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和尚到皇帝,徐温养子徐知诰为何能成为南唐开国皇帝?

说起南唐的开国皇帝徐知诰,抑或李昪,知名度都不高,远不如他的儿子李璟和孙子李煜为大家熟知。后面两位之所以有名,主要得力于文学成就。如果就政治作为而言,他俩都远不如先主李昪,放到五代十国层面,徐知诰也能跻身于最优秀的政治家之流。

从孤儿到养子

唐朝末年,李昪出生在徐州一个贫寒家庭。当时已是黄巢起义后,军阀各据一方,混战不已。他父母早丧,六岁便成为“茕茕一身,不阶尺土”的流浪儿,从家乡流落到泗州、濠州一带。后来寄身在开元寺当了一个小和尚。

895年,杨行密(吴国政权的奠基人)攻占了濠州,见到了七岁的孤儿李昪,“奇其状貌”,就收为养子。

正史中没有具体讲他小时候长什么样,《江南野史》中说他“方颡丰颐,隆上短下”,非同凡人。

成年后,李昪丰神俊朗,姿貌瑰特。“身长七尺,坦额隆准,神彩鉴物。虽缓行,从者阔步追之不及,相者曰:‘正所谓龙行虎步也’,瞻视明灿,其音如钟。”由此也可倒推他小时候的颜值。

估计是李昪长得太好看了,让杨行密的几个儿子不舒服,“杨氏诸子不能容”。杨行密也没办法,只好把他交给大将徐温抚养,取名“徐知诰”。

生存智慧

徐温是杨行密“三十六英雄”之一,杨行密起兵庐州时便跟随在一起。他以谋略见长,杨行密死后,他把持吴国朝政二十多年,是个曹操式的人物。

徐温有三位夫人,一共生了六个儿子。长子徐知训、次子徐知询、三子徐知海,四子徐知谏、五子徐知证、六子徐知谔。

在这么一个大家庭里给人家当养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徐知诰已经被杨家赶出来一次了,他不想同样的事情再在徐家发生。

《全唐诗》里收录了一首徐知诰九岁时所作的《咏灯》:

一点分明值万金, 开时惟怕冷风侵。 主人若也勤挑拔, 敢向尊前不尽心。

徐知诰以灯自比,写出了对养父母的依恋感激和恳请他们庇护,自己当会“尽心”孝顺。徐温读后,极为感动:“温赏叹,遂不以群儿偶之”。

为了讨徐温的欢心,抑或是他的本性,他极尽子道,“朝夕起居,温清左右,承颜侍膳,迥若成人”,“勤孝过于诸子”。

徐温性格暴躁,有一次,不知何故徐知诰惹恼了他,徐温把他鞭打了一顿,赶出了家门。徐温回家时,却发现徐知诰在门口恭迎,便问他:“你怎么还在这?”徐知诰回答说:“人子舍父母将何之! 父怒而归母,人情之常也。

徐知诰成年后,娶升州刺史王戎之女为妻。在他的要求下,王氏也极为孝顺。

徐温有次卧病在床,徐知诰在床旁侍候,常常是通宵达旦,连端屎端尿这样的事也亲自干,一连坚持了几个月,直到徐温康复。

徐知诰的至孝打动了徐温。他长叹说:“汝虽异族,然吾无亲疏。”

徐知诰深知自己的身份,对徐温的几个儿子和亲属都是“俯躬迎奉”。

徐知诰“喜书善射”“所志必精”,逐渐引起了徐温的重视。徐知诰还不到二十岁时,徐温就让他主持家务。

徐知诰做事谨慎、细密,家务处理得井井有条,使“家人之属且无间言”。也巩固了他在徐温家中的地位,为以后的发迹打下了基础。

徐温常骂自己的亲生子都不如知诰,“汝辈能如二兄,则可为天下范”,“汝辈能如是乎?”。这几个儿子由此对知诰不满,徐知训尤甚。他几次谋害知诰,都被知诰躲了过去。

接班人

徐知训是徐温的嫡长子,他如此敌视知诰,最主要还是怕知诰夺走自己接班人的地位。毕竟在五代十国养子也有政治继承权。

徐温一开始是立徐知训为接班人的。915年,徐温提升徐知训为淮南行军副使、内外马步诸军副使。淮南行军使是吴国掌握军事大权的最高职务,由徐温自己担任。徐知训为副使,由此确立了他接班人的地位。

不久,徐知训便成为吴国第二号实权人物。徐温总领军权,徐知训在吴国首都广陵(扬州)以吴王辅政的身份总领朝政。

不作死就不会死,徐知训没有政治头脑,却倚仗权势,恣意妄为。杨氏旧臣不堪其辱,人心忧愤。最终激成大变,徐知训被大将朱瑾所杀。

而徐知诰是909年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出任升州防御使兼楼船副使,主要的职责是操练水军,这一年他21岁。

912年,他因在平定李遇叛乱中有功,被升为升州(南京)刺史,成为地方大员,这一年他24岁。

当时镇守各地的多是武夫悍将,往往不懂如何理政,也很少关注地方的治理。而徐知诰扭转了局面,把升州治理得井井有条。

他重视文教,礼贤下士,广揽人才。洪州人宋齐丘也投到他的门下。

宋齐丘自称“胸中之万仞青山, 压低气宇;头上之一轮红日,烧尽风云。”他虽然自大,但的确有才。他成为徐知诰的军师,对徐知诰后来取得皇位,起到了重要作用。

徐知诰在升州政绩斐然,声名远扬。徐温前去视察,但见“城隍浚整,楼堞完固,府属中外肃肃,咸有条理”。徐温见知诰把升州治理得这么好,干脆把治所从润州迁到升州,而让知诰到润州(镇江)去当刺史。

