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做一粒“读书种子”

    “读书种子”一词,我最初是在带领学生做课外阅读时看到的。是2019年河南省的中考试题中的一片课外阅读——《一起做“读书种子”》,作者是向贤彪。作者在文章中说:“读书种子”一词的“发明权”,当属宋代的黄庭坚。黄庭坚在《山谷别集》中说:“四民皆当世业,士大夫家子弟能知忠心孝友,斯可矣,然不可令读书种子断绝,有才气者出,便名世矣。”

    向贤彪在《一起做“读书种子”》这篇文章里的观点是:每个人都要做一粒“读书种子”,重视读书,带动身边的人读书,并且要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推动文化传统薪火相传。

      文章中举出“没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陶渊明,“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杜甫,“不是老夫朝不食,半山绝句当朝餐”的杨万里,无不是“读书种子”的精神写照。

    还举出老革命家彭德怀带兵打仗“横刀立马”,平时自己非常注重抓学习,而且还经常督促身边工作人员养成读书习惯。

      研究植物种子的钟扬把读书与实践紧密结合,孕育壮苗,杰出硕果。

      做阅读时,对“读书种子”有一种亲切之感,心中更有一种“种子”萌发的力量。于是我教导学生要做一粒“读书种子”,滋养美好心灵,遇见更好的自己,看到更美的世界,还可以邀请他人与自己一起分享快乐。

        再次看到“读书种子”一词是在“叙事者”共读的书《南渡北归》中。本书中的一个重量级人物傅斯年早年在英国留学时,了解到中国的陈寅恪与俞大维两位天才人物在德国柏林大学读书,为了遇见,遇见他们,也遇见更好的自己,所以从英国转至德国,进入柏林大学哲学院学习。傅斯年转学前后,原在北大的同学毛子水也转到此处学习。据毛子水回忆,自己刚转到德国柏林大学,傅斯年就跑来对他说:“在柏林有两位中国留学生是中国最有希望的读书种子,一是陈寅恪,一是俞大维。

    读到这里,看到“读书种子”一词,再次感受到“读书种子”的意义和丰富的内涵。植物的种子是有形的,可以延续繁衍,生生不息,“读书种子”是无形的,可以让文明的星火传承。

      我想到了“叙事者”团队,王维审老师是一粒“读书种子”,范自龙老师是一粒“读书种子”,把我带到这个群体里的臧晓芸老师是一粒“读书种子”,这里的每一位老师都是一粒“读书种子”。

    三毛说:“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为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读书是否能改变容颜,我不知道,但一定能让自己谈吐文雅,能让自己拥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胸襟。

      有人说:“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现在。如果想改变自己,提升自己。记住: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我想我现在开始还不晚,也要努力做一粒“读书种子”。

      我常常羡慕那些出口成章,落笔成文的人。知道自己成不了这样的英雄,但当英雄走过的时候,我愿成为那个坐在路边为英雄鼓掌的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愿做一粒“读书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