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有18缸水的决心,就能成事

许多人都听过书法家王献之写“大”字的故事。大意是说,王献之小时候有一天拿着自己写的一个“大”字给父亲王羲之看,父亲看后在上面写了一点,“大”变成了“太”,然后叫王献之拿着这个“太”字给母亲看。母亲看过说“只有一点像羲之”。

这个事件强烈的刺激到了王献之,此后他发奋苦练,终于成为名垂青史的书法家。

当时这个故事给我的启发是,不要浮躁、不要骄傲、不要漂,扎扎实实下狠功夫才能成事。

真是故事不全,害死人。我在青少年时代只知晓“下狠功夫”的概念,但不知道什么是“下狠功夫”。

完整的故事是这样的:

王羲之(公元303年—361年)对孩子们的书法训练特别用心,他甚至亲手写了一副蝇头小楷《乐毅论》作为教材。

王献之自幼随父亲练习书法。王羲之对儿子说:“我在你门口放了18缸水,你用它们研磨,用完了这18缸水,你大概就能超过我了。”

王献之日夜练习,非常刻苦。写完了三缸水,自认为已经超过了父亲。于是便写了一个“大”字给王羲之看,王羲之看后,提笔在“大”字上加了一点,“大”字变成了“太”字,让儿子拿给母亲看

王献之母亲看后说道,“我儿写完三缸水,只有一点像羲之。”王献之顿悟,决心要超越父亲,从此更加勤奋。

这个更完整的故事版本出自《书法励志故事》,王岳川编著,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策划。现在我们来挖掘故事里的玄机。

第一,方法很重要。

如果一个人闭门造车,不模仿任何书法家的作品,那么可以想象这个人即便苦练一辈子,写完100缸水,也几乎不可能练成书法家。王献之幼年时代可能更多的想着超越他爸爸,而未必知道方法的重要性,但是,王羲之显然知道方法的厉害,所以不但指点方法,还给孩子们练习模仿的教材。

而且这部教材不是枯燥的说教,而是一副作品。当孩子们的模仿练习越接近作品,他们的成就感就越强,成就感越强,就越容易发奋用功。

由此可知,王羲之深味学习之道,学的本质是模仿,习的本质是练习,学习的本质,是基于模仿对象的刻意练习。

第二,沟通有艺术。

王羲之清晰的知道,自己和孩子之间存在巨大的鸿沟,包括阅历上的、学识上的、观点上的差别。有鸿沟还想达成共识,就得沟通。但是沟通要讲究方式方法。如果王羲之总是批评王献之,说你写的这不好那不好,孩子很容易遭受打击。反过来,王羲之总是夸奖儿子,这也不对,这容易造成孩子洋洋得意、自以为是、骄傲自满。更厉害的是,王羲之也没给孩子讲道理。因为,毕竟生命体验不同,同样的道理,成人与孩子之间的理解可以是天壤之别。

王羲之用的方法是摆事实,而且是尽可能客观的事实。甚至让孩子的母亲作为旁观者对事实进行评判。

如果王羲之指着儿子说,“小子,看好了,你老子的这一点儿才叫书法”。长此以往,孩子不但跟这样的爹有怨,甚至还会生仇。

王献之母亲的沟通水平同样高,不夸奖,不批评,而是跟孩子直接指出事实。

第一,你的勤奋努力为娘我都看在眼里了,“我儿写完三缸水”,这话虽然都是事实,但透出一种不加掩饰的骄傲与自豪。意思是说,儿子如此勤奋,为娘我在任何人面前都不怕说,因为没有人能否认一个少年写完三缸水的勤奋程度,谁不服,谁来试试看。

第二,“只有一点像羲之”,意思是说,为娘我的主观感受就是如此,这个主观感受是客观的,不包含表扬也不包含批评。你可以理解为表扬,因为你爹王羲之的书法天下第一,你小小年纪有一点儿像他,已经不错了。也可以理解为批评,写了三缸水才有一点儿像羲之,可以说明功夫不够、钻研不够、用心不够等等。

但是王献之母亲说这句话的目的并不在于批评或者表扬王羲之,而是希望孩子觉悟。从这个意义上说,王献之母亲简直就是神人。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王献之母亲郗璿(chi xuán),字子房,父亲郗鉴是东晋初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书法家。郗璿也是书法家,被人称为“女中仙笔”,意思是女书法家中的神仙,可见其书法非同一般。

那么书圣指点的十八缸水,和书仙指点的三缸一点儿,有没有让王献之觉悟呢?觉悟了,当时就觉悟了,不但觉悟,而且是“顿悟”了。王献之此后也成为名垂千古的书法家就是明证。

那么,王献之顿悟了什么呢?

