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感同身受

      室友妈妈和老姨从牡丹江来上海看她,要跟我们一起生活一个多月,因为都是东北人,算半个老乡,生活方式和大嗓门的沟通方式都没任何障碍。反而是她们旅游外出的几天我还会觉得家里安静的让人不安。

       跟我们初到这个江南城市的时候一样,阿姨们每天都收获着一些新奇和惊讶回来。例如上海的生菜居然是甜的,可以清炒而不是蘸酱;没见过的海鲜熟食的店老板居然会直接拒绝让她品尝,说你们吃不惯;柿子硬邦邦的居然就可以吃了;等等。每每说起,两个人都会有东北人的评论:艾玛,在东北谁吃;艾玛,知道咱是外地人哈,在咱东北都让尝的;柿子吃起来像梨。如果有一个非东北人听到我们的谈话一定会去糗百去投稿。然而当时当刻发生的时候,你只会作为一个过来人做相应解释,因为在我们东北黑色土地上的人情物造就了我们的东北思维和北方见识。

       如果说缺少见识是造成思维的偏颇的唯一因素也是不对的。当两位阿姨讨论起孩子假期回家早晨要不要叫吃早饭的话题时阐述了极大奇异。阿姨说,我们早晨从不叫她,我们把早饭都提前给留好了,想什么时候起来就什么时候起来吃,回来就几天,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老姨立马提出反对意见:不滴,早饭一定得吃,早饭是最重要的一顿,不吃对胃不好,早晨起来把饭吃了再睡都行。你在外面自己怎么样我们管不住,不能让孩子在家里落下毛病。两个阿姨立场坚定,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暗自坚持,悻悻收场。

       作为旁观者,我刚开始在同情早晨被叫醒吃饭的孩子,因为我也是那个决定睡到自然醒才吃饭的注。而我爸妈也分属两个阿姨的对立阵营,虽然我们家小事一直遵循听我妈的我们都因此而有了懒床的恣意,但是如果思维提高一个度,你会发现这种意见偏差其实充斥着真个一地鸡毛的日常,而每个人的想法都是建立在自己的感受和立场的,我体验过这种方式做法好,那么我就要让你接受并且安照我的方式来执行。越是亲密关系越是这种绑架方式。我们跟别人都可以大家求同存异,为什么到家人的时候就吹毛求疵呢?因为我们没有边界感,我们互相属于,我的感受也等于是你的感受,我觉得好的,到你这也必然是最优解。虽然我们共同生活过或者一直生活了几十年,然而每个人对一个味道,一种声音的感受是不尽相同的,就像大家的审美千差万别一样。我们来到世间,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那么我们的感受也是独一无二的。

      有人说要做到共情,做到感同身受。是的,我们无法非常容易的了解别人的感受。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我们曾经的经验,通过细致的观察和敏锐的感觉接收到这种抽象的别人的感受,那是不是一个人她共情能力超级棒,别人就会觉得跟你沟通和生活非常舒服呢?个人觉得并不赞同。

       我妈妈因为八岁才会走路,身体一直弱,她对他人的共情能力就非常好,跟她在一起你会觉得伤口都被她用语言行动抚平,开心的事情会收获双倍的喜悦。在这种舒服融合的相处模式里,你会时不时的觉得她自己的感受呢?她现在是否需要我来抚慰,是否需要我来鼓励。太多的共情反而让她人感受到她自己的情绪的时候很少。让你时不时的反思自己是不是太都站在自己角度,没考虑过她的感受。日子长了你会习惯性的忽略掉她的情绪。或者说一直认为她不需要我们的理解和支持,因为她自己就有这些。

       我觉得好的感同身受是要做到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的思维方式和立场。我们都因各自的成长环境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思考方式,那么我们必然经由此推演出属于自己的观点。没有那种思维方式是最优的,没有哪种观点是绝对真理的,生活本来就不是非黑即白。要学会理解他产生这种观点背后的因素,和理解她想要表达的善意。学会接受,理解他人,然后坚持自己的观点。尊重个体差异,尊重生命多样,尊重每个人本来的样子。然后在尊重的基础上找到相处的彼此舒适的方式。这样人与人的相处就会一加一大于二。

你可能感兴趣的:(生活中的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