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
为什么女儿在某些事情上很自律,某些事情上又做不到自律呢?
电子产品有成瘾的可能,但用好了,TA的作用无可替代。
04月29日 自律还是理性?
今晚,如风同学再次召集聚餐,聚餐地离家不远,三道街,步行半小时,踩单车十来分钟。
参与者除开那些熟悉的朋友,还有江湖人称教主的作家周成林,这是去年夏天参加山海夏令营,姝儿最喜欢的老师之一,以及《腾讯大家》前编辑刀哥——《大家》已死,编辑无奈成“前”。
动心吗?
一定的!
但我们最终没去。
没时间吗?
并非。
聚餐时间是六点,和吴育清的课程时间重叠。我们完全可以五点过出发,和周一一样,带上设备,边吃饭边上课。
姝儿却想着下课再去,下课已近八点,朋友们也差不多吃罢聊完,此时过去意义不大。何况,接下来是和英语老师约好的视频补课时间——在家上学期间,英语老师主动伸出援手,利用晚上时间给她补了两次课讲要点。
姝儿说,这太重要了!网上找完也没能找到比自己老师讲得更好的英语课,包括七中的网课。
数学课后,我俩在家吃小龙虾,自课程获得的愉悦体验让先前闷闷不乐、烦躁不安女儿恢复了惯常的活泼。
从五点过、最佳出发时间开始,她的情绪就不太好,说话很冲、语带怨怒,莫名其妙地归责于我,说我没有提醒她几时出发。我没有怼她,回避情绪、停止对话,给到她时间去消化。
我知道原因,也能够理解,同样对没能参加今晚的聚会感到遗憾。必须承认,即使对我,做这种选择、这样去放弃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事实上,放弃比选择更难。
这一次,女儿为何如此选择呢?
周一下午玩得很开心、晚上吃喝很爽。但是,回到家依然要面对繁重的功课,第二天课业加重,是这令她最终放弃了今晚的聚会吗?
我不知道,却想到读初一的时候。彼时刚回成都,聚会频繁,期中考试前一天,也是如风召集聚餐,吃喝结束打车回家,睡太晚,疲惫引发感冒,错过第二天上午的语文考试。
自那以后,女儿赌咒发誓地说:“上学期间,凡是超过住家一公里的晚间聚会都不参加,以免影响第二天上课。”后来有朋友过来玩,邀她一同晚餐,即使是近旁的餐馆,也说了不少好话才把她请出来。
是她自律吗?
好像是、但又不完全。面对垃圾食品、同网友聊天、滑视频等等在我看来既无聊又有害的事,她一直不那么自律。
我以为,今晚放弃聚会,自律只是表面现象,背后是选择的能力,是基于切身体验做出的最不坏的选择。
经过体验,认知到不同选择的优劣并承担了后果,再次面对同类事务,更有能力进行综合判断,对事务做价值排序,做出最符合自身利益的理性选择,以保证利益最大化,可以离自己的目标更近。
这是最经济的选择,符合经济学原理,自律的背后是理性的力量。
当然,自学习和课程——不管是吴育清的数学课还是英语老师的课——体验到的愉悦感,智力活动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也是强大的动力。
那么,为什么面对垃圾食品、同网友聊天、滑视频等等事务,理性的力量却无法同样发挥作用呢?
这里有短期后果和长期后果的差异。
把课程和作业时间用作玩耍,后果是显性的,会快速呈现:错过考试、写作业时间减少、固定时间内工作量增加……基于自我要求,所有这些都会化作马上就能感受得到的压力:负疚、愧悔、疲劳等等,能即时催生改变的动力。
但垃圾食品带给人的恶果几乎不可能立时体现,聊天、滑视频,看上去每一次消耗的时间也不太多,事务本身带来的愉悦感足以抵消无法马上感受得到的长期后果带来的些微压力。
这需要更高的理性水平。
对于每一个具体的人,需要更多的体验、反思、总结、学习,需要时间,这很考验父母的耐心。
我发现,当孩子遭遇挫折、比如考试失利,就是比较恰当的谈行为习惯的时机。
05月01日 最佳工具
吴育清分享学生的学习,提到姝儿最先使用电子设备做笔记、画图,带动了其他学生也开始学习使用绘图软件和电子设备。吴老师表扬霜凝的书写,说她的作业经常被用做样板——这是一位很懂得鼓励学生的老师。
在这个课堂,电子产品不仅必须,更是提升效率的最佳工具,无可替代。由姝儿率先发掘出IPAD的学习功能,找到诸多工具软件,分享在课程群;紧接着,同学也开始分享自己的发现与心得,相互促进,形成正向循环,建构出一个极难得的学习共同体。
女儿对电子产品的熟练程度,我作为曾在电脑公司工作多年,会装机、大致了解各种硬件软件的成年人也未必比得上。比如吴育清的课堂,她熟练操作的那些软件,我不懂、也不会,时常看得眼花缭乱。
女儿自小学三年级开始用电脑,初始是面对某些令人瞠目结舌的课文,上网检索相关资料,同课文做对比阅读和思考。小学四年级,姝儿有了自己的手机和IPAD,五年级配置了自己的电脑,17年对电脑进行更新换代,配置升级。
从最初上网检索信息,到查找学习资源,看书、写文章、经营自己的公众号、做总结规划、学编程、学3D建模;和同学朋友聊天、看电影、刷剧、打游戏、追星、购物、订餐订酒店、导航……电子产品是女儿的学习工具,也是最主要的社交工具、娱乐工具、生活助手。
当然,电子产品还是许多老师和家长的心头恨,因为TA的成瘾性。时常见诸各种媒体的、与电子产品和网络相关的悲剧,加剧了大众对网络和电子产品的恐惧。呼吁抵制者有之、痛骂游戏公司者不少、网上教家长严管的文章更是多如牛毛。
电子产品到底是天使还是魔鬼?
在我看来,电子产品和网络一样,本身是中性的,为善还是作恶,在于使用者而非工具。
只是,网络是一件诱惑力颇强的“工具”,特别根据人工智能算法、针对用户偏好的定制推送,的确可能导致沉迷,驾驭TA需要一定的能力。但这并不是一禁了之的借口,那是惰政。
严控电子产品,或者需要思考:
我们真的了解电子产品吗?
我们对电子产品的恐惧和愤怒有没有非理性成分?
不分青红皂白、不考虑孩子的感受,一刀切禁止是不是成年人的懒惰甚至无能?
……
关键还在于,控制等于变相的鼓励,禁止导致的稀缺性会增加事务的诱惑力,“过了这村没这店”的心态越发形成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恶性循环,这也是网课困扰众多家长和学生的重要原因。
作为父母,帮助孩子学会事务管理、时间管理,进而自我管理,让工具归位于工具,学会驾驭工具而不是被工具奴役,才是最当做的。
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是父母和孩子共同的功课,但逃避和禁止绝对无法真正解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