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打卡(116)唐朝官员多寻道问佛为哪样?

寻南溪常道士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屐痕。

白云依静渚,芳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译】一路上经过的地方,青苔小道留下鞋痕。

白云依偎安静沙洲,春草环绕道院闲门。

新雨过后松色青翠,循着山路来到水源。

看到溪花心神澄静,凝神相对已忘言语。

图片来自网络

【背景】刘长卿是由盛唐向中唐过渡时期的一位杰出诗人,经历了玄宗、肃宗、代宗和德宗四朝,多与方外之人交往,集中有许多赠和尚道士的篇章。这首诗写他寻访道士不遇,于是欣赏山色,看松寻源,而在闲静的自然环境中,领悟了清静的禅理,感到一种与道士神交,与大自然默契的愉悦。

【评】

安史之乱(755年12月16日—763年2月17日)后,唐朝盛极而衰,再无中兴之日。

所以说,大历(唐代宗年号,公元766—779年)前后,是个感伤的时代,诗歌已经开始失去盛唐的那种大气雄阔。

中唐的诗作很多反映出这种时代失意、政治苦闷、人世困惑,转而避世追求宁静、冲远、淡泊。

这是与儒家入世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是格格不入的,所以只有穷则独善其身,甚而唯从佛道老庄中寻求心灵的净土。

刘长卿此诗也反映了当时的“时代心声”。诗人兴冲冲步行山中拜访一位道士,不想却吃了个闭门羹,在居所远近寻找,仍未如愿,诗人非但没有产生失望惆怅,反而获得精神惬意和心理的满足。

差不多同时代的韦应物(737-约792),也有一诗《寄全椒山中道士》,大多是如此心志。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详见韦应物:冷斋归隐思

你可能感兴趣的:(唐诗打卡(116)唐朝官员多寻道问佛为哪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