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中的矛盾,对立与统一。

共读道德经第一天

道德经分为两大章节,一个章节讲的是道,一个章节讲的是德,何为道呢?所谓的道,个的理解就是一种自然的规律,所谓的德,个人的理解就是一种个人的修为,如何成为一个有 道德的人呢,就是自然的规律与自己的修为是否匹配,从开始的对立到统一,以及对立与统 一之间动态的转化。

【案例1】
情绪
对立:苦与乐
统一:痛并快乐着
转化:乐极生悲,否极泰来。


不管是苦还是乐,都是人的一种主观的情绪,是对自己或者某件事情的直接的内心反馈,在 《次第花开》的书中说,人生所谓的苦,其中有一种是苦苦,何为苦苦,就是世上所有的快乐最终都会变成一种苦,比如我们在恋爱的时候是非常甜蜜的,但是后来就是遇到争吵,分离;我们喜欢吃冰激凌、甜品,它会给我们带来幸福感,但是随着吃的越来越多,身体越来越胖,这种幸福感就是慢慢的消失,而变成一种负担;上述的这些我个人的理解应该用一种动态转化的思维去看待它,当恋爱中遇到争吵,其实就是两个人的修为与对方无法匹配,我们需要用沟通将这种争吵转化为理解,重新回到甜蜜,当冰激凌、甜品使我们发胖时,其实就是自己的需求与身体的生长无法匹配,我们就需要用运动、身体锻炼来使身体回到自己需求的状态,以此获得原来的幸福感。

这种转化的思维如同我们日常的反思、同理心、成长性思维,以一种动态的、不断改变、不断成长的过程去应对所有的苦与乐。

【案例2】
对立:控制和放任
统一:需求的本质都来源于爱
转化:从爱里出发,把目光放在对方的身上,去感受他们的需要,先接纳情绪,然后解决问题。


不管是控制还是放任,其本质的心理特征就是一种需求,有些时候控制对方其实是想得到对方的关注,有些时候放任对方其实是想找到自己的问题,上述的这一切其实都是源于自己内心的爱,《原生家庭》里有这样一种父母,就是无时无刻都在关心这自己孩子,每件事都要 参与进来,甘愿做孩子的小助手,虽然本质上是源于对孩子的爱,但是从心理上是无法接受 放弃对孩子的掌控感,以自己的需求去附会孩子的需求,导致孩子永远生活在父母的圈子里 ,无法表达自己的想法,无法真正的获得独立的思维和意识,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就是从爱出发,把真正的关注点放在孩子身上,去寻找和感受孩子的真正的需求,分清哪些是自己的需求,哪些是孩子的需求,接纳自己的不合理的需求,找到自己与孩子需求转化的答案。

《情感勒索》中写道:父母不应该用爱的名义去绑架别人,也不应该用情感的方式去勒索别人,父母和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应该相互尊重,相互成长。

你可能感兴趣的:(道德经中的矛盾,对立与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