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篇第4章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
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樊迟:即樊须,名须,字子迟。春秋末鲁国人(一说齐国人)。是孔门“七十二贤”内的重要人物,继承孔子兴办私学。
樊迟从小贫穷,但读书刻苦,未拜孔子为师之前,他已在季氏宰冉求处任职。孔子回鲁后拜师。
樊迟求知心切,三次向孔子请教“仁”的学说,还问“知”、“崇德、修慝(tè)、辨惑”等。
樊迟有谋略,并具有勇武精神,鲁哀公十一年,齐师伐鲁,冉求率“左师”御敌,冉求认为他能服从命令,以其为车右。
鲁军不敢过沟迎战,他建议冉求带头跨过鸿沟,冉求纳之,鲁军大获全胜。
樊迟受到历代帝王的尊崇,唐赠“樊伯”,宋封“益都侯”,明称“先贤樊子”。其重农重稼思想在历史上具有进步意义。
稼:家事也,会意字。从禾,从家,禾表示谷物,家表示家庭,在农业社会种植谷物往往是全家人一起从事的家中大事,稼的本义是种植谷物。
如《诗·魏风·伐檀》:“不稼不穑(se)。”稼指种植谷物,穑指收割谷物。又如《山海经·大荒南经》:“巫载民不稼不穑食也。”《孟子·滕文公上》:“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
稼也作名词,指谷物,“禾之秀实为稼,茎节为禾”。如《诗·豳风·七月》:“九月筑城圃,十月纳禾稼。”又如《吕氏春秋》:“稼生于野,而藏于仓。”
农:会意字,甲骨文从林从辰,辰是一种除草农具,林辰结合,会农业生产之意。农字体现了开荒除草是农业生产的第一步。
金文的农字从田从辰,说明当时的农业生产力水平有所提高。
农的原义就是除草播种之事,如《汉书·食货志》:“辟土殖谷曰农。”
农也泛指农事、农业,如《商君书·垦令》:“民不贱农,则国安不殆。”也引申指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如“老农”。
圃:种菜曰圃,从囗甫声。会意兼形声字,甲骨文的下部像一畦(qí)一畦的菜地,上部像两颗菜苗,会种植蔬菜瓜果的园子之意。
圃的原义就是种植果木瓜菜的园地。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开窗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圃延伸指种菜,或者种菜的人,圃“老圃”。
襁:负儿衣也。襁指包裹婴儿的被子或者布幅、背带等。常和褓合用,即“襁褓”。如《汉书·宣帝纪》:“曾孙虽在襁褓。”
襁也可作动词,意为背负,襁负其子,就是“背着子女”之意。
全文理解为:
樊迟问种庄稼的学问。孔子说:“这方面我不如老农。”又问种菜的学问。孔子回答说:“我不如菜农。”
樊迟退出。孔子说:“没有远大志向啊,樊须。作为领导,好礼,老百姓就没有敢不敬重的;好义,老百姓就没有敢不服从的;讲信用,老百姓就没有不说真话、讲实情的。如果能这样,四面八方的老百姓就会抱着孩子来投奔你,哪里还用得着你种庄稼呢?”