徐知诰不想去润州,想去相对富庶的宣州。军师宋齐丘劝他:“徐知训骄横暴虐,早晚会出事,润州和广陵一江之隔,一旦有变,一夜之间就能赶到广陵,这是天赐的机遇啊。”

果不其然,918年,徐知训被大将朱瑾所杀,朱瑾自杀,扬州城内大乱。即日徐知诰引兵渡江,平定兵乱。

徐温在长子已死,其余诸亲子尚年轻的情况下,确立徐知诰为接班人。“即日用昪为左仆射知政事,以代徐知训。”

徐知诰上台后,“悉反知训所为,事吴王尽恭,接士大夫以谦,御众以宽,约身以俭。以吴王之命,悉蠲天裙十三年以前逋税,余俟丰年乃输之。求贤才,纳规谏,除奸猾,杜请托。于是士民翕然归心,虽宿将悍夫无不悦服。”

徐知诰虽然成为吴国的二号人物,但他对自己的政治分量是心里有数的。自己不是杨行密的三十六英雄,也没为吴国开疆辟土,只是因为是徐温义子的身份才坐上这个位置。

所以他在执政后对徐温的孝敬有增无减,来保住义子这个身份。在政事上,只要徐温反对,他就立即改正。

他想提拔亲信宋齐丘,但徐温厌恶宋齐丘,所以宋齐丘十多年也没被提拔。严可求是徐温的亲信,他多次建议徐温用亲子徐知询代替徐知诰。徐知诰想把他从徐温身边支开,外放到下边当刺史,徐温不同意,徐知诰知道严可求不可除,只好联姻来交好他。

徐知诰的孝谨顺从,收到了功效。徐温对其他几个儿子说:“事在二哥矣,汝辈当善事之。”

对那些“宿将悍夫”,徐知诰极力拉拢他们,从不直接触动。马军都指挥使柴再用曾“戎服入朝”,遭到御史弹劾,他还不服气。徐知诰故意在吴王休息的别殿请安,退下去以后“自劾”,“固请夺一月俸,由是中外肃然”。

927年,徐温在众多亲信反复劝说下,终于动摇,想用徐知询取代徐知诰。徐知诰表示顺从,就在他要让出接班人位置的前夜,徐温突然死去,徐知诰保住了相位,又一次得到“天授”。

禅代

徐温死后,徐知询就成了徐知诰的头号政敌。其实当时徐知诰独揽吴政已成必然之势,除了徐知询本人和他几个亲信外,几乎所有人,甚至包括徐温的几个儿子,都倒向了徐知诰。

而徐知询不自知,他认为自己手握重兵,除掉徐知诰易如反掌。

929年,徐知诰设计骗徐知询入朝,剥夺了他的军权。徐温的其他几个儿子也承认了徐知诰对徐温权位的继承权,自此,徐知诰独揽吴政。他先后受封尚父、太师、大丞相、大元帅,受封齐王。

徐知诰军政大权在握,政治地位稳固后,不想再当“曹操”,想做“杨坚”。他对亲信周臣说:“功业已就,而吾老矣,奈何?”

周臣明白他的意思,就去找宋齐丘商量禅代,宋齐丘认为不可。徐知诰是位处事谨慎,善于考虑反面意见的政治家,他冷静下来,觉得时机还不成熟,开始“定点清除”,为禅代扫除障碍。

937年,徐知诰“受吴禅”,年近半百时当上了皇帝,定都金陵,国号齐。这是一次很平稳的改朝换代,除了几个吴国皇室成员丢掉性命外,没有引起战乱,这在五代时期是比较少见的。

938年,徐知诰改回了李姓,自称是唐宪宗子建王恪之四世孙,改国号为“唐”。

李昪感觉当皇帝还不错,就想一直当下去,于是开始吃长生不老药,结果只在位七年,就驾崩了。

好皇帝

李昪从孤儿一步步登上了皇帝的宝座,他是一个“好皇帝”,他一生做了许多于国、于民、于整个社会发展有利的事。

他对外实施保境息民、睦邻共处的方略;对内推行以文治国、整顿吏治、强化法制、提倡节俭、轻徭薄赋、奖励农桑的政策。南唐由此政局稳定,社会清明,生产发展,经济繁荣,成为乱世中的一方乐土。

和自己的儿孙不同,他一生艰苦朴素,不为声色迷惑。

李昪生于乱世,自幼饱尝血雨腥风的战乱,热切向往和平安逸的生活,所以建国后,他把“息兵安民”立为国策。

许多文臣武将为了立功扬名,屡屡建议他开疆拓土,他却告诫他们说:“百姓皆父母所生,安用争城广地, 使之肝脑异处,膏涂草野?”并表示“宁以子孙付之于天,不愿以力营也”。

冯延巳嘲讽他是“田舍翁”,只知道偏安自保,没有雄才大略。但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他使“江表五十年间,父不哭子,兄不丧弟,四封之内安恬舒嬉。”仅凭这一点,李昪就是一个值得称赞的好皇帝。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小和尚到皇帝,徐温养子徐知诰为何能成为南唐开国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