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合同的3个误解|法律顾问

合同有多重要?

可以说,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合同之中。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合同,例如住的地方是基于房屋买卖合同或租赁合同而来,每天出行打车、地铁、公交、高铁都是运输合同,吃穿用的物品也大量基于买卖合同而获得。

创业也是如此。创业者创办企业,需要通过企业去完成各种交易,实现自己创造财富和创造事业的目标。而这些交易,基本都需要通过合同去完成。企业设立之前,股东之间需要签订合同。企业设立之后,各项运营工作也需要合同——租赁办公室、购买办公家具、采购原材料、销售产品、提供服务等都需要订立合同。

合同业务也是我们在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过程中频率最高的一项业务,律师最常见的服务内容是合同内容审查和合同纠纷处理,也可能参与前期的尽调、谈判和起草工作。

在提供法律服务的过程中,我们普遍会遇到这样的场景:突然有个客户或朋友发来一个合同,要律师帮忙把把关,有时甚至很急,让律师“帮忙大概看看”,或者“看看有没有法律问题”。类似场景很多,经常重复而又令人印象深刻。这些场景让我觉得他们可能对合同有所误解,对律师和法务的工作也有所误解。

误解1  认为签合同只是走个形式

曾经有客户发来一个工程合同,标的数千万,但说的是让我们先看看。我们提示了一些风险,他回复我们的居然是“生意都谈好了,合同就是走个形式,帮忙看看有没有违规的就行啦”。

这种场景很常见,尤其是一些从事工程业务的个人客户,他们签订的是已经层层分包的合同,合同内容通常很简单,合同的签字盖章也五花八门,他们为了拿下业务,可能几百万上千万的投入,但合同文本却对不上。一旦后期工程进展不顺利,他们的维权之路往往艰难。

有的客户是因为合作已经谈好了,落实到合同的时候,不放心,所以找律师看看,但又着急签,马上就得反馈意见。也有的客户觉得对方信得过,或者着急跟对方做成生意,不愿意过于纠结合同条款,担心影响了信任,耽误了生意。

我跟他们做过一些交流,他们的考虑更多是机会难得,需要抓住机会。但他们或许有一个误解,就是以为生意是生意,合同是合同,或者以为生意更重要,合同是双方走个形式。

有些客户找我们的时候,其实是已经发生纠纷的时候。我们经常是拿到合同才发现合同签得太“形式”了,很多事项没有考虑,也没有违约或者解除的条款,处理起来比较麻烦。

他们签订合同的时候,往往是商业机会出现、双方谈合作的时候,能不能及时抓住机会很重要,可能也因此没那么重视合同条款的设置。

其实,签订合同只能是确定了双方的合作,但是合作如何展开、自身利益如何保护、交易目标能不能实现还是需要设置合同条款去保障。

不管生意谈得再好,终究是“口说无凭”,需要“立字为据”。而且,能不能达成交易虽然重要,但交易也是为了营利,能不能保障自身利益更重要,至少应当是前提。

误解2 将合同等同于合同文本

这几年经营企业的朋友咨询民间借贷的也很多,或许是因为找他们借钱的人也多。但有的有签订合同,有的并没有。没有签订合同,甚至也没有欠条或收条的,很多是朋友间的借贷。

有的客户是在联系不上对方的时候才意识到钱可能要不回来了,这个时候才后悔没有签订合同,问律师没有合同怎么办?

虽然没有签订书面的合同,但不代表双方之间没有建立借款合同关系。如果事实上已经转账了,也有相应的聊天记录等信息可以佐证,双方还是有效的借款合同关系。

当然,我们也发现,如果没有合同,也没有借条或欠条,那往往也没有对方的身份信息证明(如身份证复印件),当对方联系不上而又需要通过法律途径维权,这就是第一个障碍。

因此,虽然没有合同文本也能建立合同关系,合同存在的形式也不只是合同文本,但我们还是建议尽可能签订书面合同,因为这是最靠谱的方式。

把合同等同于合同文本还存在另一种现象,就是把合同文本当成了交易的一部分,签订合同文本的时候没有全局考虑,忽视了后面的履行可能出现的情况,或者履行的时候并没有严格按照合同约定执行,一旦出现纠纷,容易陷入被动局面。

就算是简单的买卖合同,“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收货之后也难免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例如企业采购设备,还涉及验收、维修、保养等问题,需要提前通过合同条款的安排来保障后期的运营。

有些交易也比较复杂,需要较长一段时间去执行和实现,交易落实到合同文本,不仅能够确认双方信息,提前安排整个交易流程,还能固定谈判成果,避免纠纷出现,保障交易目标实现。

所以,对合同的考虑,应该是一个全局的、长远的考虑,合同管理也应当是一个全流程的管理,前期调查、谈判、签约、履行、合同保管等工作都应纳入合同管理范畴。

误解3 合同只是律师和法务的事

在提供合同法律服务过程中,还有一种常见的场景,就是客户觉得合同是律师和法务的工作。他们之所以这么想,主要是认为这是个法律问题。但合同其实并不只是涉及法律问题,律师和法务也并不只是审查合同是否合规。

合规审查是合同审查的基本,但合同审查并不只是审查是否合规。就我个人遇到的情况而言,收到的合同存在明显违法情形的并不多,更多的是约定不明,或者交易安排不合理。

我们处理的合同纠纷也是如此,被认定合同无效的案子很少,很多合同纠纷的产生源自于合同履行中存在的问题。法律鼓励交易,不会轻易否决合同的效力,也不会轻易支持合同的撤销。

律师和法务对合同的审查,也并不只是审查是否合规,企业的交易目标是否能够实现、交易安排是否合理、交易过程中利益如何保障等也是重点,甚至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

另外一个问题,是有的业务人员会认为律师和法务过于谨慎,有的甚至将律师和法务当做“交易杀手”,认为律师和法务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很耽误他们做业务。

这是一种业务人员和律师、法务之间常有的误解。业务人员需要抓住机会、促成交易,更侧重于“签单”,但律师、法务见多了合同纠纷,他们更容易看到风险。

合同纠纷其实很多,这可以举个数据说明。以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的文书数量为例,截至今天13:30,民事案件裁判文书一共40535570份。民事案由包括婚姻家庭、继承纠纷,劳动争议、人事争议纠纷,侵权纠纷、合同纠纷等10个一级案由,每种案由在生活中都很常见。但是,合同纠纷的裁判文书高达24014285份,比其他民事纠纷总和还多。这还只是诉讼裁判文书,不包含仲裁的,也不包含协商解决的。

企业纠纷最多的,也是合同纠纷。合同法律风险存在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如果出现合同纠纷,不仅可能造成经济上的损失,还可能引发一连串连锁反应。防范胜于救灾,这也是合同审查的意义所在。

合同审查和修改是一件永无止境的事情,但人的时间精力毕竟有限。商业机会确实可能“转瞬即逝”,但合同漏洞也可能“一招致命”,在促进交易和防控风险之间做到平衡确实很难。这不仅需要法律人士的专业付出,也需要企业管理者、业务人员一起形成合力,通过合同保障交易的完成、推进企业的稳步发展。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合同的3个误解|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