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华夏大一统
“大一统”我们前面有过溯源。[128]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 大为尊,一为元,统为始。原本跟朝代更迭的法统有关。唐朝徐彦疏:"王者受命﹐制正月以统天下﹐令万物无不一一皆奉之以为始﹐故言大一统也。" 之后逐步演化为意指华夏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高度统一集中的状态。
大一统本意是对分封制时期王权法统的一种描述。之后随着分封制的瓦解,其含义逐渐转向对帝王王朝法统的描述。这种含义的转化,历史上,是从两个方面来实现的:
1、秦始皇一统华夏(物理世界层面大一统)
1)、秦始皇统一华夏的原因
(1)、统一过程
秦始皇亲政后,采纳尉缭破六国合纵的策略,采取分化瓦解六国合纵,远交近攻的政策。按先弱后强,先近后远的顺序攻伐六国。公元前230年,灭韩;公元前228年灭赵;公元前225年灭魏;公元前223年灭楚;公元前222年灭燕;公元前221年,强大的秦军消灭齐国,一统六国。终结了春秋以来500余年的乱世。随后与公元前219年南征百越,花费巨大代价,攻占今天福建、广东、广西等地,首次将岭南广袤之地纳入华夏族实控领地。并开通通往西南五尺道,将华夏族影响力拓展到云贵高原;与公元前215年派蒙恬率军30万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设九原郡。后将北方,秦、赵、燕长城连通,构建起北方防备游牧民族南下的庞大完备防御体系。
至此,秦朝建立庞大版图的帝国。其版图史称:地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129]。
在法家的辅助推动下,统一后的秦国采取全面的郡县制。初设36郡,后随南征北伐,版图扩展,郡县数量不断扩展。为了适应全面郡县制度的实行,其中央改造夏朝起建立的封建制下三公九卿(贵族)制度,将原有的掌管天(司马)、地(司空)、人(司徒)的三公,改变为新三公:丞相(全面负责政务)、太尉(负责军事)、御史大夫(各类书记、监察官员)。秦的三公九卿体制,是从原有的贵族制度改变为官僚制度【分封制下,具备世袭的,与王分享部分统治权力的贵族体制,改变为受王命,实际行使王权的工具人——官僚体制(秦朝到汉武帝,基本为丞相政务负责制)】。
除此以外,秦朝为了全面郡县制的实践成功,执行了一系列的辅助性的政策,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统一货币、书同文车同轨,确立土地私有制,除了法家、农家、兵家等一些实用学派,大规模消除其他学派对政治的干预,统一意识形态(这就是后世所谓的焚书坑儒。虽然性质与目的与之后汉武帝独尊儒术一致,但因为处理手段过于粗犷,历史上留下了把柄。更因为法家治国导致秦二世而亡。所以秦朝的统一意识形态的举措基本失败,并承担了历史责任。后世不断批判始皇帝焚书坑儒,不过是将法家盖棺论定,使其再无重新主导华夏意识形态的可能。)
(2)、秦朝最终胜出原因之一:彻底改革
春秋战国,变法以应对现实变化逐渐成为实践的主流。到战国,主要大国基本都经过变法使自己强大。比如秦国的商鞅;齐国的管仲、邹忌;楚国的吴起;赵国的赵武灵王、韩国申不害;魏国李悝;燕国乐毅、剧辛。
但是各国的变法,因为各种原因,其程度、范围、效果差距巨大。
比如:
燕国因为是周朝国姓,在战国七雄唯一姬姓。因此其秉持身份,固守周旧制,一直不愿变法。最后面对乱世现实,想要有所作为时,结果出个想变法的昏君燕王哙,想要玩“禅让”的把戏,把王位禅让给相国,收回三百石以上高官的玺印,让相国来任命,一下引发内乱。齐国借机出兵介入,几乎占领燕国全境。后在赵、秦两国强力干预下,逼迫齐国撤兵。新继位的燕昭王一心复仇,任用剧辛、邹衍、屈庸等名臣,后请乐毅主导变法。改革弊政、发展军力。公元前284年,在乐毅建议下,燕、赵、韩、魏、秦五国联军大举攻齐,一举歼灭齐军主力,后乐毅率燕军攻入齐国,几乎亡齐。在关键时刻,燕昭王突然逝世,新继位的燕惠王被齐国田单用离间计,换下攻齐的主将乐毅。乐毅曾因主导变法处罚过当时的太子,因此担忧自己的下场,就离燕到赵国。燕国变法随停止。
