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如何学习的》

本书的四条发现:

1、重视前概念或者前知识。想要别人领会自己的意思首先要清楚对方的前概念,即是否了解关于某个问题的背景知识。

鱼的隐喻故事:池塘里的一条鱼,想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它的一个蝌蚪朋友变成青蛙后,跳出去,回来后跟它说,自己见到一个动物叫奶牛,这个奶牛是怎么样的。但在鱼的理解中,奶牛就是长着两个巨大乳房的鱼。青蛙说自己还见到了一种动物叫人,这个人可以走路。但在鱼的理解中,人就是一种用鳍走路的动物。

这个隐喻告诉我们什么呢?就是你没法告诉鱼,外边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因为鱼对外部世界所有的理解,都是从鱼的出发点来理解的。

2、重视知识的迁移。了解原理有助于知识迁移,才能更好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所学知识,而不是照猫画虎。知识迁移的要素是:

第一个是学生对于原来学科的掌握程度。我对过去所学的东西足够熟了以后,才能够迁移。

第二个是个人的理解和记忆能力。提高记忆能力最好的方法就是不断地输出,不断地跟别人讲,你才会记得更清楚。

第三个是学习时间。足够长的时间的学习,才会让你成为专家,进而带来知识迁移。

第四个是学习的动机。学习的动机将决定着你能够学到的难度,以及你所拥有的社交机会。

第五个是要注意太过情境化的知识和抽象能力之间的平衡。若一个人没有学过抽象的数学,只是在太过情境化的方向上学到了怎么在超市里算账。但是当你要求他把在超市里算账的能力,迁移到数学领域里面去做几道题,比如让他去算液体的分量,或者算金属的分量,他就不会了,他迁移不过去了。因为我们从太过情境化的领域里学到的东西,是很难抽象化的。同样,你只学抽象化的东西,不去做情境化也不行,所以我们需要把情境化和抽象能力平衡起来。

3、重视元认知(对自己认知的认知)。达克效应说,当你对自己的无知是无知的,这时你就不会反思,你就不会反省,你也不觉得自己需要学些什么东西。懂得元认知能让你站在一个更高维度的层面来解决问题,也有助于做学习规划。你要不断地学习,同时知道怎么评价自己的学习。(你无法赚到超过你认知以外的钱。)

4、  重视教育环境和教学方法的打造。还要培养学生爱社区,爱国的责任感和归属感。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是如何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