故事里没有讲,我们只能猜想。

第三,多大的决心才算够。

王献之“写完了三缸水,自认为已经超过了父亲”,本质是什么呢?是侥幸,是傲慢。这中了曾国藩的那句名言,“天下古今之庸人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以一傲字致败”。这位少年儿童年纪轻轻已经中了傲慢之毒。

他的确有理由傲慢。我爹是高官,我爹我娘都是书法大家,我能差吗?如果说父母的能力水平是外因,那我自己也不差啊,天下有谁人像我这般年纪能写完三缸水呢?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类似的这种思想的种子就长成了侥幸和傲慢。王献之不去问他爹,为啥要练十八缸水?为啥不是十六缸,也不是十九缸呢?难道说,三缸就不行吗?老爹你有没有写完十八缸啊?即便你写了十八缸,我有方法我有技巧,我起点高,还有可能我聪明伶俐,也许只要下六分之一的功夫就行了呢?

他或许还没研究人的成长法则,更没有研究成才规律。总之,王献之尚未看到必然,所以容易生起种种侥幸心理。

王羲之,显然知道这种侥幸和傲慢是危险的。“18缸水”的指点,就是要从源头上把孩子的侥幸和傲慢消灭掉。但孩子能不能悟到,却是另外一回事儿。

当王献之傲慢起来的时候,王羲之和妻子郗璿联手,摆事实直指人心,当头棒喝,让王献之当下顿悟。

三缸水的功夫是侥幸,而十八缸水的勤奋才是觉悟、决心。

王献之终于觉悟到了,功夫为何物,勤奋是啥意思——“18缸水”绝不是说着玩儿的,他终于觉悟到了自己的侥幸与傲慢之心有多荒唐多可笑,也终于下定决心。

从此之后,有没有人写过18缸水已经不重要了,如果没有人写过,那我就是写过18缸水的那个人。如果18缸还不够,那就再来一缸,总之,直到写成书法家、超过书圣为止。

自古能成事的人,都有这般决心。

王羲之的七世孙,智永和尚,发誓30年不下楼,闭门临摹习书30年。他写废了的毛笔,可以堆成一座大坟,智永给这座大坟立了一块石碑,上刻“退笔冢”。智永和尚的书法作品《真草千字文》流传至今,他当年写了800多本,送给浙江的许多寺庙,每个寺庙送一本,其中有些被日本和尚带回日本,收藏至今。《真草千字文》一本有两千多字,800多本,至少160多万字。

几百年后的怀素(公元737-799,一说为725-785),家庭条件远不如王献之。怀素自幼出家为僧,在诵经坐禅之余,苦练书法。怀素小时候很穷,没有办法买纸练习书法,只好在寺庙四周的山上种了上万株芭蕉,用芭蕉叶练字。传说怀素把一个盘子刷上漆,每天在盘子上刻苦练字,居然把盘子写穿了。

如果说十八缸水还有尽头,一万株芭蕉生了再落、落了再生的叶子,是没有尽头的。古人练书法在练什么呢?只能是炼心,归根结底还是炼心。怀素写道,“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

赵孟頫(1254-1322),诗书画乐都很厉害,并旁通佛老经学。《元史》记载,赵孟頫的书法“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马宗霍在《书林纪事》中说,“元赵子昂孟頫以书法称雄一世,落笔如风雨,一日能书一万字。名既振,天竺有僧数万里来求其书,归国中宝之。”

古人的自强之道,“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译文:别人一遍能做到的,我做一百遍;别人十遍能做到的,我做一千遍。果真能这样做,即使是愚笨的人也一定变得智慧,即使是柔弱的人也一定变得强大。出自《礼记·中庸》),绝不仅仅是道理,而是生命实践。

由此,我们知道正确的决心有什么用。

决心一下,心就安了,心里纷至沓来纷纷扰扰的声音、种种焦虑压抑左冲右突的杂念都消退了。决心一下,心就光明了。

如果成事包含心安和光明,那么,决心本身就是成就。小决心是小成,大决心是大成。

你可能感兴趣的:(只要有18缸水的决心,就能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