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天,要说什么药物我用的最多,要属熟地了,要说什么方子用的最多,那要属引火汤、镇阴煎、收火汤之类的方子了。为什么呢?究其原因,是现代人肾精亏虚者甚多,一旦到了春天,则立刻出现上焦的热症,各种口腔溃疡、咽喉肿痛、头疼、三叉神经痛等等。这种热症,绝大多数是虚热,填补肾精,引火归原,则立刻痊愈,可是,如果误认为这是实火,清热解毒,则愈伤肾精,病情会越来越重,缠绵不愈。
我之前讲过,如何用张景岳的镇阴煎,或者陈士铎的收火汤治疗慢性咽炎,另外还有各种口腔溃疡的,今天再讲一例,用引火汤治疗眼睛的麦粒肿的。
医 案
麦粒肿,俗称针眼。这位患者是位女性,经常出现针眼,这次,出现得比较严重,眼睛红肿,下眼睑肿大的部位出现了脓点。此时,开始用消炎药滴眼睛,然后,口服中药清热解毒,耳尖点刺放血,手指中指用红绳勒紧,等等方法,毫无效果。于是,只好去医院西医眼科。
眼科比较简单,说必须手术。这个说法把患者吓坏了,与家属考虑半天,可是也没有其他办法,于是就手术。其实所谓“手术”,最后证明就是刺破患处排脓,然后上药。
结果,当时看似好转,第二天,患处再次出现“白点”,里面又是和之前一样了。
这样折腾,已经过去了一周。此时向我询问,我也觉得是春天火大,可是之前她服用过清热解毒之药无效,我当时没有多想,觉得可能是药力不够吧。
于是,就开了一个比较重的清热解毒的方子,蒲公英用到了六十克。
患者服用,第二天告诉我,另外一只没有问题的眼睛,也开始有肿痛的感觉了。
我立刻发觉自己的思路错误了,惭愧不已,马上请她发来舌图仔细观察。我原来是想,这个春天,总该让我见到一例真正需要清热解毒的人吧?否则个个都是肾精不足,都是熟地,天下哪有这个道理呢?本来觉得这个麦粒肿应该是真正的热毒,结果,发现中医就是这样,必须忘记病名,只看对方的症候,总想着见“炎”就“消炎”,一定会犯错误的。
这个患者,用了清热解毒,立刻病情加重,这提示我方向错误。这个针眼,也是肾精不足引起的上焦热症!
于是,我开了引火汤,方子是:
熟地九十克、山萸肉十五克、巴戟天九克、茯苓十五克、天门冬九克、麦冬九克、五味子六克、肉桂三克。
这个方子是陈士铎书里面的,在傅青主的书里也有,在陈士铎的论述里面,他比较看重巴戟天,认为不必用肉桂,可以用巴戟天来替代,所以原方没有肉桂,但是我觉得熟地和肉桂的搭配,确实作用独到,所以一直减轻巴戟天的份量,用上肉桂。这个方子里面,我又加上了山萸肉,滋补肝肾之精,配合熟地。
结果,这位患者当晚服用,第二天起床,眼睛症状好转大半。再用两天,彻底痊愈。
引火归原是中医里面一个非常特殊的治疗方法,也叫引火归元或者引火归源,怎么写的都有,主要的含义是:
肾脏是阴阳合体的脏器,肾水与命门之火,共处一脏,两者保持平衡,则身体正常,如果不平衡,则容易导致虚火上炎,此时,需要滋补肾水,将火引下来,则恢复常态。
这种引火归原的治疗方法,临床应用上都是比较清晰的,就是大量熟地、山萸肉等药物,配合少量肉桂、附子等药,这是用药的基本模型,然后可以搭配其他药物,在明代陈士铎和张景岳的医书里面,有大量的这种用法,这种方法以补为主,让患者身体自己恢复。后人不读古书,自持己见,攻击异己,所以只知道慢慢地清热解毒,不知道原本可以让患者迅速恢复,而且身体确实整体改善的,那种清热解毒的方法,很多时候会逐渐伤害阳气,最终使得体质下降。
所以,我一直认为清代很多医家对张景岳的攻击,是因为自己的见识不到,很可惜现代有些初学者,更是两者之书都不读,只是跟着起哄妄说而已。
