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柳编文化,探索非遗奥妙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然而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正面临着极大的困难。因此,近年来,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各省各地的申报热情也是持续高涨。为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及传承,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认识,2022年7月10日,曲阜师范大学彩遗拾遗队位于临沂地区的实践队员路迪来到临沭县杨沙埠村“杨进邦工作室”,采访了柳编制作技艺传承人和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杨进邦先生,与杨先生进行现场的交流学习与实践的同时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实时为其余实践队员刘一霖、陆昶、王文雅进行实践活动进程转播,全体成员共同参与活动。

图为杨进邦先生的工作室


        实地实践之前,实践队员分工查阅柳编文化的相关资料,初步建立对于临沭柳编的现状的认识,据了解,临沭柳编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传承历史,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并且近年来,临沭县建成了全国唯一一座以柳编为主题的博物馆,如今的临沭县已被打造成了全国最大的柳编产业基地。查阅相关资料后,实践队员通过抖音这一网络平台联系到了杨进邦先生,并向其详细介绍了本实践队伍的实践目的和意义,询问是否可以去其工作室进行学习和交流。征得杨先生同意后约定了实践日期,随后积极进行下一阶段的准备。在实践活动当天,由于疫情防控的要求,除路迪外实践队伍队员未能全员到现场,因此实践队员利用腾讯会议这一平台,采用“线上+线下”的方式进行实践,实时为未到场成员进行实践活动进程转播,共同建言献策。

        首先,杨进邦先生带领实践队员参观了其工作室里的柳编作品,从艺术性展品到日常家用物品,从桌面摆件到墙壁挂件,各式各样、形色各异的柳编作品以其美观大方,新颖环保的特点让人眼前一亮,并且柳编材料因编织工艺和编织纹理不同,具有其与生俱来的,其他材料不可替代的自身形式美的规律。“小葫芦是几千年前遗留下来的编织技法,农村老百姓都会编。”杨进邦先生如是说,正因为它是上千年前就有的编织技法,所以“小葫芦”是传承技艺的代表性作品。

图为作品《疫去春来》


        接着杨进邦先生提及《时来运转》、《疫去春来》、《中国龙》等作品,它们更是把柳编艺术和时代特色相结合,赋予柳编活的灵魂。杨先生还说:“咱祖辈上就是有这个传统技艺,从小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就喜欢做这个,但原来的时候那些作品重复的多,新东西还是少,我就想琢磨点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拿出来,让每一个柳编作品都有自己的生命力。”实践队员被这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匠人精神所感动、激励。

图为实践队员体验临沐柳编

      接着,杨先生讲述了他从事柳编行业四十多年来的宝贵经验,从年轻时学习柳编技艺,到后来有机会参加各种比赛,杨先生始终保持着对柳编事业的热爱。在对柳编技艺不断精益求精的过程中,也注入了很多创新元素。例如杨先生荣获山东省工艺美术设计创新奖金奖的作品《疫去春来》,就紧扣时代特点,在巨大的“春”字结构里,有两根“针管”刺向“病毒”,象征着人类终将战胜疫情,迎接春天的到来。杨老师感叹:一方面,真正掌握柳编核心技艺的匠人越来越老;另一方面,想踏踏实实学习柳编的年轻也人越来越少。为了让临沭柳编这门古老技艺发扬光大,杨老已经把收徒作为了一项“大事”来做。“千年技艺不能丢,手艺亟待来传授,保护非遗要靠实际行动而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想学的、能吃苦的年轻人只要来学,我就愿教。”最后实践队员路迪还在杨先生的指导下进行了实操,开启了第一次尝试柳编的体验,亲密接触柳编文化,收获颇丰。

图为实践队员与杨先生的合影


        通过此次对“杨进邦工作室”的参观与杨老师对实践队员们的交流,让队员们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产生了新的认识,首先应该是加强对传承者的保护,同时提高对遗产本身的切实有效的保护,在城市中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功能,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性保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对于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具有重要意义。

你可能感兴趣的:(走进柳编文化,探索非遗奥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