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国军将领智商很高,却全用于勾心斗角,堪称灾难性的表现

国民党在辽沈战役中的失败,是战略失当造成的。到了淮海战役中,并没有吸取教训,反倒暴露出,各级将领私心太重,毫无斗志了。看看淮海战场上的几个国民党兵团司令,都是国民党军内著名的遁地大神。他们共同的特点不是多么地会打仗,而是以善开溜会保命而流芳百世。如13兵团司令李弥、16兵团司令孙元良、12兵团副司令胡琏等。

[if !vml]

[endif]

李弥是云南人,他考入黄埔第四期,四期名将很多有林彪、胡琏、张灵甫等。毕业后他被分配到第三军教导团,当排长。当时的团长是朱老总,朱老总劝他参加南昌起义,但李弥一个人偷跑去南京了,南昌起义失败,李弥暗自庆幸。

李弥抗战时虽然有战功,但是亮眼的战役却很少,抗战结束已经是第八军军长了。1947年,华野没攻下死守南麻的胡琏整11师,之后无奈撤军。不能空手走一趟吧,华野盯上了临朐附近的李弥第8师,解放军死死困住了临朐的李弥。李弥就要报销了,但他很幸运,解放军弹药受到暴雨影响受潮,敌25军的增援也到了,华野只能紧急撤离,李弥保住了一条小命。黄百韬拼死救下了他,他却在后来的淮海战役中,不愿意伸手帮助陷入困境的黄百韬。

1949年的淮海战役,此时的李弥已经成为了13兵团司令,黄百韬由于等待44军撤退不及时,国民党第七兵团被解放军包围在碾庄附近,还有部队没过运河。黄百韬特意赶到八义集十三兵团指挥部,找到李弥,让李弥不要这么着急的向后撤退,能多留一天,帮忙掩护侧翼安全,等第七兵团渡河完毕之后,再向徐州撤退。但李弥表示他接到了刘峙的命令,必须撤回徐州。这一错误导致国民党最后付出巨大的代价,飞机大炮狂攻十天也没能夺回曹八集,致使第七兵团覆灭。

[if !vml]

[endif]

孙元良也算得上是抗战名将,但几次在危险时候丢下部队,独自地遁也留下了不好的名声。北伐军在江西南昌与孙传芳军会战,先胜后败。蒋介石恼羞成怒,声称要枪毙自行退却的孙元良,以儆效尤。1937年底,88师师长的孙元良率部参加南京保卫战。南京失守后,他丢下部队化装成难民,躲藏一个多月后侥幸逃出,被蒋介石撤职查办。

淮海战役中,邱清泉、李弥、孙元良原计划是一起突围。邱清泉本来就担心丢了重武器无法向“老头子”交代,第74军军长邱维达认为自己尚有战力,以不战而退为耻,拍着胸脯要打。邱清泉于是又不突围了,但孙元良早已切断电话,丢了重武器,一夜之间,16兵团全散了,孙元良再一次地遁。但孙元良在淮海战役中最大的错误是,听从刘峙的命令从宿县撤退回徐州。导致宿县因兵力薄弱丢失,在宿县休整的黄百韬148师,说破天也没能留下孙元良。战略要地宿县一丢直接致使国民党50万大军陷入包围圈,其中包括黄维的12兵团。

[if !vml]

[endif]

还有一位12兵团副司令胡琏逃跑功夫了得,一有风吹草动首先开溜,他是那种友军有难不动如山的类型。宿北战役胡琏和戴之奇一起进攻解放区,戴之奇被围,胡琏掉头就跑,最后戴之奇兵败身亡。这种事情很多,因而胡琏在同僚中名声极差。胡琏非常狡诈,多次躲过灾难,经验也很丰富。在12兵团最后炸营突围时,他让黄维坐一辆没有磨合期的新式坦克,自己则挑一个辆旧坦克,成功跑出了包围圈。

[if !vml]

[endif]

第八兵团包含55军、68军及驻蚌埠的96军,也算是一个大兵团。战斗力在国民党中央军中属于上乘,司令官为刘汝明,总人数8万多人。虽然比不上廖耀湘、黄维、邱清泉、黄百韬等王牌兵团,但也是一只准一流兵团。然而在侧面配合黄维兵团北上时,却和李延年兵团一起,稍被打击就望风而逃,使黄维兵团成为孤军,陷入包围。

当然也有死顶的国民党将领,如邱清泉。但是他一样也有不少毛病,为了不让自己被解放军围点打援,宁可把解救黄百韬的部队,形成金字塔式攻击。不懂得唇亡齿寒的道理,消耗了大量弹药,十几天没有前进几公里。致使七兵团垮掉,国民党淮海惨败。随后,解放军逼近徐州,杜聿明率领邱李孙30大万军紧急西撤,最终被包围在永城陈官庄,结果,杜聿明被俘虏,邱清泉被击毙。三位逃跑健将李弥、胡琏和孙元良各显神通,各自成功逃出战场,再次荣获冠亚季军,包揽军中最佳遁地前三名。

你可能感兴趣的:(淮海战役国军将领智商很高,却全用于勾心斗角,堪称灾难性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