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事省察报告

 

方才从合心村的合心岛上采桃归来,自觉有些感慨欲要抒发出来。原本是打算用纸笔写下来的,可一想到没有可尽情倾诉的对象,便又作罢了。

其实我是很爱写信的。在这样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里,带有油墨气味的书信似乎让人有种回到过去的感觉,尤其是那枚盖在简陋邮票上的小小邮戳,表明着书信从何处而来,更是令我分外着迷。我有这样一个习惯,每到一处远离家的地方旅行,总会在那些全国各地都有的某条商业街上的某家文艺小店中寻找一张明信片,也不写些什么,只是为了得到收藏那枚邮戳的资格,将明信片寄给自己。我更爱书信特有的神秘,这股子神秘来自于启封信件时内心的“仪式感”,这个词语想必在座各位都不陌生;当然到了今天,书信甚至给人以兼备亲密与庄重的矛盾感。不是重要的人,没有人会愿意浪费时间来用笔墨写就一封信;不是重要的事,没有人会通过信件的方式来传达讯息。

当我给友人写信时,一定是带着强烈的表达欲望和情绪的,或满心欢喜,或极度伤悲。进入大学以来,鲜与往日的同窗写信来往,即使偶有交互到了后来也因各自繁忙而断了联系。我一直都期盼着,能有一位陌生的笔友,不参与对方的生活,只是在突然想到有什么要说给他听的时候马上就可以提起笔,不用避讳身份地位、亲疏远近,尽管畅所欲言的人。曾经我以为我就要找到了,可是后来我发现我错得太离谱了。


最近,由雷佳音和易烊千玺领衔主演的古装悬疑网剧《长安十二时辰》正在热播。原本我对电视剧集是提不起兴趣的,但是当我关注的人文历史类公众号都开始讨论起《长安十二时辰》的时候,特别是大肆夸赞其对盛唐时期的还原度极高,不得不承认我终于被其吸引。于是乎,用了一天功夫一口气看了12集,剧情节奏张弛有度,倒不觉疲倦。

在路上没来由地开始反思,如果不是优酷收买了那些公众号做推荐的话,那么这些靠写文章吃饭的写手想必是瞄准了热播剧集的话题度才甘愿成为“自来水”的;而靠着他们所推送的文章,像我一般的老读者在狂轰滥炸的信息裹挟下,原本渺小的好奇火苗骤然被加了氧,越燃越旺,再导致我实质性地成为了热播剧流量的贡献者。这其中的奥妙真令人觉得玄妙。再细想下去,这些“连环套”效应发生的基础就在于优酷、新浪这样的大平台原本就坐拥着大到无法想象的流量基数,正是最开始的基数带来了这般轮回。

再有一个叫我感到抱歉的例子,便是来自腾讯的骗局。那天无聊间我打开了QQ音乐,试图听听为新一期“说书”栏目准备的bgm找找感觉,结果打开软件后首先映入眼帘是就是独立音乐人陈粒为新上的文化旅行纪录片《是面包是空气是奇迹啊》创作的推广曲MV,“陈粒”、“纪录片”和这独特到有些奇葩的片名成功地抓住了我的眼球。经查发现,这部所谓的文化旅行纪录片正是腾讯视频自制的,正愁当天无法完成推送的我并没多想,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似的火速转手就把正是上架之前的先导片通过翼文化工作室的公众号推荐了出去。然而当之后纪录片上架,我兴冲冲地看完了第一集以后,我才意识到自己犯了个大错,在没有亲自检验新片质量的情况下贸然推荐给了自己的读者们,根本是一种对读者也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态度。而让我得知这部纪录片的契机又是腾讯旗下的音乐软件,庞大的商业帝国将它的触手伸向你所能想象到的各个领域,并且在天空中织起那样一张密不透风的网,直叫你无处可逃。曾以为只会出现在皮克斯动画片中的统治全人类的巨鳄企业,现在看来并非绝不可能存在。

外国人一味强调“critical thinking”的治学态度未免有失偏颇,在解读《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的过程中,我就得知有一位耶鲁大学的教授凭着其实证主义的信条,竟大胆批判人们关于丝绸之路的印象纯属胡扯。想来不论什么主义(这里尤其指西方人的实用主义精神),只要是你钻了牛角尖,那便是必须要废弃了的。

中国的教育从来不强调批判。为什么?因为当朝统治者一心只想“统一思想”,或许这也正是中国与某些地区(你懂的)产生意识形态对立的根源,甚至是国际“排华”、“恐华”的深刻原因之一。从美国颁布的人权报告就不难看出,西方人对于没有个性的思想有多么担忧和恐慌。然而今天的英国政治形势似乎也在警醒西方世界,不要让自由“过了火”。如何拿捏所谓的“自由”和“民主”,从来都是国家能否持续富强的关键,是开放造就了盛唐气象,却也是开放带来了“安史之乱”。如今,国内的舆论环境愈发地紧张起来,掐住喉咙、不允许发声渐渐成为常态,这种做法不能说不正确,但是其背后反映出来的对于民众的不信任,可能是对统治者更加致命的。


