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刻版印象”过后

之前对“刻版印象”这个词的理解比较“刻版印象”。

正如生活中,我们明知不要对某件事物做判断,可是事到临头,我们往往死死维护自己的观点,捍卫自己的立场,不动摇。

好比此刻你掉进了沼泽地,认为自己的辫子就是唯一的抓手,试图拽着辫子把自己提上岸。可是没有一个支点,是不可能自己把自己给提起来的。而这个支点代表着跳出固有的认知,寻找新的方式方法。

之前我学习过老喻的人生算法课,学完其中一课过后,主要就记住一句话:扩展认知半径,明确能力半径,减小行动半径。

这可以说是我当时对这节课的“刻版印象”,认为这就是重点和精华所在。

这本身没错,当我人生阅历更加丰富过后,再一次学这节课时,能产生共鸣的则是另外两句话,第一句:“专家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在一个非常狭窄的领域内犯过所有可能犯的错误。”

第二句:规模,本质上不是能力强的结果,而是一个简单动作大量重复的结果。要想上规模,做的动作就得少、就得简单。

因为之前创业,野心和格局的确挺大,可是再大的格局,脱离开规模,都是在耍流氓。毕竟规模才能决定格局。而自己对规模的理解太“刻版印象”,突然看见以上二句话,就有种茅塞顿开的感悟。

所以,刻板印象实在太可怕,它会让你止步不前,它会把你带入认知偏差的尴尬局面。

学过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在古代,中国皇帝喜欢炫耀自己的文化修养,而欧洲国王总会向臣民炫耀自己的饭量。如果我们用看待中国皇帝的刻版印象去理解欧洲国王,我们就会觉得向臣民炫耀自己的饭量十分滑稽。

但是,当时的欧洲,过人的饭量意味着过人的体格,过人的体格意味着过人的战斗力,而过人的战斗力正是他们权威合法性的核心来源之一。

那我们再把视角放到同一时期欧洲教士阶层,就不能用过人饭量的刻板形象去理解教士们的做法。

那些教士即便暗地里也吃得很好,但拿出来炫耀的反而是清贫,因为清贫意味着廉洁自律,廉洁自律意味着他们遵循着神的教导,而这才是他们权威合法性的核心来源。

所以,从时间的纬度,从空间的纬度,看待每件事,每个人,都不能被刻版印象所影响。

再拿一部电影《穿普拉达的女魔头》当中的经典桥段来举例。

片中,安迪在米兰达为两条颜色相似的皮带纠结时,笑出了声,那位小宇宙时刻在燃烧的主编米兰达对安迪的笑给出了一连串凌厉奚落:“你觉得这事和你无关?你打开你的衣柜,翻出一件——比如就是你现在穿的这件松松垮垮的蓝毛衣,因为你想要告诉全世界,你的人生太重要了,实在没空注意穿着打扮。但你不知道的是,你那件毛衣并不是泛泛而言的蓝色,它不是宝蓝,不是天青蓝,而是天蓝。你也从来不知道,奥斯卡·德拉伦塔在2002年设计过一整套的天蓝色晚装,然后,我想是伊夫·圣·洛朗,设计出天蓝色的军装款夹克衫,随即就有8位不同的设计师推出了天蓝色的新款,这些款式进入商场专柜,然后渐渐沦落到可怜巴巴的Casual Corner,然后,毫无疑问,你就是在清仓大甩卖的时候从那里把这件蓝毛衣淘出来的。你当然不知道,这种蓝色的背后堆积着数千万美元和无数人的无数心血。滑稽的是,你还以为是你自己挑选了这个颜色让自己远离时尚界,真相却是,它是这个房间里的所有人帮你从一堆让你感到荒唐的东西当中精挑细选出来的。”

到此,我们跳出电影,回到现实生活场景,当一个人,无论是朋友还是同事,犯了错过后,我们数落对方,我们就因为这件事而发自内心地认为对方“没救了”。这时,刻板印象就诞生,之后,我们很可能就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对待对方。

然而,时过境迁,世事吊诡。

电影里,最终米兰达认可了安迪,而安迪却有骨气地挂了米兰达的电话。

是的,我们都在不断成长,不要因为别人某件事情做的不对就用刻版印象给别人贴个永久标签,也不能因为自己的刻板印象给某件事情下判断。当我们有所经历过后,跳出对电影的刻版印象,可能还会思考出电影远远表达不出的涵义:我们的文明何尝不是如此——地基之下还有地基,脉络的尽头还有脉络,千百年前的思想经典是如何草蛇灰线、伏脉千里,成为我们今天每个人的头脑中习焉不察的观念;万里之外的书本里,这只或那只蝴蝶又是如何扇动翅膀,使一点点无形的火花绵绵连连、不绝如缕,忽然成为一场裹挟着我们的无名飓风。

我们太多自以为是的取舍与判断,如果探究下去,无非都是安迪身上那件松松垮垮的蓝毛衣。只不过,安迪这样的“普通人”意识不到这些而已。

你可能感兴趣的:(跳出“刻版印象”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