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是个晴天。
武汉的冬天,太阳是珍贵的,每天都笼罩在阴云和雨雾里。
那一天见到的阳光,都有一些刺眼,久不见的阳光,好像长久的黑暗里,终于见到了一丝光明。
大早上的七点二十四分,妹妹发来一张照片。
天还没亮,孤零零的枝丫上挂着几片枯叶,天边已经有了亮色,没有武汉的阴冷潮湿。
还有一段三秒钟的视频,其实黑咕隆咚的啥也看不见,只听见车内导航的声音。
她开始在镇子上的一个婚纱影楼上班,年关将近,结婚的多了起来,覆盖了周边几个乡的婚纱租赁、婚纱摄像、婚礼场地布置。
现在村子里也都时髦起来了,结婚也要请一个司仪,也要在村里的广场上搭个台子,也要有仪式感。
妹妹昨天过生日,上周非缠着我给她转账买了一双鞋,本来还要发生日红包的,这就成了生日礼物了。
实际才16周岁,身份证上是2000年。
有一段时间,我们就像仇人。
我看她不顺眼,因为家庭变故的原因,从小宠溺的很,要什么就一定要什么,不然就闹腾。
后来知道了自己的身世,经常不在家里待着,动不动就往外跑,真的就成了野孩子,跑出去的时候什么都不说。
过几天钱花完了,又跑回来了。
在我工作这两年多的时间里,听到妈妈说的最多的,就是她又跑出去了。
反正妈妈的电话她也不接,我的电话也是拉黑的。
刚开始还想管一管,跑出去还想着给她打一晚上电话,第二天嘴上都会有几个燎泡,后来也就释然了。
谁亏欠了谁呢?
谁也没亏欠谁的。
村里的孩子喜欢读书上学的少,她初中的时候第一次跑出去找不到,家里人找了三天。
后来就不上学了。
前年以及去年还动了一点读书的念头,想去读技校。
可是刚送去半个月,就又自己跑出去了,白白交了学费。
野惯了,在家里宠惯了,受不得半点委屈。
后来前后川几个村子,都知道我妹妹的故事。
还是跟几个野孩子野。
有一段时间我甚至恨她,恨不成器。
恨父母对她的过度宠溺。
可是我也知道原因,失去一个才知道拥有是多么重要。
所以妹妹一直都是我们家里的中心。
但是我恨她,或许只是因为她得到了过多的爱,却如此不成器,让人操碎了心。
而我,从小都是那个沿着读书轨迹走着的听话的孩子。
一直到最近去了影楼开始上班,帮忙看店子在婚礼现场帮忙布置。
听妈妈说,刚去的时候还打视频电话哭,因为那段时间一连赶了几天的婚礼场子,中间没有休息。
在家里什么都不干,只是做做饭,平时都懒得下床的,自然一下子顶不住。
不过后来倒是没听说再哭了,待下去了。
后来还经常给我打视频,我们的关系好像一下子就缓过来了一样。
有时候是要钱想买吃的,有时候就是单纯的打过来谝几嘴,说说自己今天干了啥,自然也会问问我干了啥。
有一段时间,即使我在家里的时候,我们也是不说话的。
好像有一个月了吧,妹妹说她们快要发工资了,有1000块钱。
找我要了一个银行卡,说是到时候钱直接先给我帮忙存起来。
好像一下子就变得懂事了,以前都是找我交手机费,找我要买这买那。今年给她换了新手机,双十一选了几件衣服,我给她结了账单。
一个月一千块钱,除了她自己日常花销,剩下一半总没问题,如果真的能坚持住,一年自己存个五六千块钱也还可以。
只是不知道她说的真不真,毕竟之前说一出做一出。
甚至还写过保证书,有什么用呢。
我倒希望这是真的,会让我帮她存起来。
最近在看黄灯教授的两部书,《我的二本学生》、《大地上的亲人》。
原生家庭带来的,那种骨子里的东西,即使很多年的教育,其实还是很难改变。
原生家庭带给我们的,除了资源,还有深深印在脑子里骨子里难以改变的东西。
最近还是做了很多事,接触了很多人,后面慢慢整理出来。
富人与穷人,商人和农民,老板和打工人,骨子里的东西都是不一样的。
富人让钱为自己工作,穷人为钱工作奔波。商人让钱流动起来,农民只是把钱存起来。
罗伯特·清崎编写的《富爸爸穷爸爸》,很直观。
但是我发现,真正要改变那种几代人积累下来,印在骨子里的东西,太难了。
一个朋友家里是经商的,碰到一件事会想到怎么去调动身边的资源获利,而我这农民的儿子,还在纠结这个事情到底怎么做。
说白了,背景不一样,资源不一样。
有些人是为了谋生,而有些人是为了证明自己,活着的价值是不一样的。
简历见的多了,什么样的家庭,会给下一代什么样的资源,在受教育阶段已经区分了。
原生家庭,印在我们身上的印记,不是轻易可以擦掉的。
但是抱怨、自暴自弃、丧,这解决不了问题。
现在有个很时兴的词儿叫“内卷”。
但是卷不卷,其实还是我们自己,每天向前一点点。
最近在追《大秦赋》,跟之前的三部自然没法比。
但是李斯《谏逐客书》: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积淀。
这不是原生家庭的原罪。
所以,渐渐地,我们都学会了和自己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