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尘琐记

【一】

    “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在媒体上被炒得沸沸扬扬,不可遏止。在痛斥人面兽心的暴力实施者的同时,也许,作为局外人,作为旁观者,我们更多的,是应该好好打量一下这个世界,打量一下我们生存的环境,我们生活的国家,以及,我们所接受的教育。

    在中国,“性”是一个被隐晦,被含蓄,被曲折的话题。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影视作品,我们在“性”这个问题上,总是表现出一副理直气壮的“高傲”,不可一世的“超凡脱俗”来。

    拿像我这样的80后举例。自出生到读初中之前,对“性”几乎是一个盲区,一无所知,一片空洞的空白。在相对落后和封闭的农村,谈“性”是一件极其不光彩的行为。所以,父母自然就不会给孩子灌输“性”的相关知识。

    记得是在小学五年级的时候,班里一位女同学身体发育得极好。一次,她穿了一件紧身衣,那上身部分就不可避免地显而易见了。当她站在队列里,就像一只高脚细腿的鹤站在丑小鸭群里一般,顿时吸附了所有人的目光。队形解散后,不少同学还在背后对那位女同学指指点点,以目示意。庆幸的是,那位女同学有着极好的心理素质,不然可能就因为那莫名其妙的指指点点,这个女孩子一旦意识偏差,后果不堪设想啊。

    中学时,开设了一门叫做“生物”的课程,里面有涉及人的发育成长成熟的相关知识。我们的生物老师,直接做出跨越式的指令:跟身体发育有关的生理知识,大家自学。不学也没有关系。这言外之意就是,你自己看,能懂多少懂多少,让我给你讲,那想都别想,没门儿!

    青春期的汹涌澎湃,荷尔蒙分泌得过于旺盛。让班上不少的男孩子开始偷偷摸摸,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式的开始读一些带有色彩的书。至于那些书是从何而来,至今都是个未解之谜。

    我们这一代人,出生时中国改革开放十年多,但人们的思想意识还是相当地保守,甚至是封闭。很多大人谈“性”色变,自然也不会为自己的下一代云恰当的性启蒙和性安全教育。

    从这一点上来说,孩子遭性侵,作为监护人难道就没有责任吗?作为教育者,就没有责任吗?

【二】

    还是回到虐待儿童这个话题上来。儿童遭受令人发指的虐待,让人不禁对校园的安全产生了质疑,也出现了动摇。

    都说校园是一方净土,是一处乐园,可是当下的校园安全却时不时地出现漏洞,危机四伏,叫人不寒而栗。

    仅仅是来自校园硬件设施的安全问题,还不足以叫人毛骨悚然。最可怕的安全隐患是来自软件设施,来自人。虽然近两三年《刑法》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修改和完善,对教师的师德师风有了具体明确的要求,但是,总有那不怕死的人,敢于顶风作案。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置道德于不顾,置法律于不顾。不可否认,在广大的教师群体中,有兢兢业业,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人,但也不要过于乐观,因为还有那些道德沦丧,披着人皮的狼。TA顶着教师这个闪亮的桂冠,却露出青面獠牙的仪容,把魔爪一次次伸向孩子!

    救救孩子!

【三】

    安全,成了国人最奢侈的需求。从江歌案到携程案再到“红黄蓝”幼儿园案,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人与人之间,信任全无,温暖全无。这种种缺失的背后,诱因又是什么呢?

    人性是复杂的,不是所谓的“善”与“恶”那么简单明了,泾渭分明。我们要练就一身在“好人身上看到坏的一面”,在“坏人身上看到的好的一面”,在“善良中读出罪恶”,在“罪恶下品出善良”的本领来。作为父母,作为监护人,要告诉我们的孩子,坏人不一定是面目可憎的,很可能他恰恰相反,是一个笑容可掬的,长相帅气的,甚至兜里带着糖果的人。

【四】

    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前途的民族。那一个没有安全感可言的民族,它的未来又在何方?

(2017/11/24)

你可能感兴趣的:(烟尘琐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