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三:在一起,才更有力量 ——《你好,寒假!》读后感之八

在一起,才更有力量

——《你好,寒假!》读后感之八

武义县熟溪小学蓝美琴

今天是大年初一,上午完成了《你好,寒假!》一节的阅读任务,本打算要发朋友圈的,可是想着大过年的,不要打扰到大家,所以我选择把它安静的放在自己的文档里。下午下了雨,这样的天气也只能在家里读读书了。读完第三章第二节(主题是多力驱动),在“你好,寒假”研究项目群里找两个名字(本节的作者:刘英明、汪小凤老师),那样的迫不及待,找了两回,没找着,心里想着想去问李教授拿他们的微信名片,突然想起,在撰写这本书时,我们见过一个群,于是回到群里,把名字都翻了一遍。看到微信备注里两个来自西安的老师,我想应该是他们没错了。虽然,对于“你好,寒假!”的研究流程我已经比较熟溪,但看到这节的美一个句子,它都是那样打动我的心,语句的组织、意思的表述、结构的架构,都显示了很强的基本功,都是我值得学习。

一、源于教育自觉的多力驱动

寒假生活研究不同于学校教育研究,也不是单纯的家庭教育或社会教育,可以将之理解为另一种“教育形态”。是以教师为专业指导者、以家长和学生为核心主体,通过“互联网+”平台,促成“终身教育”的微观实现。这个“三无项目”为什么在短期内迸发出的勃勃生机,我觉得像作者描述的那一句口号非常贴切:在一起,才更有力量。

“在一起”源于志同道合,源于教育自觉。学生策划,源于生命成长的自觉;教师研究,源于职业的自觉;家长参与,源于教育责任的的觉醒;专家学者的积极参与,源于教育理念的自觉;社会认识的参与,源于社会教育力的自觉。“在一起”为了一个共同的梦想,为了还原教育的本真,遵循生命发展的规律,为了教育改革的创新,为了世界的真善美……这种参与是发自内心的真心实意的投入。

从我们班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个项目从原来只有妈妈领衔到有爸爸的参与,也反映了家长教育自觉的觉醒。2019“你好,寒假!”项目组长认领跟“你好,暑假”对比,大家热情不减,不断有新成员加入。本次的坛头湿地公园游玩就是由陈爸牵头组织的,这是由爸爸牵头组织的第一个活动,实现了爸爸组织活动的零突破。从家庭共读情况来看,也有爸爸在积极推动,为全班家长送一支水笔就是蒋爸的自觉行为。从学生的参与情况看,每个项目参加的人数跟暑假比有所下降,这也是正常的表现,但也值得我们去分析原因,寒假与暑假在时间意义上,在家庭方面看确实是不一样的。再从组长的变化情况来看,新担任组长副组长的同学有:陈瑾瑄、王展勋、王萧涵、邵欣怡、徐浩城5位同学。出现了新生力量,非常棒。

二、多力驱动的发展内涵

“社会教育力”是指社会所具有的教育力量,由教育系统内正规和非正规开展的教育活动所生成的“教育作用力”,以及教育系统外其他各类社会系统进行的活动所内含的“教育影响力”量大部分构成,社会中蕴含着巨大的教育能量,体现为社会中“人人、时时、处处、事事”都内含着教育的价值和力量。寒假生活项目从策划开始,让家长与孩子的教育发展逐渐唤醒,如学生的存在感、班主任的领导力、家长教育觉醒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走上发展的路程。这当中,从学生方面来看,家长对活动支持的,孩子的积极性就高,相反,暑假的项目没有组织成功的同学,这个寒假项目认领时,再也没有举手。为这些孩子感到可惜,同时我也应该主动与家长取得联系,不然长期下去,这几个同学也许就被边缘化了。家长方面来看,暑假组织过活动的家长或者活动参与多的家长觉悟要高一些。特别让我感动的有徐子骞妈妈、杨琪欢妈妈、王展勋妈妈、曹玲婧妈妈、陈劲毅妈妈、陈曦妈妈、手抱小宝宝的王萧涵妈妈等家长,特别让人感到温暖、感动。对孩子的日常教育也特别用心,为家长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你好,寒假!”是学校教育向家庭教育的回归,是学校教育向社区、社会延申和发展的新样态。孩子的教育是教师、家长、社会共同的使命,假期生活研究正是要突破家庭、社区、社会之界,聚多方力量共同策划,让学生自己做主自己选择,家长卷入协助、教师引导参与、专家指导帮助、社会力量助力,构建起一个学生、教师、家长、专家、社会人士共同参与、合作创造的新的教育世界,它回归到具体的人的存在与发展,将儿童本性中真、善、美潜能挖掘出来,从人的生命全程视角关照个体发展,实现教育的学生生命成长的关怀。

三、由案例分析引发的思考

“你好,寒假!”项目是基于对学生的充分尊重和无比信任,基于对生命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激发了学生渴望成长的生命活力;另一方面,活动拓展了“寒假”这个常被忽视的重要时空,拓展了人才培养的实践领域,多力量参与策划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纵深发展,成为学校发展新的生长点。西安高新一小的寒假生活策划多力驱动结构和多力驱动结构模型的实例分析一、二、三深深触动了我。“成长感不仅源于人际互动,更多体现为学生精神世界的萌发和发展。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分享自己的寒假生活时,如果收获来自他人的好奇、欣赏,七内心更容易生发成长感。”“评价时寒假生活资源的再现,时对活动的提升、深化与发展。开学并不是要终止一种生活而开始另一种生活,学生一个月丰富的寒假生活也并非过往烟云,策划的活动开展后通过再现和评价的方式,让学生当主角来对外表达,促进学生的思考与再生长。”这两段话让我对学期初的评价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让我想起了班级的第一课,按原计划能进行吗?到目前为止,班级微信群里跟开学展示相关的信息还是静悄悄的,我改怎样去激发家长与孩子的学习自觉?也许跟我没有讲清楚相关要求有关,也就是说前期的规划没有做到位,只有一个初步的设想,没有与家长充分沟通,这个开学第一课有点悬。第二问题是关于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这个也是困扰我的一个问题。坛头湿地公园是去游玩了,目标达成了吗?最有特色与文化气息的景点为什么没有去?我的指导作用发挥了没有?除了图书馆,我们还可以与哪些单位或部门联合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利用这两天好好想想这两个问题,希望有所突破与推进。

你可能感兴趣的:(七十三:在一起,才更有力量 ——《你好,寒假!》读后感之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