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由协议的分配
1.静态路由
2.动态路由
路由器的作用:在网络层寻找数据传输的最佳路径
二.路由器的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根据路由表转发数据。路由:从源主机到目标主机的转发过程,不在同一网段,需要借助路由器转发。
三.路由器的形成
1.直连:当给路由器接口配置好ip地址,那么路由器会自动将接口地址的网段加入到路由表中(长在自己身上,会自动学习接口上的网段,接口一定要开启才可以)
2.非直连
包括 静态跟动态
静态:工程师自己动手加网段和接口信息(小型网络)
动态:通过动态路由协议自动学习 (大型网络)
静态路由的缺点:1.是单向的、需要配置去的路由,还要配置回来的路由。
2.灵活性差
ensp的操作:查看路由表:display ip routing-table
Destination/mask-----目标网段和子网掩码
proto-------路由信息怎么来的
direct------直连 static------静态
ospfrip------动态学习
pre-------优先级,如有相同的路由信息,谁优先级越高,(数值越低、优先级越高)听谁的
cost------花销值,你经过了多少台设备
nexthop----下一跳,接收数据的下一个设备
一定不在自己身上、一定是离出口最近的那个接口
静态路由的配置:ip route-static 目的网段 子网掩码 下一跳地址
静态路由配置的实际操作如下:
摆出三个路由器跟两台电脑
选中目标,点击启动
先给两台电脑配置ip地址,前提是两台电脑不在同一个网段,所以通过路由配置来达到联机
此时pc1、pc2电脑已经配好ip地址。下一步 分别将三台路由器的ip地址配好
双击选中路由器1,因为pc1电脑配置的网关必须真实存在,所以在此处端口配置的IP地址为192.168.1.254
再给路由1的右边再配一个ip地址
以此类推 把路由2 路由3 的左右两边端口都配上ip地址
所有配好 如图所示
pc1电脑:源ip地址:192.168.1.1 目的ip地址:192.168.2.1
pc2电脑:源ip地址192.168.2.1 目的ip地址:192.168.1.1
所以一共有四个网段
192.168.1.0网段
192.168.2.0 网段
10 网段
20 网段
所以路由1缺少:192.168.2.0 跟20网段
路由2缺少:192.168.1.0跟192.168.2.0网段
路由3缺少:10跟192.168.1.0网段
由此用静态路由去给路由缺少的网段配齐
路由1配置192.168.2.0网段步骤:因为192.168.2.0在路由1的右边,所以方向向右,并且目标网段是192.168.2.0
其次,下一跳地址为10.0.0.2
ip route-static 目的网段 子网掩码 下一跳地址
操作如下
路由1配置20网段步骤,因为20网段在路由1的右边,所以方向向右,如果不配这一段,路由1 可以到达192.168.2.1段,但是到达不了20.0.0.1---20.0.0.2这段
所以路由1配置20网段的步骤如下:
给路由2静态配置192.168.1.0网段:因为192.168.1.0在路由2的左边,所以方向向左,目的网段是192.168.1.0 下一跳ip地址为10.0.0.1
给路由2 配置192.168.2.0 网段,因为方向向右,所以下一跳ip地址为20.0.0.2
给路由3静态配置10网段,因为10网段在路由3的左边,所以方向向左,下一跳ip地址为20.0.0.1
给路由3静态配置192.168.1.0网段
通过pc1电脑来pingpc2电脑
如图所示
能ping成功,说明成功
如何排错
写出所有的网段,查路由表,看缺哪些 然后给他补上去
负载均衡
就在原本的路线上,多增加一条线,也称为备胎
如图所示:
然后给其两端配上ip地址
如图所示,就可以让新建的两个端口 与pc1跟pc2电脑连接起来
如果要让30.0.0.1网段优先,例如 iproute-static 目的网段 子网掩码 下一跳ip地址 preference(数字)
所以新建的端口IP地址分为30.0.0.1 30.0.0.2
这条线属于备用 同时也可以使用优先级,来分工
数值越小,优先级越大 并且前提是这两条线是在不同的数率下
四.默认路由
默认路由:是一种特殊的静态路由,所有数据按照一个方向发送
使用的场景:1.企业的出口路由器(特殊场景)
2.末梢网络(一边主机 一遍路由器可以做末梢网络)
ip route—static 0.0.0.0 0 下一跳地址
0.0.0.0 -----任意网段
0 ------任意子网掩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