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 《原则》读书小记 | 我的历程 I

时间就像一条河流,

载着我们顺流而下,

遇到现实,需要决策,

但我们无法停留,

也无法回避,

只能以最好的方式应对。

· 当人们开始做出自己的决定,追求自己的目标,可能会遇到问题,犯下错误,发现自身的弱点,不断了解自身和现实,做出新的决定。

· 思考我们如何做出决定是有好处的,因为这将最终决定我们的生活质量。

其实这里我当时最直观地想到的,是我当年准备考试的过程。今年五月的考试我给自己的准备时间实在有些过少从而先不谈,曾经让我达到所谓的“人生巅峰”和艰难地从专业课考试中求生的经历,或许和作者所提到的这一点有那么一点点贴合。

当时我的一个方法就是,在复习的过程中遇到的那些题目,尽可能在草稿纸上把直觉思考过程,自己的详细解决过程,和遇到分歧口时的可能的结果都写下来,再去对比答案和书上的各种定力与解释,一一对比我的思考过程中出现的纰漏,并努力记住并在下一次再做这些题的时候有所改善。

准备考试的过程,和准备人生的过程,也是非常相似的。我自认我不是很聪明很天才的姑娘,我不像寝室的状元姑娘,或者其他同学那样可以很快地领悟到学习的内容,而母校的课真的太难了(呜呜呜)。从而只能以这样反反复复的过程来帮助自己学习。于是从来没有拿过奖学金,但也并不会落到年级的最后。或许掌握这样的思考方式和做决定的方式,没有非常突出的资本和能力的我不至于走到非常高的地步,但也不至于太过于落后吧。

当然考试这一点我比较娴熟,人生的方向还需要努力。

当你阅读我的故事时,请努力透过故事和我这个人,看到潜在的因果关系,看到我做的选择和这些选择的后果,看到我从中学到了什么, 以及我在总结经验后是如何改变决策方式的。

你要问自己要什么,将那些得到了你想要的东西的人作为范例,努力分析出潜藏在他们成就背后的因果关系模式,这样你就能应用这些模式,帮助实现自己的目标。

这里作者其实给出了一种阅读传记的方式,以及遇到问题的时候如何去解决。现在统一老师的直播答疑的过程中有提到,当你进入一个新的领域或者决定做一件新的事情的时候,一定要多多向那些已经成功的人了解情况,努力分析出什么原因导致他们成功的,看看哪些适合自己,哪些不适合自己,最终找到自己的路。

所以说,故事很重要,人的性格与能力很重要,但故事和人之间的链接往往是需要从传记故事中、采访报告中、等等一系列的素材中分析得到适合自己的部分。这其实蛮难的,因为就像很多文章中会讲,“巴菲特的投资成神,但很少有人提到他的第一桶金来自父母”这类可能有信息偏差的东西不为我们所知。所以这其实也契合了作者在后文中提到的“极度透明”的一种原则:当你对自己极度坦诚时,你更可能发觉并改正自己的缺陷,当你对他人也极度坦诚时,他人才能帮助你发现你的缺陷,或者真的从你的处事风格中学习到东西。这其实很难,我们总是更倾向于去掩盖自己的不足以表现出一个更加出色的自我。我也不曾这么苛求自己,尽可能坦诚地对待自己,能在适当的时候对他人做到透明,就很有帮助了。

1 我的探险召唤 (1949 - 1967)

作者的一些特点在他的小时候的经历中得到很多的体现

他在中产阶级的家庭中长大,不需要在年幼时为生活忧愁。

他不擅长做机械记忆,不喜欢听别人的指挥,却非常主动去做自己非常乐于去做的事情。

母亲给了他很大的支持。

而父亲的坚强的性格影响了他。

在青少年时期他非常积极地做了很多兼职,获得了很多可以独立支配的钱和工作经验。

那个时候的美国的国内环境非常好:进步,富裕,有条不紊,非常鼓舞人心,且在世界上呈主导态势。

从而时代也是会影响人的选择和决定,那个时候的股市非常红火,很多人都在讨论,从而他也会将他打工赚到的钱投入股市。

在这个年龄段的股市经历让他有了一些直觉性的投资策略。

并且他会为了这件事索要所有企业的报告并仔细地阅读,打造自己的投资图书馆。

他是一个独立思考者,也愿意为了奖励而冒险。他认为:很好的是比糟糕的事好,糟糕的事比平庸的事好,因为糟糕的事至少给生活增加了滋味。

当然之后经济与市场的发展会颠覆他的很多认知,让他发现他的很多认识都是错误的。但这些思考过程,积累过程,乃至于操作经验,都是不可多得的宝贵积累。

这其中我最为感慨的是说,他那时就会为投资股票而积累自己的“投资图书馆”。且不说那些积累的正确与否,但做一件事情,正如我前文也有提到,一定要多多去了解这件事情和这个领域的情况。这些积累可以在做之前进行,也可以一边做一边进行,但不能只做不积累,否则会对于现实以及自己的进度都实际上的“一无所知”。

但事实上,那个时候作者对于金融和股市也不懂很多,但因为整个市场的繁荣,让他有了最初的好的体验,其实也是蛮幸运的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阅读 | 《原则》读书小记 | 我的历程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