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与灵魂 听唐文国教授阅读讲座有感

       

        一天的培训,内心总有一种情绪在涌动,沉浸在今日愉悦的学习中。“有匪君子,如切如磋”,第一印象中的唐文国教授正是如此。他温文尔雅,知识渊博,课堂上有情有境,有诗有歌,让人轻松愉悦,又触动心灵。一句:读书让灵魂更高贵,透着他精神世界的美好和对生活的热爱。为何他慢条斯理,沉稳的声音,谈笑间的话语却能让人产生共鸣,我想这和他讲的内容有关系《读书,让灵魂更高贵》。

唐文国教授

          儒雅,是我对唐教授最深刻的一个印象,短短的一天培训,在小细节上透着他对人的谦和与尊重。气宇非凡中让我体会到,读书里藏着气质,藏着智慧、藏着胸怀、藏着眼界、更藏着做人的品质。他以雨果的一句“有了物质,是生存,有了精神,才是生活”作为引言,带我们开启了阅读之旅。关于精神,他讲了很多,为什么?我觉得这是真阅读的前提,只有愿意去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明白了要追求精神世界的富足,才会去主动阅读。几幅“最美的姿势是读书”的图片,让我深受感触,唯美不是因为人和物的和谐,而是爱读书的人无论身处何境,与何人何物同框,都是最美的风景。朱永新教授曾这样形容读书,他说,书就像一位你心兹念念的人,突然有一天他说要见你,你一定会想法设法跑到他的跟前。形容的多么真切朴实。

河大逸夫图书馆

      有了对丰富精神世界的渴求,那么为何读?就显得如此简单了。唐教授用《尖毛草传奇》的故事来解答为何读。尖毛草在前半年几乎不生长,后半年在雨水过后,两天之内就可以迅速的生长到1.6—2米左右高,成为“草地之王”。原来前半年它是在长自己的根,它的根可以生长到28米长。这就是厚积薄发的精神。用故事来说明一个问题的思考,正是唐教授讲课的智慧之处,一切都充满了艺术性。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读书是最好的修行。只有不断地积累,才能快速的成长为最优秀的老师,我们的学生也依旧如此,语文学习不正是靠一点一滴的积累才能汇聚成河,最终遨游大海吗?老师有读书的意识,并不断的坚持,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去阅读。

木香花盛开

      读什么?记得我班里的一位学生家长向我反映说孩子最近读书兴趣很浓,我就问家长,读的什么书啊,家长一脸苦恼的说;“看的都是些漫画书,寻宝的小说,不让他看吧,孩子好不容易愿意读书,让他看吧,又不知道四年级的孩子适不适合看这方面的 。”家长很无奈向我诉苦。我又问她,您读书吗?她摇摇头说没时间。当时我建议她和孩子一起共读,先从经典开始读起。家长不读,孩子不知道读什么,怎么读,我相信这是普遍的现象。统编教材中的特殊单元就设计了关于亲子共读的栏目,这样的安排,其中之目的显而易见—教会孩子如何读书?唐教授的一席话语,顿时解惑。他说一要读经典国学,这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二是要读经典诗文。古诗乃文化之精粹,诗中有世界,诗中有人生、诗中有情怀、诗中有历史、诗中有文化。唐教授建议要多读月亮文化的诗、杨柳文化的诗、黄河文化的诗、思乡文化的 诗、惜别文化的诗、节日文化的诗以及亭台楼阁文化的诗。这些经典的古诗会浸润孩子的心灵世界。三要读儿童现代诗。现代诗充满童趣,富有朝气,丰富孩子的想象。四要读经典儿童文学。假设,孩子在这样的书籍里遨游,写作能力会不提高,语文教起来就如此轻松了!

河大阅读亭

      为孩子制定合理的阅读计划,我认为是有效阅读的重要的一个过程。家长可以一起参与阅读计划,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不同形式的阅读活动,让孩子对阅读产生浓浓的兴趣,并最终爱上阅读。唐教授所推崇的将古典诗歌制成韵律歌,让孩子一起咏唱,这就更加赋予了阅读的生动灵活性,在美和文字之间享受阅读的乐趣。

    《观书》一诗中的“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让人不禁感叹,真正的读书是用灵魂在阅读。唐教授幽默风趣又充满诗情画意的一堂读书课,让我回味无穷。做一个爱阅读的人,在阅读中寻找人生的淡雅,在阅读中享受精神的慰藉,在阅读中成为美丽的语文老师......

                                          梁欣宜

                                  2021年4月12日晚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与灵魂 听唐文国教授阅读讲座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