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专家之力,助教师蝶变——有关“以文代文课程”的思考

图片发自App

      “以文带文”,依托教材特定主题单元,实现主题式教学研究,引领学生有主题的读书,使阅读文本相对集中,能震撼学生的心灵,强化认识。

      今天有幸聆听了深圳市王文华老师执教的一节以文代文课《圆明园的毁灭》,收获颇多。尤其是王老师扎实的基本功、生动幽默的语言、以文代文紧凑的结构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节课王老师围绕着“美得心醉、毁得心碎”这两方面内容展开。课堂抓住“有……也有……又……也有….还有……如………不仅有…..还有……”这一系列的关联词将圆明园“美得心醉”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接着在处理“毁得心碎”这一部分时,王老师巧妙地运用汉字的字形特点,在板书上大做文章。首先,他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火”字,说明是一把罪恶的火将圆明园的一切烧为灰烬,接着,在“火”字上加了一横,变成“灭”字,说明大火把一切都毁灭了,最后又在“灭”字上填了两笔,变成“灰”字,这一系列看似简单的变化,其实深深刺痛着每一位听者的心,大火终究将圆明园的一切烧成了灰烬,什么都不剩。这样直接的感官刺激,更能激发学生的仇恨,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当一切铺垫就绪,王老师顺势以文代文拓展了两篇文章:《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和《爱在废墟上》,让学生从这两篇文章中找出控诉英法联军的罪证。这样的设计,层层剥笋,逐渐深入,最终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图片发自App

      其实,比较阅读是“以文带文”中常采用的教学策略。叶圣陶先生把“比较”作为一种重要的阅读方法,他说:“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修辞的法则,最要紧的还是多比较、多归纳。”“就读的方面说,若不参考、分析、比较、演绎、归纳、体会,哪里会‘真知’读?哪里会‘真能’读?”

      从王老师的课中我们体会到了“以文代文课程”的精髓,代的这篇文章不是随便代的,而是要经过深思熟虑挑选的,出于课文但要高于课文,这才能达到代文的真正目的。

      根据教材,我们选择内容或形式与之相近的或相对的两篇文章或一组文章放在一起,对比着进行阅读,引导学生从更高的视点上整合、类化信息,拓展视野。相同的写法,与课内文章相印证,加深理解感悟;不同的写法,与课内文章写法相比较,拓展认识,因而学生往往能获得更多的感悟。

      在之后的讲座中,王老师还讲了以文代文的阅读策略:小诗引路、自主批注、美文精读、名言过渡、代文深入这样的“以文代文五步教学法”。这样给我们老师更具体的可操作性建议,也为今后的语文教学铺设了道路。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以文代文课程”使学生阅读内容得到了拓展,为学生打开了一道认识缤纷世界的窗口,提升了对学习文化、认识文化的乐趣,也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充实了课堂,拓展了教学的深度与 广度。通过这次学习,我深切地感受到了语文教学的魅力所在,要学习的地方太多了,在以后的学习中,就需要我重新塑造自己,提升自己,努力探索,完善自己,让自己能拥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去胜任小学语文教学。借专家之力,助教师蝶变。

你可能感兴趣的:(借专家之力,助教师蝶变——有关“以文代文课程”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