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SPU/SKU”谈“输入与输出”

今天我们从买东西说起,做线下零售或者电子商务的朋友应该很熟悉这几个概念:SPU(Standard Product Unit),标准化产品单元)、商品(京东叫product,淘宝叫item)和SKU(Stock Keeping Unit,库存量单位)。

先来解释一下,用京东来举例子,同款的耐克鞋子是一个SPU,而SKU则是一个产品的最小库存单元,直接反应某个“唯一”的单品,如颜色、尺码属性不同,就会定义为不同的SKU,商品则是介于SPU与SKU之间的一个概念,他是和卖家相关的。再比如荣耀V10,荣耀官方旗舰店会销售,其他手机专卖店也会销售,存在多个卖家在卖这个款商品。不过由于不同卖家的SKU组合不一样——比如有些店铺有红色,有些店铺没有,所以商品是低于SPU而不是高于SPU的概念。

不难发现,这三个的定义是按照类别层层细化的,产品特性越来越具体。商品是SPU按卖家分类的结果,SKU是进一步按属性分类的结果。反过来看,SKU到商品再到SPU又是一个层层聚合的过程,一个逐渐抽象的过程。

当我去思考这一个实例时候,像这样的分解与聚合似乎在很多地方都是适用。就像是乐高积木,可以有多种多样的组合方式。

如果将阅读与写作比作“输入”与“输出”的过程的话,那么我们通过阅读所得的每个知识点就是一个SKU。当我们要针对某一问题写作时,这时候我脑中的几个SKU就可以聚合起来,形成观点或者见解,这时候就形成一个“商品”。有些时候甚至需要多个“商品”打包才能论证一个观点。

平克曾这样形容写作:“将网状的思想,通过树状的句法,有线性的文字展开。”我想,这同样是一个聚合的过程。

那么“输入与输出”的这种模式能不能再抽象化呢?我们不妨尝试一下。

其实抽象的能力就是寻找事物共性的能力。

在做一个互联网产品软件产品时,会经常使用这样两个词语来沟通“前端”“后端”。一般的工程师也会这分类。负责前端开发的工程师更靠经UI层(User Interface,用户界面)。他们对交互的理解更为深入,而负责后端开发的工程师更靠近数据层,他们负责搭建产品钢筋骨架。

前端主要是为用户服务,而后端则是以高效的方式来支撑前端。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就可以抽象为“柜台+仓库”模型。

说回“输入与输出”,何尝不是这种模型呢?“输出'就是我们与世界沟通的方式,而”输入“为我们的输出保驾护航。没有输入量的积累,哪里会有输出,我们前面讲了输出只是我们输入的几个"SKU"的组合,没有大量的“SKU”哪来的不同“SPU”。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SPU/SKU”谈“输入与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