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记忆

2020.4.6 day97

回老家一趟,故意回到小时候住过的街道看看,三十多年都没回这条老街,这条老街保留得很好,几乎是我们小时候的模样,房子还是以前整齐的青瓦白墙,有些有过修缮的痕迹,其它的基本没变,只是整条街在我的视线里,变小、变窄了、整条街的距离似乎缩短了,看起来没有小时候那么雄伟,眼里有的变得更有文化、更有味道了,更具有历史的厚重感。

老家是文化底蕴深厚的老县城,叫广南府,有东门、西门、南门和北门之分,我们家的老房子在南门,南门是土司府的必经之路,土司府及南门的整条街都作为保护老城建筑保存了它历史的模样。

小时候,我们这条街是最热闹的地方,街道两边都是老铺面,而我们家在主街道的一条次路巷子里,离主街道约100米远。从我们家出了大门是一条很深的巷子,巷子口有一眼大水井,这里是平时最热闹的地方,挑水的、淘米的、洗菜的、洗头的、洗衣服的把大井围得满满的,笑声、小孩子的哭声、吵架声都混杂在一起。这里是我上学放学必经的地方,每天放学,都会听到:“小三,放学啦”。我马上会停下脚步,把井边忙碌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大伯大婶都叫一遍,问过好,才飞快地跑回家里放完书包,又冲出门来找小伙伴玩耍,我们小时候是不用做作业,每天跳皮筋、跳房子…一条街的小孩子都聚在一起玩耍。

星期天是赶集的日子,我们这条街是最热闹的,从大井边再上去50米是采购局,我们经常拿着烂凉鞋、牙膏皮、鸭毛等废品在这里换钱,这是我们最高兴去的地方,用这些废品换了钱就可以买糖、买冰棍吃。

采购局门口是一大片栓牛、马的地方,再过去一点是自行车停放处,小时候我跟着外婆她们帮人家看过牛、马和自行车,是收费的,相当于我们现在收停车费。

每到赶集天,我们这条街喧嚣起伏,卖菜的,卖劳动工具的,卖凉水的,卖鸡、鸭、鱼、猪、狗、猫的,热闹极了,所有的小动物叫声夹杂着人们的喧闹声沸沸扬扬的,人们在这些小摊位之门穿梭着,有真买东西的,有纯赶集看热闹的,一幅我们小地方的微型清明上河图,热闹繁华。

最令人唾延欲滴的是街口的各种“汤锅”,大锅一口接一口,有狗汤锅、牛汤锅、羊汤锅,五毛钱一小碗,看着那些有钱的人戴着草帽坐在街边大口吃肉、大碗喝酒,我们眼馋,只能闻一闻随风飘来的香味;印象最深的味道还有蒜叶炒肉的香味,这些都是挥之不去的儿时味道,现在再也找不到那种香味,只能存在记忆里,把这种美好存留在心里,一种闻香的幸福。

现在物质丰富了,想买什么想吃什么都不是问题了,却难于找到儿时那种幸福感、满足感,取而代之的更多是紧迫感和责任感,我喜欢忙里偷闲地重温儿时的美好,独享心底那份最纯朴的惬意。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收获,有不一样的快乐和幸福,关键是我们要懂得存储美好,删除不快,开心过好每一天。

你可能感兴趣的:(儿时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