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月华,寄相思(二)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游子像白云一样缓缓的离去,只留下思妇在青枫浦上愁了又愁。哪家的游子在扁舟上飘荡,哪位思妇又在明月高照的月夜楼中独自落泪?诗歌前半部分还在写景,笔锋一转引出景中人——离家的游子和在家的思妇。游子思妇一直是中国古代诗歌里常见的话题,如古诗十九首中“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里多情而善感的游子形象;同是古诗十九首里“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独倚窗边盼归人的思妇形象,诸如此类,数不胜数。游子乘舟远去,楼上的思妇凭栏远眺,只能看着扁舟逐渐消失在自己的视线里独自落寞。有趣的是青枫浦这个名字,“青”有春天草长蓬勃之意,“枫”则影射秋季落红潇潇,二者结合含有春去秋来年复一年的时间流逝之感,我们似乎可以想象到在光阴的长河中,一位年华慢慢老去的妇女,在西楼阑干之上,倔强而孤独地望着远方,等待着远方游子的归来。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相思何处解,惟有独徘徊。妆镜台旁的那一抹倩影,看着月光照耀在她的卷帘上,卷不走;月光照在她的捣衣砧上,拂不去。“卷”和“拂”两个字让月光更加灵动,连月光都如此“恼人”,让本就思念游子的思妇更加惆怅。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我真的很喜欢这句诗!这时我们互相望着月亮,却听不到彼此的声音,我多希望能随着月光去照耀你啊!古诗中常常以月传情:“年年中秋待月圆,月圆最是相思时。”“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月亮让离家游子分外思乡,让闺阁中人尤其思人,这让我想起网上很火的一句话:至少我们看到的,都是同一轮月亮。是啊,分隔两地,月亮为系,我们看不到彼此,但是我们都能看到月亮,但愿月光能给我们彼此一点分别的慰藉,减轻心中的化不开的愁思。“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就让琉璃般的月亮将你我的心连在一起吧。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望长空,纵使是振翅高飞的鸿雁,依然飞不出漫漫月光;看江面,纵使是潜跃水底的鱼龙,依然能被月光照出丝丝波纹。鱼雁有传信之任,但在张若虚笔下,他们却逃不开月光的束缚。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昨夜梦到花落闲潭,春日过半,江水带着春光就要流尽,江潭上的月亮又一次西落,而我思念的你,还没回家。花落,更是暗含思妇的容颜不再;江水流春,逝去的,又何尝不是游子的青春呢?他们都在光阴里渐渐老去,时过境迁,是否还是最初的模样?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斜月继续慢慢下沉,最终藏在海雾里,碣石和潇湘的距离无限,更像是你我的距离,不知道有几个人能伴着月光回家,只有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碣石”指北,“潇湘”指南,一北一南,直言离人相距之远。水远路遥,在远方的游子为何迟迟不归家?许是为了仕途,许是为了抱负,许是为了理想,但不管怎样,他也一直如她一般,在彼此看不到的地方默默想念着对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前路与牵挂的交织,让诗歌拥有更深刻的内涵。结尾落月似乎也不忍离去,可能是留恋百态的人间烟火,可能是想给离家在外的游子多一丝安慰,给了月亮更加人性化的设定。

        这首诗的内涵无疑是很丰富的,从开头“春”“江”“花”“月”“夜”组成的月下春江水墨卷,到江月相似、人生无穷的哲思,再到游子思妇的对月相思,达到了景、理、情的和谐交融,从中传达出来的生命主题哀而不伤,无论时光如何流转,人的离合都在无时无刻发生,如同月的圆缺;人的生命也如同这“春花”“月夜”一样短暂,可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正如诗歌最后一句“落月摇情满江树。”传达出来的:因为有情,短暂的生命也如烟火般绚烂,我们追求的不是生命的永恒,而是人与人之间那份真挚而难得的“情”。

你可能感兴趣的:(逐月华,寄相思(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