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与踏青习俗的千古流变

文/岚源

        春暖花开时,踏青赏花季。

        和煦的春风,吹绿了广袤的原野;明媚的阳光,赋予大地一片生机,又到了投身户外、领略春光、拥抱自然的踏青时节。

        与踏春稍有不同,踏青通常指清明节前后到郊外散步游玩,故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踏青也是一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最早源自于远古时期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尚书·大传》记载:“春,出也,万物之出也。”西周时期,每年万物萌动之时,去野外迎春郊游就已成为礼制。

        踏青的起源,也与上巳节有关。上巳节最早在三月第一个巳日。上古时期的农耕时代,经过一个漫漫长冬,当被寒风禁锢在屋内的青年男女迎来春天,迎来繁忙的耕种与生产生活时,也产生了择偶相配等需求。踏青的古俗也多与此相关,《诗经·郑风·溱洧》中就描述了那时青年男女踏青游春的浪漫情景。

        秦汉时期,春和景明之际,帝王贵族常借迎春之仪游览春色,郡县官吏也常以劝农为“春行”,踏青之俗日盛,并结合上巳节,衍生出一些游春娱乐活动,到魏晋时期更为盛行。

        隋朝时期,踏青是一项十分普及的民俗活动,每到春暖花开之际,士女游春活动尤盛。自唐代起,人们在清明扫墓的同时,也伴之以踏青游乐活动。由于清明上坟要去郊外,人们在祭祖扫墓之余,顺便趁着这明媚的春光踏足青青原野,作为节哀转换心情的一种调剂方式。这样,清明节便被称作踏青节,它既有哀思亲人的伤感,也有踏青游玩的欢笑,成为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文人墨客也常以踏青活动吟诗作赋,歌咏抒怀。杜甫诗句“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即为当时踏青盛况的真实写照,孟浩然诗作中也有“岁岁春草生,踏青二三月”的描述。李淖在《秦中岁时记》中记载:“唐上巳日,赐宴曲江,都人于江头禊饮,践踏青草,曰踏青。”

        宋元时期,清明节融汇了寒食与上巳两个古老节日习俗,形成了一个以祭祖扫墓为主、辅以春游踏青的传统节日。陆游诗作《山城踏青》云:“天晴山雪明城廊,水涨江流近驿亭。客鬓不如堤上柳,数枝春动又青青。”诗人踏青时的见闻跃然纸上,读来令人心旷神怡。吴惟信诗云:“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诗句将清明时节春游赏景娱乐、游人抵暮而归的盛况描摹得淋漓尽致、意趣盎然。

        明代以降,踏青时节人们除登山临水、饱览春光外,还进行多种体育娱乐活动,如放风筝、荡秋千、蹴鞠、牵钩(拔河)等。看来,古人也颇懂得充分利用这大好时光,不但在青山绿水间陶冶了性情,还在户外运动中娱乐了身心、强健了体魄。

        如今,人们踏青还是以春游为主,或家人偕行,或呼朋引伴,放松心情,回归大自然的怀抱。清明时节,天朗气清,草长莺飞,原野披绿,林莽滴翠,满目葱茏,尽显勃勃生机,也让人们感受到活力和希望。此时踏青,既可览翠,也可赏花。沐着春风,徜徉绿海,漫步花丛,感受“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的绝妙意境,也可谓雅事一桩。

        清明既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也是春季重要节气,清明踏青,既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传承,也是一项应天时、接地气,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绿野空气清新,富含负氧离子,可清肺养心;远离喧嚣,徒步山野,可舒筋活络,舒缓工作与生活压力;在青山绿水间放眼远眺,可养肝明目,让人心境平和。

        当然,“清明时节雨纷纷”,此时节天气多变,上坟祭扫、踏青赏春时也要注意防止湿寒侵体,出行着装应以轻便保暖为宜。置身旷野,也莫要去踩踏青苗,同时更要倡导文明祭扫,注意保护环境,不让纸灰和垃圾破坏原生态的自然之美,真正过一个清朗的节日,让清明回归清洁而明净的本色。

你可能感兴趣的:(清明节与踏青习俗的千古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