分不开的,那么张良是何许人也?

张良,子子房,河南颖川城(今河南宝丰)人,汉初杰出的谋士,与韩信、萧何并称“汉初三杰”。良祖父开地与良父平共任五代韩王之相。“良年少,未宦事韩”,张良年龄小,未曾入朝为官,韩国已被秦灭亡,張良怀着家仇国恨,“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他弟死不葬,散尽家财,求得一力士――仓海君,为其打造了一重一百二十斤的铁椎,谋划在博浪“惊天一击”,刺杀秦始皇,可惜误中副车。刺杀失败,秦始皇下令全国搜捕刺客,张良隐姓埋名,逃亡到下邳。沧海君是否被捕,不得而知,但根据《史记》留侯世家记载:“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甚急”,估计是也跑了。

张良的一生大概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秦灭韩,张良年少气盛,弟死不葬,散尽家财,收买刺客刺杀秦始皇,逞得是一时匹夫之勇。毫无谋略可言。。

第二阶段:流亡下邳,在桥上遇见黄石公,此时的张良已非昔日的吴下阿蒙。博浪沙刺秦王使得张良意识到逞一时匹夫之勇是灭不了秦国的,逃亡生涯也让他锋芒收敛,成熟了许多。

《史记》记载这段有意思:至良所,直坠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老翁傲慢地说,小子,把鞋给我捡点来!张良是什么态度呢?先是“鄂然,欲欧之”,想打人,但想了想,“为欲老,强忍”,意思是,老人家年龄大了,捡就捡吧。然后老翁又说“履我”,再给我穿上。张良心想,捡都捡了,好人做到底,就替老翁再穿上吧,于是,“因長跪履之”。

“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老翁气度不凡,张良意识到遇到高人了,后经老翁为张良的至诚和隐忍所打动,认为张良“孺子可教矣,当如是”,于是传张良《太公兵法》,一说是《三略》或《素书》,良因异之,常习涌读之。自此,张良发生了质的变化,从个逞匹夫之勇的毛头小子,成长为一位谋略大师。

第三阶段:指点江山,谋划天下

过了十年,秦始皇驾崩,陈涉起兵,诸侯纷纷响应,张良也聚集了百十人想投奔景驹,路遇沛公(刘邦),沛公拜良为厩将。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常善之,常用其策。良为他人言,皆不省。良曰:“沛公殆天授”故遂从之,不去见景驹。

后来历史性的结果,缘在这次历史性的相遇,双方都是幸运的。

纵观张良一生的作用,在于招招在事外,步步在人前,他棋高两着,防范于未然。其学问全在用人,。用现在的话说,张良是战略家,总能在关键时刻,掌控大局,干钧一发的险境都能化于无形之中,这是一种超级谋略。

取宛城,定武关,分封韩信、英布、彭越,牵制项羽,后来群臣分封风波等等,操作中没有一点牵强,柔和得如流水一般。

第四阶段:虚怀若谷,遗世出尘

刘邦论功行赏时,当着众人面对张良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干里之外,汝之功绩,可自择齐三万户为领地”,张良却说“臣始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常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对自己的功绩“虚怀若谷”,岂是平常智者所企及的。

到了晚年,张良决心断绝现世功名之心,“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最后虽然因吕后德之,乃强食之,有人评其机深难测:“子房身方事汉,而暴白其始终为韩之心,无疑于高帝之妒。其忘身以伸志也,光明磊落,坦然直剖心臆于雄猜天子前”

张良真谋略全才!

你可能感兴趣的:(汉初三杰之张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