在大学问家面前问种地种菜的事,樊迟确实有点幼稚,这很可能是他刚入孔门时候的事。
樊迟毕竟是个“后进者”,估计有点急于求成的心态,他曾向孔子三次问“仁”的问题,孔子每一次的回答都不一样,有一次,樊迟还听不懂,后来子夏帮他解释。
樊迟是通过冉求的牵线,拜在孔子门下的,那时他还在季府做事,他向孔子问稼圃之事,可能是想为老百姓着想,孔子建议他好好做“领导”,不该问不在份内的事情。
曾子说过:“笾豆之事,则有司存”。每件事情都应该让专业的人去做,樊迟只要能做到“好礼、好义、好信”就可以了。
文中,孔子背着樊迟骂他是“小人”,此小人非彼小人,这里的“小人”指没有远大志向,目光短浅的人。
有人认为孔子骂樊迟“小人”是轻视体力劳动。孔子从小生活艰辛,经常干粗活,他曾说:“吾少也贱,故能多鄙事”。所以,孔子不可能有轻视体力劳动的思想。
百家争鸣之农家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之间争芳斗艳的局面。
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是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这一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彼此诘难,盛况空前的学术局面,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据《汉书· 艺文志》的记载,数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其后的《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等书则记载“诸子百家”实有上千家。但流传较广、影响较大、较为著名的不过十二家而已。
十二家分别是:儒家、道家、墨家、兵家、法家、阴阳家、纵横家、农家、名家、杂家、小说家、医家。
至战国时期,形成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但至汉武帝时,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于是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成为统治阶级思想正统,统治中国思想、文化两千余年。
孔子的弟子樊迟曾问孔子“稼圃之事”,可见他非常重视农业生产,但并不能牵强附会地说他有“农家”思想的萌芽,农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战国时期的许行。
许行(前372年—约前289年),战国时期著名农学家、思想家。华夏族,楚国之随人,生于楚宣王至楚怀王时期,与孟子同一时代。
许行依托远古神农氏“教民农耕”之言,主张“种粟而后食”、“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yōng)飨而治”,意为贤德的国君应该要和百姓一同耕种获得自己的粮食,自己做早晚餐并处理国事。
许行带领门徒数十人,穿粗麻短衣,在江汉间打草织席为生。先秦典籍《神农》二十篇,很可能就是许行的著作,现已散佚。
许行的思想主要是“君民并耕”之说和“市贾不二”的价格论。许行反对不劳而食,他以农事为主业,同时也从事手工业生产,他还意识到市场货物交换的重要作用,并对物价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认识。
许行的“君民并耕”之说与商鞅的老师尸佼(尸子,杂家人物,晋国人)相同,很可能在学术渊源上有关系。尸子说,神农氏“并耕而王,以劝农也”。
公元前332年,许行率门徒自楚抵滕国。滕文公根据许行的要求,划给他一块可以耕种的土地,经营效果甚好。
孔子的再传弟子、仲良氏之儒的创世人陈良的弟子陈相及弟陈辛,带着农具从宋国来到滕国拜许行为师,摒弃了儒学观点,成为农家学派的忠实信徒。
许行的主张反映了战国时期贫苦农民的利益和要求。君民并耕之说反映了当时贫苦农民的平均主义和共同劳动的思想,要求人人都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孟子认为这种主张只能是一种幻想,根本不可能实现。许行的这种主张与孟子所主张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的思想是针锋相对的。
同年孟轲游滕,遇到陈相,展开了一场历史上著名的“农”、“儒”论战。孟子对许行农学派大加讨伐,贬斥为“南蛮鴂(jué)舌之人,非先王之道”。
精彩辩论节选如下:
孟:“许先生一定要自己种庄稼然后才吃饭吗?”陈:“是的。”
孟:“许子一定要自己织布然后才穿衣服吗?”陈:“不,许子穿未经纺织的粗麻布衣。”
孟:“许子戴帽子吗?”陈:“戴帽子。”
孟:“戴什么帽子?”陈:“戴生绢做的帽子。”
孟:“自己织的吗?”陈:“不,用粮食换的。”
孟:“许子为什么不自己织呢?”陈:“对耕种有妨碍。”
孟:“许子用铁锅瓦甑做饭、用铁制农具耕种吗?”陈:“对。”
孟:“是自己制造的吗?”陈:“不,用粮食换的。”
孟:“用粮食换农具炊具不算损害了陶匠铁匠的利益,陶匠铁匠也是用他们的农具炊具换粮食,难道能算是损害了农夫吗?况且许子为什么不自己烧陶炼铁,使得一切东西都是从自己家里拿来用呢?为什么忙忙碌碌地同各种工匠进行交换呢?”
陈:“各种工匠的活儿本来就不可能又种地又兼着干。”
孟:“这样说来,那么治理天下难道就可以又种地又兼着干吗?有做官的人干的事,有当百姓的人干的事。况且一个人的生活,各种工匠制造的东西都要具备,如果一定要自己制造然后才用,这是带着天下的人奔走在道路上不得安宁。
所以说:有的人使用脑力,有的人使用体力。使用脑力的人统治别人,使用体力的人被人统治;被人统治的人供养别人,统治别人的人被人供养,这是天下通行的道理。”
孟子还引用了尧舜禹的例子来说明问题,比如,大禹治水到处奔走,难道还要停下来和百姓一起耕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