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热爱,要么发生在青春期,要么就永远不可能——儒勒·凡尔纳科幻绘本系列5本(105)

    【希腊】安东尼斯•帕帕塞奥多罗/改编

            【希腊】艾丽斯•萨玛尔茨/绘

                              吴华/译


《三体》作者、科幻作家刘慈欣分享过一个故事:那时,我想写一个新小说,名为《水箭》。我有个航天部门的朋友,我说你们每天在造火箭,造个水箭怎么样?

航天专家问水箭怎么造。我就说你拿个大水桶,火箭那么高,里面装满水,底下开一个喷嘴。水箭的材料是那种导热特别好的,在地上拿个激光照着这个水箭,水不就蒸发了,喷出来了,它不就飞上去了?

航天专家愣了半天,然后就开始计算,但计算表明,即便箭体中的水全变成蒸汽,也飞不了3000米。航天专家说:“你写科幻没问题,但实际中没有用处。”

过了不到半个月,航天专家又激动地打电话给我,说地面不行,不等于太空中不行。太空中小推力火箭和变轨火箭,所需推力是极微小的。水箭完全可以在太空中代替成本高昂的等离子火箭。他建议我赶快申请专利。

我说这不是我的专利,早就有人想出来了。创意或许不靠谱,飞不了3000米,但是专业人员马上知道这个东西会有什么用途。即便不行,也对他们以后的思想产生很多的影响。

刘慈欣表示:“这个例子生动地展示了科幻创意对人思维的启发。”而刘慈欣本人,也正是因为童年时期阅读了《地心游记》等科幻作品,才一下子从生活闭塞的村庄中跳脱出来。“这些尘封在床下的书籍,给我的童年生活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的想象飞出了乡村,飞出了中国,甚至飞出了太阳系。”

孩子的想象力和好奇心是天生就拥有的能力,随着慢慢长大,却常常只能在科幻作品中再度重温。这样的天赋只有在恰当的时候被保护好,才不会随时间慢慢消磨殆尽。

英国作家金斯利·艾米斯有一个说法,他认为对科幻的热爱“要么发生在青春期,要么就永远不可能”。而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新一代年轻人早已不把电脑、智能手机之类的东西视为高科技。把科幻作品留到青春期再读已经有些来不及了。完全可以让更小的孩子感受这些惊奇的故事,绘本是最合适的载体。

说起法国的著名科学幻想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相信许多人都不会觉得陌生。他最出名的作品莫过于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有的作品还被多次改编成影视作品,例如《气球上的五星期》《地心游记》《机器岛》《漂逝的半岛》《八十天环游地球》等多部长篇科幻历险小说。儒勒·凡尔纳被誉为“科学幻想小说的鼻祖”。在法国,2005年被定为凡尔纳年,以纪念他百年忌辰。

当我发现有这套儒勒·凡尔纳科幻绘本的时候,特别的激动,小时候爸爸从图书馆借回来过儒勒·凡尔纳的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神秘岛》等书,那会就跟爸爸一起阅读,也是童年印象特别深刻的事情。这套绘本一共是5本,《海底两万里》《八十天环游地球》《地心游记》《从地球到月球》《征服者罗比尓》,都是根据凡尔纳原著改编的。

第一次阅读这套绘本是我带着女儿,她正在读一本小马宝莉的故事书。我跟她说我想推荐你一本新书,你可以跟我一起读嘛,她答应了,书是由我朗读的,她听得入迷了。结束后又把书抢过去翻了一会,我问她,你觉得这本书和小马宝莉的哪本你更喜欢,她马上说,这本有意思,又补充说,很有意思。这就是经典科幻绘本的魅力。

科幻绘本不是科普绘本,如果你想在科幻书中找知识点,那就是来错地方了。凡尔纳科幻绘本既无法看作科学预言,也无法保证传达百分百正确的科学知识。但是当孩子们长大以后,回想童年,一定永远不会忘记这样难忘震撼的奇妙经历。

你可能感兴趣的:(科幻热爱,要么发生在青春期,要么就永远不可能——儒勒·凡尔纳科幻绘本系列5本(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