想要真正的为自己而活,从来都不是什么容易的事。身处于人类社会,我们总是与他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有几人能够真正做到不在乎他人眼光呢?马云可能做到了,可是又有几人足够幸运成为那样亿万身家的成功者呢?正是那句老话,“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回家之前,母亲提议带我去理发。以她勤俭持家的秉性,我猜到是要让我去她那嘉善老乡在老旧居民楼的车库里开的那家店去,那里理个发只收15元,同样的服务在如今的大商场中的“造型顾问”手中就变成了60元。本身我对于发型质量也没有什么要求(不过我也必须承认发型对人样貌的影响之重要),然后我就开车载着母亲来到了那栋破败的楼宇之下。

老板娘娟娟阿姨客套地与我们寒暄了两句,招呼我坐下先给我洗头,用温水驯服我僵硬的头发。谈话间她得知我要去西安读研究生,令我意外的是她的反应倒不似其他人那般如出一辙,她没有表现出任何惊喜,好像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她只是波澜不惊地评论说“现在找工作都要研究生了”,手里边的活也一停都没停下。与她攀谈两句,她却总是对我的嘉善口音频频表示惊讶和赞许,并告诉我在嘉兴城区待得久了,原来嘉善的口音也被消磨殆尽了,取而代之的是满口似是而非的嘉兴方言。

从小我就由母亲全职看管照料,父亲在外工作挣钱少有机会与我亲近,如此一来我自然是承袭了母亲的一口嘉善话。长大一点,发现母亲身上有不少的缺点,爱说闲话、爱管闲事、爱交闲人,爱贪小便宜,对卫生清洁以外的一切事情都缺乏必要的判断力,曾以为那不过是青春期带有叛逆的“有色眼镜”看到的,可现在发现那些毛病都是确乎存在的。然而她毕竟是我的母亲,纵使她有再多不好,她依然会在饭后默不作声地帮我洗碗、在我踢球回家后细心地为我整洗鞋袜,心甘情愿地为她的儿子付出自己的所有。她给我的,都是她以为最好的,可是于我而言又是未必。

近日家中闹鼠害,半夜常有老鼠的异动声响在卫生间的夹层中,搅得原本就易失眠的母亲更加心神不宁。她给我说她害怕,希望搬回原来的吉杨路上买一套二手房住,我严辞拒绝了她;当初是她执意要逼父亲购置新房,搬过来以后却又感到不满,觉得买菜、买物什太不便利,屡次给父亲说想把现在的房子卖了重新买回吉杨路,这不是瞎折腾么?我知道她心里仍未放弃,她依旧在四处看房子。

最令人头疼的还是母亲对于我未来人生的规划。在被浙大踢出局之后,我的计划被全盘打乱,就此陷入完全的被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不能明确自己该何去何从。确定被陕师录取之后,我才决定继续深造考取复旦的博士学位,将来留在上海发展。良渚文化遗址刚刚被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我却几乎已经确定永远地离开了杭州,真是愈想愈不甘。可惜我的母亲还在一门心思地对我做“思想工作”,试图让我学成后回到嘉兴和他们一起生活,娶一个本地的姑娘,平凡而普通地过完一生。那是我最惧怕的生活。光是想象一下,就让我感到浑身战栗,比被丢在老鼠坑里还要绝望。但是我有什么反抗资本?正如母亲没有任何留我的资本一样,我也什么都没有,甚至到现在还从未实现过哪怕一个月的经济独立。如果我留在了原地,我的人生将就此毁灭,永远被埋葬在原地。我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一点。在我的想象中,从来就没有固步自封的选项,我渴望追寻,并不是某个特定的存在,我只是渴望追求的过程,我渴望踏上征途,我渴望征服远处的山峰和雪原,渴望穿越广袤的荒漠和戈壁,渴望游弋浩瀚的大海和星河,而不是在故乡与什么所谓的爱人长相厮守。

可我能就这么放着母亲的话不管,为自己而活吗?这是不是太自私了些?她用她的年华养育我,何尝不是在受苦?如果她含辛茹苦养育的儿子,绝情地弃她而去,命运对她会不会太严苛了些?于个人情感,于社会道义,我都必须留下来,为她活下去,活出她想要的那种人生。倘若如此,我将永不生育,生下来便要受苦,实在是作孽。电影《何以为家》背后的深刻苦痛,又有几人得以体会?在中华文化的语境下,一个人从来不是“一个人”,他的背后必然牵连着一整个家。我想要挣扎,想要逃离,却发现自己早已被牢牢地束缚住,不得动弹。我害怕背负“不孝”的骂名吗?不,我害怕的是母亲老去后无人照顾惶惑落泪。如此,我还该走吗?人生不能重来,在正好的年纪虚耗过去的话,想做的事很可能就再也做不了了。那样会有多么遗憾啊!不敢想。

追寻的过程固然美好,可作者终究是要靠作品说话的。


周弥之

2019年7月7日于嘉兴

卢沟桥事变82周年 铭记历史 奋勇前行

你可能感兴趣的:(家事省察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