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老年工作做起来很难

对于社区工作,社区的老年工作真正做起来却很难。

比如说老年食堂这一事:

由于孩子不在身边,两个人或一个人在家做饭,全素的没有营养,全是肉的又不够健康。多了浪费,少了不够吃。去菜场就买一两个菜又觉得麻烦,于是,希望在社区就近有个食堂的需求呼声日渐升高。

回应居民的诉求,很多街道或镇都出资建设了老年食堂,可是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很骨感,老年食堂要求比一般饮食店要求高些,不仅要符合一定的卫生标准,而且要符合一定的面积要求,经营者要获得一定的补贴还要满足一定老年人就餐的数量,等等。

刚开始经营的几天,周边老年人来食堂就餐的还比较多,可能图新鲜,凑热闹吧。时间略长一点,大家要求就不一样了。

嗯,菜式要换一下吧。

哦哟,菜油了点。我不吃辣的,哎,太咸了……

哎,我不能吃甜的,哎,我不吃内脏的,哎,香菜不吃,葱不吃……

个性化需求太多,食堂的师傅如何配菜,不可能一直为一个人单独配菜,而且如果只为老年人服务,经营会很快亏本……

于是,我看到的是,老年食堂兴冲冲地开出来,很快地又静悄悄地关掉了,成功的老年食堂相当少,相当少,或者相关政府职能部门花钱赚吆喝,帮着撑门面。

当然,我们也看到确实有成功的老年食堂,不过,大多数成功的老年食堂都是兼顾多方经营的,或者正好附近有这样的饮食联盟可以加以利用,而对于周边资源比较贫乏的社区,老年食堂就只能是纸上谈兵了,而社区这里也是想做而不敢做。

比如说日间照料中心:

这样的模式我是绝对肯定和支持的,现在老年人这么多,都是机构养老,不现实,没有那么多的养老院,而且目前很多老年人承担不起住养老院的费用,从传统意识上来说,很多老年人是拒绝去养老院的,感觉到了那里,就是被家人抛弃了的人。而在家里,孩子们都去上班了,白天让他们单独在家,又不是很放心,社区的日间照料中心就为他们提供了服务。

现在做得比较好的日间照料中心主要是街镇层面的,因为由街镇出面,资金,场地,专业服务人员相对比较集中,各种活动也比较多,很受欢迎,不过,街道层面的日间照料中心也只能惠及周边的或者年纪相对来说比较年轻的老人,远一点,不良于行的老年人就不能享受到相关服务了。而对于社区层面的日间照料中心,场地一般是能保证的,一般的健身设备也是能保证的,可是涉及医疗、健康等专业方面的服务人员却很缺乏,对于社区能保证的是量血压,只能进行定期的便民服务,以往是半年举行一次综合便民服务,近几年,社区卫生院安排了家庭医生进社区服务,不过,也只能每周一个半天。

社区层面的日间照料中心现在大多数是棋牌室,乒乓室,或者有一些文娱活动,老年人过来坐坐,聊聊天,已经算是挺好的了。

​在社区中,老年人很多需求是个性化需求,能解决的,社区工作人员都能尽力解决,不能解决的社区咨询了多种政策也不能找到答案,而更多的时候只能做到陪伴和安慰。然后还有各种一地鸡毛的事,只是头疼医头,脚痛治脚,心有余而力不足。

近几年来,国家,社会都越来越关注老年群体,多种政策和实事项目都在努力惠及老年群体,社区服务越来越好。

我想说的是,大家都有老的时候,关心好老年人,其实是关心我们的明天。

你可能感兴趣的:(社区老年工作做起来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