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 我们作为新人走过的坑

文|yan

度过痛并快乐着的孕程,妈妈们迎来了生命中充满甜蜜牵挂的日子。在这个提倡科学喂养的时代,究竟如何在铺天盖地的信息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养育方式?

也许会有许多的新手妈妈会像我们当初一样,尽管在孕期积累了丰富的哺育知识,但在实践应用中依然会手足无措。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

正如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个宝宝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属于自己的特性化生长轨迹。

读过《写给橙汁小先生的一封信》的妈妈们知道,由于橙汁早产的经历,他第一年的喂养非常非常辛苦。所幸在这个阶段我通过不断深入学习,以及在身边一些优秀的医生和朋友的帮助下,逐渐找到了适合他的喂养方式,顺利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

在这个过程中,我积累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实践经验,也陆续帮助到身边很多的妈妈。在这里,我把一些要点总结出来,供新手妈妈们参考。衷心希望那些我们走过的弯路、掉下过的坑,你们不要再经历啦!




1

关于学习和筛选

育儿成长路上,学无止境。正确学习是克服焦虑,实现合理喂养的必要途径。在此两点建议送给大家:

1、在大量的知识普及中学会筛选。有时候,看的越多越容易茫然。因此,选择适合自己的、观点相对公正客观、或者有丰富实践基础的育儿理论就好;

2、在学习过程中,避免断章取义或产生理解歧义,学会掌握观点背后的理论根据,特别是对各种打着权威机构名义发布的信息。有时,多问几个为什么,你就会自己验证出这样的观点是否真正科学。

2

关于指导意见和标准

这是我想重点强调的一点。千万不要拿所谓的“标准”强行衡量自家孩子。这一点,我有非常痛心的教训。

信息化时代加给妈妈的压力真是不小,宝宝从出生开始就有奶量标准、睡眠标准;6个月后有辅食标准、营养标准;期间又充满着各时期大运动、精细运动、认知、社交等等发展标准。

新手妈妈尤其会被这些标准所左右,也时常会出现以“别人家孩子”为比较对象的现象。我家宝宝没有你家的胖、你家宝宝没有我家的吃的多、我家宝宝睡觉少了、你家宝宝长牙晚了.......但这些都不是焦虑的理由。

我记得橙汁在出生没多久后,就被儿保列为“早产宝宝”而要求每天必须强化营养。尽管当时我对加入母乳的这种人造营养剂有些排斥,但碍于医生强烈要求还是照做了。未曾想,这便开始了他长达2个月的厌奶期。

在这之前,纯母乳喂养的橙汁,每个月以2斤的速度生长。这是很正常的发展曲线。但在强化喂养的2个月里,他开始厌奶甚至可以一天6个小时不喝奶,小身躯因此变得更加单薄。那个时期我是近乎绝望的。

百般无奈之下我开始疯狂的查资料,查一切有关医学资料和文献。所幸,我在国外文献中最终找到了“足月小于胎龄儿”经过临床实践的喂养指导,也找到了国内外类似的一群妈妈。我这才知道,我给了他远远超越自身所需的能量,他的脾胃根本无法消化吸收。而所谓的“强化营养”在医学界其实是有严格适用条件的。

再后来,我开始按照他自身的标准来慢慢调整,渐渐他开始恢复奶量,并且重新沿着自己的生长曲线稳定发展。如果不是亲自挖掘关于生长追赶理论背后的临床应用,我也不会知道原来断章取义的危害会这么大。

当然,橙汁只是特例,但他的成长经历告诉我,真的不能因为一时的心急而拔苗助长。即便是现在,他的奶量也仅仅只是120ML,一日三餐也吃的比人家少,但这并不影响他健康快乐的成长。

因此,我们只要在掌握宝宝各阶段科学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确保宝宝沿着属于自己的生长曲线稳定发展,尊重孩子个体化差异,遵循他自身能接受的生长方式和标准,这会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础。

3

关于睡眠

这也是非常火热的话题。为此也有很热的博主开设了专题指导。 

橙汁自出生后睡眠就很好,三个小时一醒,比闹钟还准时。在他4个月的时候,我也加入睡眠训练的队列。

安排睡眠程序,播放白噪音,嘘嘘声拍睡法,迷糊时放小床自主入睡,严格遵照执行。后来,也不知道是训练起效,还是本性使然,通常在晚上八点把他放在床上后,说了晚安我就起身离开。通过监控看到他蹬被子玩个十几分钟就睡着了。是的,不哭不闹自己入睡。

