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坛经·疑问品第三4》

【原文】

        师言:“善知识!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东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恶。但心清净,即是自性西方。”

        韦公又问:“在家如何修行?愿为教授!”

        师言:“吾与大众说无相颂,但依此修,常与吾同处无别。若不依此修,剃发出家,于道何益?”颂曰: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

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

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

若能钻木出火,淤泥定生红莲。

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

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

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师复曰:“善知识!总须依偈修行,见取自性,直成佛道。时不相待,众人且散,吾归曹溪。众若有疑,却来相问。”

        时,刺史、官僚、在会善男信女,各得开悟,信受奉行。

【浅析】

1、疑问品最后一节,不是提问,六祖总结,说大多数人,可在家修行,并不一定非要到寺庙里才算真正的修行。心善,在家亦善;心不善,在寺亦不善。和寺庙、家里修没有关系。

2、今天在寺不修行的人很多,你懂的。佛教慢慢会变成居士的佛教。在家如何修?不像寺里要守五戒,规矩多,请听六祖无相颂,讲在家十条原则:

1)心平何劳持戒:平等,不轻视他人,心怀感恩谦卑,其他的戒律都是形式。

2)行直何用修禅:禅宗讲的直心就是儒家的初心,简单、大方,返朴归真,胸怀宽广,直心对直行。秉承正念、良知、良心办事为人。

3)恩则孝养父母:报恩,引入儒家孝悌责任。人总逃不过五伦。而五伦之首、基础、根就是孝。本来的责任不可推卸。

4)义则上下相怜:守义,人与人之间,要讲义。

5)让则尊卑和睦:谦让、礼让,辞让。在家修行,修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儒家思想便是根本。

6)忍则众恶无喧:忍辱,少争执、少是非,把恶的链条在你这里终断掉。不计较,这正是一种度、成佛的方法。

7)若能钻木出火,淤泥定生红莲:俗中得真,师资不二,无分别心。

8)苦口良药,忠言逆耳:要改过,不可文过饰非。日日内省,自讼。人贵有自知之明。不做杠精,不论对错,只是去改己过,修自己

9)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改过生智。般若智哪里来?是实践,是在自己的种种错误中学习成长。如果没有改过的能力,人也成长不了。在成长路上,人要扬短护长,而不是扬长护短。

10)常行饶益:时时提醒自己帮助他人。不是简单的施钱。而是内心深处总是升起帮助他人之心是根本修行之路。

你可能感兴趣的:(18《坛经·疑问品第三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