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在本节继续分享自己在星巴克的创业历程,回忆了很多细节,在星巴克有很多人和事,都是根据霍华德确定的企业文化发展而来,令人感动的瞬间,由许许多多小伙伴们创造。
1992年星巴克上市,那时我们共有165家分店,市值达到2.5亿美元。在其后的十年时间里,星巴克的分店扩张到更多城市,使美国大众形成了新的生活习惯,如上班时的咖啡时间。人们不再喝滴流咖啡,转而喝起了拿铁和卡布奇诺。除此之外,我们还将一种新的咖啡语言介绍给了美国大众。我们咖啡杯的容量不是通常所说的 “小、中、大”,而是“中杯、大杯、超大杯”。为顾客定制不同口味的咖啡饮品既是我们的特色,也是我们的优势。(文化的人性化)在星巴克,你可以喝到别处没有的口味。随着时间的过去,星巴克的饮品口味将达到逾17万种。
随着每一家分店的开设,每一种口味饮品的开发,星巴克在社交和文化方面改变着美国。这是当初我在意大利那段神奇日子里所梦想却从未预料到的。
大到城市,小到小镇,我们的咖啡店成了老年人上午聚会、学生们放学集结的地方。从早到晚,妈妈们推着婴儿车前来光顾。每到晚上或是周末,单身男女会来店里与陌生人邂逅。有些情侣在星巴克相识,他们也在星巴克订婚、结婚。郊区的人来光顾星巴克,目的与城里人一样:聊天、读书、创意、工作、讨论。有些人为了出门走一走,有些人为了闲看人来人往,还有的人是为了在一个熟悉、安全、温馨的地方与朋友会面。(第三空间就此诞生)
创办“天天咖啡”时我就预感到,我们在店里营造的这种体验—一边喝美味的咖啡,一边编织人际纽带—将会吸引到各色人等。反过来,我们在美国各地所取得的成功,也促使我们更为细致地考虑顾客对产品和服务的反应。
星巴克提供的体验,是美国很多街区前所未有的:一个普普通通的聚会场所,却令人感到罕见的温馨。店内的设计旨在使人远离日常生活的喧嚣和压力,逗留短如五分钟,长如数小时都是如此。柔和的色调和灯光,轻柔却积极的音乐,嗡嗡的悄声交谈,令人安心的新磨咖啡香味,意式咖啡那浓郁的芳香。每位顾客都由专业咖啡调配师服务。不论是黑咖啡还是意式浓咖啡,都是现做现喝,配以友好的服务用语、善意的微笑,服务员甚至还能叫出你的名字。以上种种融合在一起,顾客能体验到一段平静又温馨的时光。(这些细节有些就在中国门店也能遇到,真实且真诚)
星巴克的流行,恰好赶上了当时的潮流。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和远程办公兴起,越来越多的人成了个体经营者或在家办公,也就是说,他们不必固定在办公室里上班。在星巴克,他们独处却能体验到某种集体感。与连锁快餐店不同,星巴克不追求快速消费。与餐馆不同,星巴克的核心产品不是正餐。我们全天候营业,还允许顾客在消费完毕之后随意逗留。(星巴克定义了美式咖啡文化,还包含了品尝咖啡的环境和人,这一点其他公司无法替代)
在星巴克消费,会比炸面圈店、麦当劳、流动餐车贵一些,但我们的咖啡豆质量更好,我们的饮品口味独特,为顾客定制,随着咖啡而来的,还有一份情感体验。(情感体验值钱呀)
我在媒体上得知,很多人将星巴克视作消费得起的奢华。多年以来,我遇见的很多人都说,星巴克是一股民主化力量,它使得更多人能够享有特殊时刻和干净、舒心的消费场所。(在发展中国家逼格高,哈哈)
除了开办更多分店,我们还通过别的方式增加收入。我们开了首个免下车服务窗口。我们开发了一种新产品,名叫“法布奇诺”。这是一种瓶装混合饮料,在星巴克店内和超市销售。我们还买下了一家茶饮公司。
星巴克追求的理念并非只在美国生根发芽。1996年,星巴克在日本开办了首个北美之外的分店。开业当天,柜台外排起了长队。接着我们又把店开到了新加坡、菲律宾、新西兰、马来西亚、英国。1999年,中国大陆也有了星巴克。(全球连锁经营非常成功,伙伴文化的力量太强了)
我们的成功,不是一件事、一个人驱动的。我们每一天的工作都是团队的共同努力。我想让自己身边围绕着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说起多年以来为星巴克的发展做出贡献的人,我能再写满一本书。其中,从星巴克创立之初,就有三个人帮助塑造了星巴克的企业文化。