为此,我着实得意了很久。当时身边好几个朋友都面临着一放就醒只能抱睡的痛苦,我还笃定的让她们学着我的做法。结果,那些朋友反馈说做不到时,我还从心里怀疑过她们不够坚持。

在橙汁满1岁以后,现实开始让我尴尬。这位小伙子开始粘人,一走就哭;狠心不管,哭的要背过气去;这还不算,总算哄睡了,晚上开始频繁夜醒。我又开始跟着博主学习,翻案例,有说分离焦虑的,有说大运动发展的,有说大脑跳跃期的,嗯,都有道理。指导方式是坚持睡眠训练,等待!好吧,那就等待。结果,等过了分离焦虑期,等过了大运动期,一切照旧。

戏剧化的是,身边那些曾经抱睡到无比狂躁的妈,宝宝睡觉突然有一天变好了。用她们的话说,简直是止不住狂喜。

骨子里克制不住钻研精神的我,又开始踏上查阅专业资料的道路。我发现,在各种各样的睡眠理论中,都存在一个共性。即便再权威的书籍,睡眠引导都只是作为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而不是方法来培养。

如果有兴趣查阅睡眠训练的各种指导,你会发现,这些方法更多的是应用于小月龄宝宝。对于大月龄尤其是1岁后的宝宝,很少会再有实践应用的支持。这是因为,随着宝宝的发展,自我意识逐渐增强,所谓的睡眠训练,已经不再适用了。

于是我开始重新审视橙汁的发展阶段,观察和记录他的生活作息,在遵从自身规律的基础上认真调整了一段时间后,情况果然好多了。

另一个类似的观点是关于睡眠时长。这也是在相关书籍中非常热门的话题。关于各个阶段宝宝每天睡眠时长;关于生长激素分泌高峰期,错过会影响身高及大脑发育,等等。

在同样经过一波洗脑和应用之后,我们忍不住在自己的妈妈群里开始讨论。这一讨论不要紧,我们发现了每天比规定少睡好几小时但依然长的最高的宝宝,发现了每天入睡最晚却依然精力旺盛的宝宝。

在正反方经过激励辩论后,我们最终集体承认,在孩子的个性化发展面前,指导标准真的也要打折扣的。并且,后来我也在日本的最新研究发布中看到,关于生长激素的说法已经调整为:人体的生存法则使得它会在其他有效睡眠时间将晚间错过的生长高峰补回来。这意味着孩子只要会自己补觉,就不会有大的影响。

这点,在橙汁的睡眠中也得到了验证。他真的会选择在白天将晚间少睡的时间自动补回来。我们本该相信人类的生存本能,不是吗?作为父母,我们要做的是引导和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而不是硬搬教条。否则,因此而引起的焦虑心态,甚至影响亲子关系,将得不偿失。

4

关于奶粉、益生菌

这些想必也会是很多新手妈妈们钻研的话题。说起奶粉,我眼前就会浮现宝妈们左手一罐右手一罐抱着奶粉桶仔细钻研的景象——曾经我也是。但是,现在的我会说,并不是贵的就是好的。只要是正规来源的奶粉,并且宝宝喝了没有不良反应,其他差别真的没那么重要。

相比各种成分更重要的,是合理使用月龄段数,并且不要没来由的轻易转奶。我也是受了随意转奶的教训,并且橙汁还有着喝最贵的奶粉持续便秘,换了便宜奶粉迅速好转的无奈经历。又一波心酸回忆飘过......

关于益生菌,我和身边妈妈群的实践经验是没必要全盘否定,更没必要奉为神药。有些国家许可的菌株、菌种,以及辅助少量果蔬纤维缓解便秘的益生菌,还是可以偶尔使用的。

关于此类信息,在关注了无数公号、博主之后,我最终锁定了两位相对客观的奶爸,话说这些理工科爸爸才是名副其实的钻研高手,各类分析精准的令人吃惊,以至于我觉得还是不要再班门弄斧为好。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直接阅读以下链接:

关于奶粉(公众号“笼包粑粑”):

国行奶粉防坑指南   

海外奶粉防坑指南

港版奶粉防坑指南

关于蛋白质消化不良,关于水解奶粉

关于益生菌:(小红书链接“不专业的奶爸”):

未完待续......

育儿路上,不焦虑、不急躁,要相信我们的孩子最终都会顺利长大并拥有完善的独立人格。我们要做的,就是用科学知识合理引导我们的孩子,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和品质。相比宝宝少喝一顿奶、少吃一顿饭、少睡一小时,来自父母健康积极的心态对孩子的成长更为重要。祝愿每一位宝宝都能拥有健康快乐的童年!

你可能感兴趣的:(那些年 我们作为新人走过的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