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导师也该写综述

和新来的老师讨论过两次,他建议我一边做实验一边考虑写个综述。不怕老师给活干,就怕老师啥也不让干,然后还训斥你混。既然老师发话了,也应该记在心上,这些天都在忙中偷闲查找资料,看他人文献综述的写法。

碰巧,身边有位年轻老师发了篇AFM的综述,之前就知道这位老师写文章很厉害,没想到水平真这么厉害到离谱,一出手就是材料类顶刊的文章。

之前大小老板说课题组的水平下去了,怪我们几个博士不给力,还带坏实验室氛围。作为学生的我只能默默低头,没有辩解的想法。现在有了,实验室整体下滑肯定是自上而下的下滑,而不是自下而上的下滑。老师们不看文章,自然没实验的想法,全是靠学生自行解决。

试想,刚入学的学生哪有这种能力?肯定要在人的带领下先完成实验技能的提升,然后在此基础上升华到研究方向的思考,跨过这个门槛成为合格的研究者。我们课题组一上来就让学生自己想办法,不管看了多少文献也就只知道个皮毛而已,会有什么想法。就算能力出众有点想法的学生,一做汇报又被老师批个狗血淋头,文献看得不仔细,不动脑子诸如此类的话,摧毁着学生在学术道路上本来就没有建立的自尊心。

那些做出成果的研究生,极少数是能力出众,有科研天赋的人。更多的是指导老师的idea可行性非常高,成果很快做出来。要么写论文,最次的也能转化为毫无实际用处的专利。而自己摸索的学生相对来说就是磕磕绊绊、兜兜转转,品尝着无数挫折与失望甚至完全失败的滋味,这种一次又一次的挫败感会磨平研究生的科研热情。再加上老师的责难,批评、甚至贬低自尊,研究生的科研与生活环境将会变得令人窒息。

总之,我就很钦佩发综述的老师。照理说,学生干实验性的论文研究,对应的,指导老师也应该完后综述学生研究方向上综述性的文章。不用多,一年1~2篇就行。很遗憾,我们导师都是教授、博导级别的人物了,没有什么科研压力,不需要再往上爬了。对自身的压力小了,压力天平就倾向于我们学生了。

我们的导师,除了我自己的老板天天来(天天来也不知道做什么,但天天来就很离谱),其余老师周六日一般不来,而且上班时间也不知道在干什么。青年老师我还经常看到他们在看文献,大老板们我是没看到有谁在看文献。

不看文献,早就脱离实验,还TM瞎指挥,他们以为给了多好的操作指导,其实在我们看来就是傻*一样,然后我们还要一脸奉承的应付着,也不好说什么。到头来费时费力,又是毫无所获,感觉自己也是个傻批。

我们学生其实也应该看到老师的学术能力,这个能力并不是以实验性文章为代表,而应该以综述型为代表。尤其是高质量的综述,更是考验老师的学术水平。

我们课题组就没有写综述的,其实相比于实验,综述更是个稳定的产出。文章开头说的那位老师,平均每俩仨月就能发一篇高质量综述。这也是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多找个方向,多谋求个出路吧。

最后,借用我兄弟不知道是不是从知乎上看到的话,学术圈(应该念juan),和猪圈一样的发音,我觉得挺符合。

你可能感兴趣的:(研究生导师也该写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