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38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2)——知识是思考的基础

在很多家长眼里,如果一个孩子看起来有点呆呆的,但是成绩又不错,那么,在“这孩子学习真好”的赞誉后面,往往会跟上一句叹息,“可惜只知道读死书”。

于是,书本里的知识一下子就站在了独立思考的对立面,仿佛这些知识已经成了阻碍孩子形成独立思考能力的罪魁祸首。

但如果你接受上一篇文章中对思考的定义——将信息用新的方式进行组合,那就不难想到,如果没有足够的知识作为基础,有效的思考根本就无法发生。

我们都知道,思考发生的场所是工作记忆,而工作记忆的空间是有限的,所以,如果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放入更多的信息,那么思考就会更加有效。

比如诗词大会里有这么一个环节,是要从一堆散乱放置的单字中找出一句诗。在这里我简化处理,就把一句诗拆成单字:春,海,潮,上,平,明,潮,共,连,生,月,江,水,海。

如果让你就这么把这14个单字记住,你需要多久呢?或者说,在30秒内,你能记住几个字呢?可能很难,因为这十四个字是毫不相关的片段。

但如果你一眼看出来这句诗是“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那么这十四个字对你来说,可能只是一个或两个有意义的片段。

所以,通过这种方式,你就可以在工作记忆里放入更多的信息。

这种将环境中分散的信息片段拼在一起的现象叫做合并(组块)。

但很显然,合并只有在你的长期记忆中拥有合适的事实性知识时才起作用。如果你根本就没背过,甚至都没读过这首《春江花月夜》,那么合并显然就没法发生。

合并的重要性,在其对理解能力的影响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以诗歌鉴赏为例(可能参加过高考的同学们已经开始头疼了)。理解诗歌的一大难点就是,如果我们对诗歌背景、诗人生平不够了解的话,那么即使我们知道诗歌里每一个字、每一个词的含义,却仍然无法准确理解诗歌的意指所在。

李商隐的无题诗之所以难以理解,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隐去了背景,不仅是时代背景、写作背景,甚至隐去了诗中主人翁的身份、经历等等背景,所以读者就很难借助背景信息来建立诗中各种意象之间的联系,于是也就很难基于诗的文本来对整首诗形成准确的理解了。

有的研究者曾发出感概,哪怕你李商隐好好取一个题目(就不奢求写序说明了),那大概率就不会出现“一篇锦瑟解人难”的情形了。(当然,有人可能觉得不可解正是李商隐无题诗的魅力之所在,这就是另一个范畴的问题了,在此不展开分析。

再以英语阅读理解为例(可能又回戳到某些同学的痛处了,咳咳)。大家可能都会有这样的阅读体验,一篇文章哪怕通篇都是生词,但你从某些关键词大概能够知道这篇文章讲的是什么话题,比如英国脱欧啦,世界杯啦等等,如果恰巧你很熟悉这些领域,那么,你仍然可以通过脑补,猜到这篇文章的意思是什么。

而脑补的过程,正是调动长期记忆中的事实性知识的过程,以“合并”相关要点、填补文章逻辑空白以及为模棱两可的句子提供解释的方式,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

由此可见,如果一个人能够尽可能地在长期记忆中储存大量的事实性知识,那么ta在理解新事物时就会更有优势。我们常说的见多识广,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

还有一个现象,充分说明了背景知识,或者说长期记忆中事实性知识的重要性,那就是:一些经济社会背景较差的学生在学前班到四年级之前阅读能力均表现正常,但在四年级之后突然无法跟上同龄人,之后几年落后愈加严重。

对该现象的解释是:四年级前的阅读指导重在发音,即知道如何利用印刷符号读出正确的字就行,但在四年级之后,阅读考试重在理解,而理解建立在背景知识的基础之上,所以,那些知识面更广的学生,优势就会非常明显。

更进一步地,认知能力同样要以背景知识为基础。

小时候常会有这么一个幻想,那些科学家们常常因为观察到一个偶然现象进而做出伟大的科学发现,我细心一点也可以发现这个现象啊,那我是不是也可以成为一名伟大的科学家?

但很显然,如果没有相关的背景知识,我可能根本就意识不到这个偶然现象有什么重要意义,自然也就没办法单纯靠细心来“发现”这个偶然现象。

所谓偶然现象,也就是不期而遇的结果。出现这个结果,说明科学家的知识还不完备,而这个现象中隐藏着新的知识。但前提是,要有一个预期,才可能不期而遇。而这个预期的建立,就是基于对这个领域的了解。

而要从偶然现象出发做出伟大的科学发现,也就意味着科学家对这个领域有着非常全面深刻的了解,否则很有可能只是重复发明轮子。

所以,这再一次说明了背景知识的重要性,也再一次证明了,知识是思考的基础。

ps. 在工作记忆那块,书中似乎有个bug,我也还没想清楚:一处说“工作记忆的空间有限,一处说“合并增加了工作记忆的空间”,所以工作记忆的空间到底是固定的还是可以变动的呢?我在本文中采用了第一处的说法,结合“合并”的概念,感觉这个说法更自洽一些。

你可能感兴趣的:(day38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2)——知识是思考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