楚国吴起变法:制定律法,移风易俗,整顿吏治,限制、削弱分封贵族权力利益,整队军备,加强王权。楚国国力随即强大起来,向南攻打百越,使楚国国土向南大幅扩张,向北,与公元前381年,与赵国联手在棘蒲之战中,将有强大魏武卒的魏军击败。但是随着支持吴起变法的楚悼王去世,因变法利益严重受损的旧贵族发动叛乱,于王宫内楚悼王尸体旁将吴起射死,吴起变法随失败。
赵国赵武灵王亲自发起胡服骑射的变法,培养出廉颇,李牧,赵奢等一批名将(名将李牧后在北方与匈奴交战中一举歼灭近十万进犯的匈奴骑兵)。但是赵武灵王的变革偏科严重,军事强大,但是其他领域的变革与军事变革相比,几乎没有太大的成就。对分封贵族的没有有效的遏制消权。就算这些有限的变革,赵王也与贵族达成妥协为前提进行的。这就导致其改革涉及领域的狭隘性、不彻底性。赵武灵王晚年在挑选继承人的问题上出现致命错误,废太子章,让位于次子赵何,但不久就觉得后悔,想补偿前太子,想将赵国分成两部分,让二子各领一地。遭到赵何一派拒绝,遂引发二子内乱。赵何杀兄后,将赵武灵王单独困居于宫内三个多月,赵武灵王饿死于宫中。
齐国 春秋时期,姜齐齐桓公时期的管仲变法,以及战国时期田齐齐威王邹忌、孙膑变法;前者管仲变法,由于在春秋时期的变法,没有进入战国后斗争那么惨烈,因此主要涉及重构行政体制,强化王权;重新建构组织基层、发展军事;发展经济生产。田氏代齐后,在齐威王时期,启用孙膑发展军事,启用邹忌变法,主要集中在强化律法、任用贤能、加强吏治。
韩国申不害变法,加强王权,整顿吏治,限制贵族权力,发展私田、工业。除了强化律法,更着重强调了君王的统治‘术’
魏国李悝变法,废除世袭制度,选贤任能;废井田,发展私田;发展法治,严刑峻法;军事变革,组建出强大的魏武卒。公元前389年,在阴晋之战中,五万精锐的魏武卒在吴起率领下,大破五十万秦军。这诱发了之后知耻后勇的秦人的变法动力。李悝变法带来的巨大功效深刻影响了之后的商鞅变法,而阴晋之战给秦人带来的巨大耻辱,在秦人这里形成了一股争强胜敌的共识,这个共识性,使得之后秦孝公能支持商鞅进行了一场最彻底的变法 。
秦国商鞅变法。前面讨论过商鞅变法的主要方面。将之与之上六国变法对比看。就能看出巨大差异。秦国变法最为彻底,且非常系统,涉及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风俗等等各个方面,因此效果最佳。
燕、楚变法因人亡而政息;赵国变法偏科严重;齐、韩变法虽有效,但是在最关键的消除分封贵族世袭,强化王权的问题上并不彻底。魏国李悝变法在六国里最好,所以使得魏国在战国初期形成显著优势,魏武卒四处征战,取秦国河西之地,灭中山,攻占楚国大片土地,攻破赵国邯郸,风头一时无二,因此李悝变法成为商鞅借鉴的重要对象,魏国也成为了战国初期秦国主要针对的目标。
魏国变法,虽然在六国中最有效,但是其出现了两个致命错误,一是魏国对人才的轻视,导致大量优秀人才流失。比如吴起(投楚)、孙膑(投齐)、商鞅(投秦)、张仪(投秦)、范雎(投秦),尉缭(投秦)。二是缺乏顶尖人才辅助(提高王权权力,意味着王权独断的概率上升。而这种概率上升,如果王得不到足够正确的信息、或者自身战略分析决断能力的欠缺,反而会导致决策有效性的降低。因此去分封,升王权,需要一支非常专业有效的官僚体系辅助帝王决策及实施才能体现出中央集权的‘郡县制’的有效性。),魏王的独断就显得个性十足,非常随意,有效的战略无法随着魏王权力更迭而延续,直接导致魏国在战国时争霸战略的混乱,没有重点,四面出击;花费巨大代价攻打飞地中山国,最后便宜了赵国。完全看不懂为什么会这样决策。
魏国变法后出现的巨大问题,根本原因就是变法的不彻底。消除的旧贵族世袭,但是没有建立新的人才体系辅助大幅集权的王权决策。于是王权既无人限制又无人辅助,导致王权肆意妄为、胡乱作为的概率提高了。于是这些经验教训使得从魏到秦的商鞅推动的变法,显出了完整性、体系化、彻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