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竹子,动起来 20190515 晨间日记

图片发自App

最近在和一群小伙伴共读王阳明心学,自己读出声和默默读过去,感受还是有很大的不一样,会有一种磁场在。在读完之后直接输出一段读后的语音心得,对于阅读这一部分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有一个部分格竹子这一段其实是非常有名的一个故事,之前体会不深,这次正好读到,又有新的体会。二十一岁的王阳明在备考会试的时候,把能够找到的朱熹的书全部通读一遍,然后苦思朱子的“格物穷理”之意。这个方法我在很多读书牛人身上都看到过。《精英日课》的主理人万维钢老师把它称作强力研读,这个称呼很恰当。而万sir非常推崇的《黑天鹅》的作者塔勒布也是在大学期间对于风险和概率有了兴趣,把所有的市面上能找到的关于这方面的书买回来研究,什么报纸啦,新闻都放开不看,在这个领域整整深耕了5年,成为这个领域的执牛耳者,黑天鹅甚至成为了小概率事件的代名词。与其泛泛而学,不如在某个专题上深入后全力以赴,这样带来的学习效率会高非常多。

阳明在苦思的同时也要实干,从“一草一木,皆含致理”出发开始格后院的竹子,想要从里面格出天理来。他带上一个姓钱的同学一起格,钱同学格了三天就倒下了,王同学身体比较好,格到第七天也是两眼一黑,脑袋一歪也倒下了。“格竹子”的结果显然是失败了,但是这个尝试的动作是成功的,起码让阳明心中产生了对于格物之学的质疑。在我看来这个跟烂开始这个思路很像,其实很多读书人都读到了这句话,但是为什么只有王阳明去格了呢?因为就算一下子没有找到对的方法,先干了再说,圣贤也不是一天炼成的,也是从最这个想来最简单的理开始。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从未开始。这其实有点像科学实验,每一次有意识的尝试,只要有反馈,有反思,不论是失败也好还是小成也罢,都是在向成功靠近了一步。

【下一步行动】

想想自己并没有去针对有道理的话去“格”?这是一个态度,敢不敢开始去做,是一个起心动念,没有这个动念,知行合一这个终极目标就还是很遥远。做就对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格竹子,动起来 20190515 晨间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