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一个舒服的房子

教育心理学分享第192天

盖一个舒服的房子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苦恼:孩子想玩手机游戏,说同学都在玩,他们都在玩吃鸡,而我连吃鸡是什么都不知道。这时候的你,是压制孩子不能玩,还是宽容孩子每天玩一会儿呢?

      今天有个二年级小姑娘的妈妈,因为这样的事情找到了我,我用的方式就像“盖一个舒服的房子”,包含打基础、设计图纸、假设架构、装修房子四个步骤,给这位妈妈的建议方式,你看看对你是否也有用呢?

      第一步,打下一个稳定的感情基础。

      告知孩子懂她——我知道你玩手机游戏,是为了跟同学有共同话题是吧?听到你跟妈妈坦诚表达玩手机游戏的想法,我还是很开心的,要知道,很多孩子玩手机游戏都是偷着,而你确实很真诚地告诉妈妈,我很开心你这样告诉妈妈。

      有了共情的基础,接下来就有了能够继续沟通的稳定基石。

      第二步,设计双方的问题图纸。

      谈心——假如你也玩的话,可能会有哪些好处,会有哪些问题呢?根据孩子的内心想法,作相应的应对问句(大胆运用启发式问句,充分展现具体问题,具体使用,参考以往的分享)

      一般来说,孩子都会自己联结到学习和效率、抗干扰和自律这些方面,如果孩子没有联结到,我们可以适当把自己担心的问题客观表达出来。

      双方提出的问题,最好写出来,因为写出来的过程,本身就是深度认知问题的过程,同时还有思考过的痕迹。

      这些问题的罗列,就像建房子的图纸设计一样,有了图纸,就有了大方向,不会迷茫了。

      第三步,建设共同实施者关系的架构。

      切记,一定要从实施者和被受者的关系中走出来——如果咱们可以避免这些问题的话,可以做些什么才能更好地避免呢?这个过程里,需要妈妈做些什么呢?

      无论孩子提出的方案是否有效,我们都需要先肯定孩子解决问题的态度,然后支持她先体验一周或两周,看看这个过程里,是否真的会避免你和妈妈都担心的问题,或者看看是否会有更好的方式能出现。

      建设共同实施者关系,就是建筑中的架构搭建,有了这个步骤,就有了彼此相互支撑的稳定结构了,孩子就不会一味地感觉家长就是那个发号施令的人,自己永远是那个被动接受的人。

      关于共同实施者关系,请参考原来的分享。

      第四步,装修健康的家庭氛围。

      孩子既然提出这样的需求,就说明家庭氛围有隐患了,这是一个很明显的需要微调家庭氛围的信号,一定是在家庭的这个情境中,孩子没有得到应有的游戏时光,游戏可以是手机游戏,也可以是亲子游戏。

      建议从现在开始,每天拿出一些时间,陪孩子玩一些动静结合的游戏,比如枕头大战,扑克牌,讲笑话等等。

      家庭氛围装修的健康舒服,家人的情绪也就舒服了。

      有人说,这太浪费学习时间了吧?有这种思想的家长,一定是还没有接触那些学习成绩很优秀,却再也不想去上学的孩子。

你可能感兴趣的:(盖一个舒服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