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五位大师

一、您对哪位儿童心理学大师印象最深?

二、您记得他们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吗?

  这一课齐千老师介绍了五位教育界做出巨大贡献的大师: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蒙特梭利吸收性心智

️霍尼人类的精神症儿童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人类八阶段理论

️维果斯基认知发展和脚手架

    在这次课程之前,我只知道皮亚杰和蒙特梭利。对这两位大师或多或少的了解一些,所以齐千老师讲课时对这两位大师印象不是那么深刻,而最深刻的是霍尼。

  ️霍尼是精神分析学家。在童年时父母给她的伤害,导致成年后抑郁精神症心理问题。她切身经历过,能感同身受同她遭遇的孩子。

  为了深入的了解霍尼,于是在知乎查了关于她的资料,霍尼的基本理论有三个:

基本焦虑

  一个孩子从出生开始,会因为养育他的人及环境没有及时给到他安全感和温暖,从而造成孩子的内在的自我焦虑无助或者恐惧等的心理问题。我深有体会,我想中国式妈妈都深有体会,有句话是这么形容中国式父母带孩子的状态:焦虑的妈妈,缺失的爸爸。在我家就有这样的情况,在没有接触过儿童教育前,内心是很焦虑的,我的这种焦虑,孩子能看得见,从而带给孩子的是不安全不温暖的感觉。直接的影响着孩子也会焦虑。而我回想我小时候,也是缺失父母的爱,虽然想长大后都知道天底下的父母都是很爱孩子。但在小时候这种爱的力量没有建立起来,等大了以后要你的意识去进入到你的潜意识里是很难很难的。所以才要自己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去看见自己,去修我们这颗不完整的心❤️。

神经质性格

神经质性格,是一种对自己无信心、对他人多怀疑、对环境充满忧虑与不安的异常性格。

霍妮认为,神经质性格的形成,起因于在长期基本焦虑的心理压力下,个体为自我保护而发展出一些非理性的神经质需求。

这一块还需要查资料进一步理解。

自我的分细

她认为,由于个人生活经验不同而有三种不同的自我意象:现实自我、真实自我、 理想化自我。由于从小生长的环境不同,造就了我们的多面化,不能知行合一,就比如狐狸看着挂在高处红红的葡萄吃不着时,你内心很想吃,但是吃不着,那就自己骗自己说肯定很酸。因为不能知行合一所以我们的内心会很痛苦,还比如齐千老师说的一个女孩妈妈买的《哈弗女孩》书,也想让自己女儿通过像这本书的女主一样达到自己的目标,坚持一段时间后放弃了,说书里女主这样那样的不好。这都是我们自己内心的几个自我冲突。等有空很想看看霍尼的书,我们以后要从事教育咨询师,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修心,如果我们自己都冲突不断,又怎么去帮助家长帮助孩子呢?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0~2岁:感觉运动阶段

      在这个阶段的孩子,他们是通过身体的部位等来触摸观看感知周边环境的客体,通过这个感知的过程,去逐渐的认识自己与客体之间,客体与客体之间的一些联系。在这个孩子自我发展的过程中,作为养育人如果不懂这个阶段发展规律,很有可能会带着自己的情绪自己的主观的意识去干扰孩子发展。现阶段的发展都为下个阶段发展做准备个铺垫。

2~7岁:前运算阶段

  此阶段儿童将感知动作内化为表象,建立了符号功能,可凭借心理符号(主要是表象)进行思维。也就是说,他们逐渐拥有了表征事物、在头脑中构建世界的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局限性的。

7~11岁具体运算阶段

  这个阶段通过直接的思维直接的经验能更有逻辑性灵活性和组织性。能逻辑思考,简单推理,更多对外在的世界关注,理解和互动,弱化自我中心倾向。

11岁之后形式运算阶段

青少年学会逻辑推理假设等方式解决问题。

把握抽象思维,脱离现实事物限制进行系统性思考。

️蒙特梭利

精神胚胎

蒙特梭利将为出生的宝宝为精神胚胎,儿童在出生之前便具有一种精神开展的模式。而这种精神模式需要一定的环境才能更好的发展:1.儿童与周围环境人之间的关系2.儿童需要自由。

敏感期和吸收心智

儿童内在动力,在0到6岁这种内在动力如果能得到发展,都将影响一辈子。

 

️埃里克森

埃里克森将人类分成8阶段



埃里克森的理论揭示孩子在不同时期的心理状态和表现行为。

️维果斯基

图片:


https://uploader.shimo.im/f/ptSAK7M8BUUIYf7h.JPG维果斯基提出脚手架,孩子一出生是一个积极的自我成长的参与者,他们参与周围环境学习与人交流,这个过程父母要为孩子搭建成长的脚手架,为任务完成提供必要的支持。

  我们是幸福的一代,这么多教育大师开拓了一条这么宽敞的路供我们直接学习,尤其遇见了大李老师和导师们,老师们将这条水泥路改善成了柏油马路,让我们能容易内化知识。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静下心来去学习,去修心去钻专业知识,去保持自己的初心❤️。

  以仁爱之心,持专业之术,修助人之道!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三课五位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