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价+调价!操盘机构旗下品牌疯狂收割韭菜


如今,行业进入了过分竞争时代,信息差已不存在,门槛更没有,来的都是兄弟都是上帝。今年以来,多家支付公司发布调价通知,涨个0.03%-0.05%早已成为家常便饭。二次涨价,三次涨价早已不再稀奇。

不要一涨价就骂支付公司。有不涨价的摆在眼前,你又嫌返现太少结算高。不是支付公司不靠谱,是你自己没有想清楚生意逻辑,稳定大于一切,选择大于一切。面对多家支付公司涨价要理性对待!调价≠收割,总比割你、偷你的好!但面对不正常的涨价调价就要另当别论,大家心里都有一杆称,自己衡量。

监管的加大,各项政策的收紧,利润空间变得越来越少。支付产品费率上涨是目前第三方支付市场的必然趋势,请大家理性对待。小编分析目前尚未上调费率的支付公司,无非以下几个原因:

1、支付机构有钱任性,把支付产品当作慈善事业来打造;

2、截留篡改代理商的交易流水数据;

3、用户端“跳码”“套码”造成用户体验不好,更有被罚风险;

4、韭菜才发芽,没到割的时机,等养肥了再一刀切。

如今市场有很多支付产品是外包服务商来运营,通俗的讲就是“贴牌”,瑞银信的瑞联盟就是一个很好地例子。17以前贴牌的产品很多时能触碰到资金结算的,俗称“二清”,但现在的贴牌不同,贴牌服务商只可以运营,结算还是有支付公司来掌控,所以一些支付产品由外包服务商运营是没有问题。

但各家为了竞争市场政策制定上市越来越激进,这也让本该就不平静的市场再次陷入混乱与恶性竞争。承诺的结算成本越来越低。喊着永不调价、永不跳码什么到最好有那个兑现的?说0.45%、0.46%结算不调价,我信你个鬼....

都想要市场,摆在眼前的要么是开拓新市场,要么就是抢夺存量市场;

相比而言,抢存量市场来的更轻松更效率,谁费率更低谁就更有优势;

在可以计算出来的固定成本和利润面前,从哪里扒利润从一开始就很明确;

把握一切话语权的支付公司?掌握渠道资源操盘运营的机构?得到“隐藏利润”承诺的大代理?还是冲锋陷阵的中小代理和习惯了的用户?支付公司也越来越喜欢将“收单业务”找个包工头承包出去,部分经历过二清贴牌时代的支付公司对此更是得心应手;

也有少部分支付公司因为市场经验和技术实力不够,甚至连收单系统都是包工头的,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这算是二清的复辟。两者区别除了内部人,属实不太好分辨。

一时间,深谙市场法则的大代理和对交易量有迫切需求的支付机构珠联璧合,大操盘时代在今年集中爆发。盛大隆重的新品发布会,响彻会场的豪言壮语,容光焕发站台的大佬,动辄几十万几百万的订购台数,无疑让人对一个新品牌的诞生充满了期待和自信;

但这些彩色梦幻的泡沫绝大部分会在半年到一年后破灭,偷交易量,偷用户,偷偷调价收割等等不上台面的骚操作一一呈现在了世人面前;

从相爱到相杀往往只有两个季度的时间,“用户忠诚度”这种产品经理才有的理念在这个行业被无数次推翻。而操盘者们,又在合计推出下一个新品牌。

点评:1.中小代理们要分辨清楚什么是官品和贴牌产品还有政策日期。

      2.最重要还是要维护好自己的客户群客户在自己手上比什么都重要,在产品政策期前就要找好替换产品。

你可能感兴趣的:(调价+调价!操盘机构旗下品牌疯狂收割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