但是我也觉得,这个方法之所以大家了解不多,部分原因是古人对此描述有些模糊,比如,有的说这是阴盛格阳,有的是龙雷之火上奔,水浅不养龙,有的说是水寒不藏龙等等。
其实,这个病症,根本原因是肾精不足,肾精一旦不足,各脏之精,皆会亏虚。而精是化生阴阳的,肾精不足,会导致肾阴、肾阳俱虚,这就是通常讲的肾之阴阳双亏。两者都处于低水平的平衡阶段,此时,一旦有什么因素干扰,则会引起失去平衡。
这些因素,比如春天来了,阴阳交替之时,阳气上升,阴本来就不足,难以涵养仅有的虚阳,于是虚阳上浮。
肾精为一身之根本,有了肾精,身体才能有气机升降,阴阳交泰,肾精一亏,生命之力亏乏,则升降之力不足,于是,阴阳偏于绝离,上热下寒,愈演愈烈。
这不是单纯的阴虚或者阳虚,否则,如果仅仅是阴虚,为何不用大量生地?如果是阳虚,为何不用大量干姜、附子?
这是精亏,所以,我们来看任何一个这样的方子,里面用的药物,是大量的熟地,是山萸肉,是山药,然后,配合小量的肉桂、附子而已。
其他的药物,多是随证配合,根据阴阳失衡的情况加减而已。
收火汤,镇阴煎等方子,都是这样的思路。
那么,这种肾精不足,引起的火不归元(原),到底有哪些症状呢?
著名老中医李可认为,此病多见种种上热见证,如头痛、头晕、耳痛、齿浮、齿衄、目赤如鸠、面赤如醉、心悸暴喘,耳鸣如潮、口舌生疮、咽痛如灼等。
以上,每一个症状单独出现,都可能是一个难缠的疾病,比如咽喉肿痛,比如口腔溃疡,比如我见到的这个麦粒肿。
当然,这些疾病,也会有其他的原因,也有需要清热解毒的,甚至口腔溃疡还有脾阳不足的等等。可是,如果其他治疗方法无效,我觉得要考虑肾精不足的。
这种患者的舌象,是舌苔很薄或者无苔,而舌质是红的,那种红未必是鲜红,而可能是一种暗淡的红色,李可老中医形容了一种“舌红如柿”,我觉得就是一种暗淡的红色。
这种患者,会觉得下肢有点凉,尤其是脚和膝盖。吃寒凉的药物,症状会没有改善,甚至加重。这是因为加重了下焦的寒,而吃热性药物,又会上焦更热。
这个病症,有的患者也不觉得下焦有多么凉,甚至没有察觉,所以在询问的时候,可能没有李可老中医总结的那么典型。我只是根据上焦的热症,和舌质的红色来判断的。
李可老中医还总结,这种头面的热症,多出现的很突然,在节气交汇的时候,会突然出现。
现代人中,对此证的论述,我觉得李可老中医是最清晰的,但是,他总结的病例,多是比较严重和典型的。而我的体会,这种肾精不足引起的头面的热症,广泛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甚至随处可见的慢性咽炎,很大的比例都是此证。而寻常的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等,此证的出现频率也是很多的。
因此,放下“一见热症就用清热解毒”的想法,仔细体察我们身体的问题,找到根本原因,对证调理,这是对我们身体真正负责的态度。
我也呼吁中医同仁,对于这个问题,多加留意,抛弃成见,虚怀以待,研究古人文献,在临床中积极探索,一切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解除患者的病痛。
我再多说一遍,我的观点是:不是所有的头面热症,都是一个引火汤可以解决的,但是同样,也不都是所有的头面热症,都是可以清热解毒的,对症调理,才是关键。
只是,在我们这个时代,消耗过度之人很多,所以,肾精不足的情况,要引起重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