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活在谁的世界

社會里有一個我,内心里也有一個我,在不斷的與社會的交互中,我們常常容易把這兩個角色混淆。把別人的希望他是自己的希望,拿別人的評判標準當成自己的判斷標準,把別人的成功第一章,從自己的成功定義,不知不覺掉入"為別人而活",的陷阱。因此我們需要明確的分清楚這兩個角色之間的區別和正確判斷什麼時候是哪個跑出來在起作用。

活在父母的世界

不得不承認,我們的父母親人對我們有很大的牽絆力。我們和父母的想法和利益並不總是一致,但基於"道義",我們往往會妥協。畢竟我們從小受大的教育告訴我們,忤逆父母是大逆不道的;父母養我們那麼大,我們不知道感恩是不對的;中華傳統講究孝順,似乎不順就是不孝。不懂得孝順和感恩的人是不值得交往的,是會被主流社會鄙視和拋棄的。 因此我們在潛意識里就是不敢去違逆大多數人的主觀意志的,不能跟多數人不一樣。

當兩者一件不一致的時候怎麼辦呢?當然應該做自己,因為你才是自己人生的唯一主角啊,否則你就算「從」了父母,也不代表你更有道德,這只是你的利益博弈後的結果而已。

沒有父母參與的人生可能會有缺憾,但沒有自己參與的人生連意義都沒有。

活在子女的世界

這個話題和上文看起來是相互獨立的,但其實兩者之間是有強關聯的,要避免子女活在父母的世界,就需要某些父母先盡可能不要活在子女的世界,盡可能讓子女人格獨立才是做父母的首要責任。

太多父母控制不了自己,看到子女做出與自己期待不符的決定時,不由自主地干涉他們的決定,想「幫」他們一把,便容易陷入過度「活在子女的世界」。 過度付出在任何時候和任何關係都不可取,因為我們嘴上可能不承認付出是為了回報,但潛意識里沒有人是願意做無用功的,哪怕我們在付出的時候已經得到了對等的快樂,但很多人並不認為那是對等的回報。

於是父母很容易就會把自己的失敗、過錯全部推到分了資源、精力給子女的這件事上。隔壁老王為什麼比我成功?因為他都不管孩子,一心撲在事業上,我要是不管你,我可能過得比他還好,現在事業沒了,你還要忤逆我。

如果從一開始就認識到,我之所以對子女好,是因為我想對子女好,而對他們好這件事本身已經遂了我的意,我得到了心理上的巨大回報,這樣再要索取的慾望就會少很多。

同理也適用於伴侶的世界。

活在主流的世界

很多人都知道價格和價值有什麼區別,因為教材里說了,馬克思認為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上面的無差別勞動,而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形式,是在價值兩端波動的。

其實馬克思的觀點是非常有問題的,價值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不同的,它需要考慮需求、供給、邊際、心理等各種因素,比如一個人費了很大勁造了一種沒人要的東西,這種東西非常複雜,社會平均勞動時間也很長,那么它的價值是否就很高?這很明顯是荒謬的。

而價格,恰恰是價值的社會形式。比如蘋果手機為什麼值7000塊,不是凝結在上面的無差別勞動值7000塊,而是願意用7000塊去買它的人達到了供給和需求的平衡點,因此它的價格是7000塊。

搞明白這些,你就該知道,我們應該從價值去判斷東西,而不是價格,有人喜歡買自己用不上但價格奇高的東西,這就是將大部分人的需求當成自己的需求了,把價值和價格划了等號,以致於在他們的心裡已經沒有了自我,只有「1000元的衣服怎麼都比800元好看」、「200萬的房子就是比80萬的房子更牛」……

多數人都在本可以擁有無限可能的生命中擠向了大多數人在跑的小道上。反省一下,你是不是正處於這樣的狀態?同時靜下來問問自己:自己要的,究竟是什麼。

关于幸福

很多人其實是沒有什麼幸福概念的,之所以這麼說,並不是因為他們感知不到幸福,他們完全可以感知到,但他們的幸福往往是被操縱的。

可能連他們自己都不知道,他們對於幸福的定義其實一直屈從著這個社會的大多數人的主流觀點。比如考上清華北大、升了經理、有房有車就能得到贊賞,得到肯定,得到尊重。然而這樣的幸福往往並不持久,因為他們的上面永遠有更多的人。

而且社會有一個規律,那就是如果要按這樣的方式去計算幸福,那就注定只有金字塔尖的一小部分人也許還能殘留一點幸福感。屬於社會的幸福感永遠是稀缺品,因為按照這種幸福設定,排在前面的永遠是鳳毛麟角。

丟掉社會的幸福,找回自我的內生幸福,這就需要我們的大腦里有感知細微進步,並保持樂觀的系統。要知道幸福並不是一個少數人笑多數人哭的遊戲,幸福是每個人都能得到的禮物。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活在谁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