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14日,我根据李笑来的一篇文章《GAFATA是个人人都能把握的机会》,在雪球创建了一个模拟投资组合“巨头垄断”。那篇文章中曾提到,“GAFATA”分别代表了:Google、亚马逊、Facebook、苹果、腾讯和阿里巴巴。由于这些大公司提供了互联网世界的一切垄断性服务,就像水电煤一样存在在我们周围,同时,“GAFATA”在做投资时还有很大的议价权,因此,长期投资GAFATA是一个风险较低且确定性较高的机会。
我根据这个观点,创建的“巨头垄断”组合,囊括了中国和美国在一切基础设施领域达到垄断的公司,这些公司包括:计算机/互联网领域的科技巨头——苹果、谷歌、Facebook、百度以及网易,国内教育业两大巨头——好未来和新东方,电商领域的巨头——阿里巴巴、京东以及亚马逊,旅游及生活服务方向的领先者——携程和58同城。
由于更加看好国内科技公司的成长性,因此,我给京东、新东方、58同城、好未来、阿里巴巴、网易、百度和携程这8家公司各分配了10%的持仓比例,同时,给亚马逊、谷歌、苹果以及Facebook这4家公司各分配了5%、5%、5%和4%的持仓比例。
到现在为止,三年过去了,这个组合目前有哪些变化呢?
1. 组合收益跑赢标普500
截至2020年5月6日,该模拟投资组合的收益为66.42%,而同期标普500指数的涨幅为19.99%,同期恒生指数涨幅为1.30%,同期上证指数涨幅为-11.15%,可以看到,该投资组合大幅跑赢中美各大指数。
2. 各成分股走势两极分化
虽然各个股票的初始持仓比例相当,但是三年过后,可以看到,各成分股的占比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国内的8家科技公司初始比例为10%,但目前仅好未来、新东方和阿里巴巴这两家公司的持仓比例高于10%,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好未来,它的仓位占比达到了18.42%,其股价在近3年内涨幅接近两倍,收益惊人。国内股价表现最差的科技公司是百度和携程,二者的股价均遭遇腰斩,仓位占比跌至5%以下,其中百度的持仓占比为3.44%,携程的持仓占比为2.79%。
比较让人感到意外的是58同城。58同城在2015年合并赶集网后,在资本市场上一直表现得不温不火,但是作为一家平台型公司,尽管其营收增速这几年有所放缓,但是盈利情况逐渐好转。最明显的是,在58同城扭亏为盈的2017财年,其股价从最低27.58元上涨至最高89.90元,涨幅达两倍之多,近三年内的平均收益跑赢京东、网易等热门科技股。
此外,国外四大金刚的股价走势也很值得玩味,亚马逊和苹果的股价翻番,而谷歌和Facebook的股价尽管跑赢指数,但走势并不突出。
曾经的亚马逊有点类似现在的特斯拉,这家公司上市多年未能盈利,它的转折点发生在2018年。这一年,亚马逊的净利润暴增至100亿美元以上,与同期相比,净利润涨幅达232.11%。可以看到,自2017年组合建仓以来,亚马逊涨幅达到了159.28%。股价的暴涨,也使得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的财富超过比尔·盖茨,于2018年首度问鼎福布斯全球富豪榜榜首。
苹果的股价走势也较为出人意料。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于2016年首次建仓苹果股票,并且在接下来的几年内持续增持,自2017年组合建仓以来,苹果的涨幅也达到了107.66%之多。
与亚马逊、苹果不同,自组合建仓以来,谷歌和Facebook的涨幅仅在50%上下,表现远低于预期。
3. 增速差异可以消弭“马太效应”
任何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可能都会遇到各种瓶颈,而“巨头垄断”组合当前的走势表明,即使是在指数上涨的时间区间内(这意味着大体的经济形势趋好),某些在各自领域占垄断地位的大型企业的表现可能仍然落后于总体市场,而各家企业节奏步伐的差异,将使得发展滞后的公司在其主营业务之外的能够延展的潜在业务范围逐渐被吞噬,直至其他公司的增速扩大到甚至可以威胁这些发展落后公司的主营业务。
那么回到一开始的话题,富人真的会更富吗?这涉及到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如果富人有1个亿,其总资产的增速为10%,而创业公司初始市值只有1000万,但其资产增速为50%,要多少年二者的资产会接近相等呢?答案是8年。如果富人的资产是10亿甚至100亿呢?那么最终分别需要15年和23年,创业公司的总市值才会超过这两类富人。
因此,可以看到,与富人相比,个人或小型企业最大的优势在于其增速较快,而富人资产受其规模限制,每年很难有太高涨幅。如果小企业能保持高歌猛进的势头,那么其与富人的总资产会来到一个交叉点,并最终超越后者。
不过,如果要投资这样一个在各领域占垄断地位的公司组合,是无需进行频繁的调仓的。具备较高成长性或是走向衰落的公司,会产生累加效应,其在组合中的占比会自然胜出或是逐渐低至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对于“巨头垄断”组合来说,在首次建仓后,就不用再对组合内的持仓标的和仓位比例进行调整,除非有新的垄断型企业,比如类似滴滴、今日头条等公司上市后,可将组合内占比较低的前期表现极差的公司标的剔除,然后将新公司加入组合,并为组合内各标的重新分配仓位比例。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巨头垄断”确实属于一个躺赢的组合。从2017年3月14日至2020年5月6日,在1149天的时间内,组合收益率达到了66.42%,相当于年化收益为18.5%左右,不仅远远跑赢市面上的绝大多数理财,而且组合成分股涉及各行各业,风险较为分散,投资该组合,就相当于拥有了“稳稳的幸福”。
无论如何,不管是投资标的也好,我们作为个体也好,既然初始拥有的财富数量是既成的事实,那么我们能掌控到的只有“增速”,而最终,增速差异也是能够消弭马太效应的唯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