戴夫·奥尔森(Dave Olsen)是星巴克首位首席咖啡采购员,他对咖啡有种强烈的爱好。他渊博的专业知识令人尊敬甚至敬畏。在他与我们相伴的二十七年里,他以其谦逊和幽默使公司内部气氛愉悦。戴夫于1986年加入星巴克,此前他在西雅图经营一家小咖啡馆。他比任何人都理解我“围绕咖啡打造一个集体”的愿景。
霍华德·毕哈(Howard Behar)1989年加入星巴克,负责门店运营。从入职的第一天起,他就是公司的栋梁支柱。他比我年长大约十岁,有零售业背景,影响巨大。他实施了一系列制度和流程,使我们的运营更为流畅。同样有价值的是,他在星巴克的企业文化中烙上了坦诚的力量和实事求是的重要性。他教给我这个少年时一心想要维护家庭和平的人—争议并不意味着不尊重,无须躲避激烈的争执。霍华德若是有什么意见,就会大声表达出来,他还鼓励大家也这样做。他从不避讳与人争执,对我尤其如此。通过他的领导风格,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坦诚交流,哪怕伤到感情,也是积极解决问题的起点。(这样的团队,做事方便很多呀)
在公司内部发起“开放论坛”的人,正是霍华德。每个季度,星巴克的高级管理人员都会与相关伙伴会面,后者向前者陈述公司的表现,提出建议,或诉诸抱怨。霍华德希望大家能自由地交流,不必担心受到嘲笑,不必在乎对方如何反应。最初,很多人尴尬于这种开诚布公的交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对直接冲突的感觉变得更自然了。倘若因为某事心烦,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把问题倒过来考虑。开放论坛及其鼓励的坦诚心态,已成了星巴克内部的典型惯例。(不知道中国区有没有这个)
2000年,我不再担任星巴克的首席执行官,不再负责公司的日常运营,而是作为董事长和首席全球策略师,将精力放在了全球扩张上面。星巴克的表现异常出色。我们在全球15个国家开了2800家分店,收入近20亿美元。(想想中国的公司如果也能出海开店复制,星巴克的路径也不是不可以学呀,喜茶和奈雪,还有一家出海的蜜雪冰城,非常期待呀)
自从1992年首次募股,随后的8年时间里,我们的股票年增长率达到49%。
接任我担任CEO的人是奥林·史密斯,他原先是星巴克的首席运营官,在公司里广受爱戴和尊敬。奥林比我年长11岁,跟霍华德·毕哈一样,他也是我的师友。十年时间里,我们三个人肩并肩齐心协力共同管理公司,大家都称我们仨—两个霍华德、一个奥林—“H2O”,恰如水的分子式。
我视奥林如兄长。他同意在退休前担任公司五年的CEO,我对此深为感激。担任CEO之后,他优化了公司的运营方式,同时强化了公司的关爱文化。我在最初制定的公司宗旨里写下了如下志向:“我们希望,在我们业务所及的地方,都能成为当地社区的经济、知识、社会的一分子。”在奥林的领导下,这一宗旨得到了实现。在他的任期内,星巴克恪守对社会问题的承诺。在2000年至2005年,公司共为青少年培养、扫盲计划、自然灾害募捐等项目捐赠了4700万美元。我们通过购买可再生能源、减少耗水量、节能等措施,逐步减轻门店对环境的影响。我们还设立了产品溯源机制,以保证我们购买的咖啡豆的种植和销售不出问题。(典型的白左,也不是那么偏激的,挺好)
2005年,根据计划,奥林退休。接替他的人是吉姆·唐纳德(Jim Donald)。吉姆从2002年起就负责北美区的业务,加入星巴克时,他已有多年的零售业经验,且有着与星巴克同样的商业价值理念。他的领导风格友善和蔼,大家都喜欢为他出力。在吉姆的领导下,公司持续成长,深受华尔街认可。我们在美国的小城市开了很多分店,还在都柏林、开罗、布加勒斯特等地开办了分店。我们开始在杂货店售卖咖啡,还把咖啡卖到了餐馆和酒店。我们把星巴克的业务拓展到了咖啡之外的领域,如在店内销售CD、书籍、游戏等文化娱乐产品。2007年年底,星巴克的市值达到了149亿美元。我们在全世界49个国家开了17000家分店,美国国内的门店总量达到11000多家。(资本市场认可,星巴克员工的股权就增值了很多呀,大家都受益)
这二十年的发展,如同坐了飞毯一般。但盛极必衰才是常态。公司的蓬勃发展同样掩盖了很多失误。(公司大了,危机意识更重要,特别是劳动密集型连锁行业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