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语文的根

      今天是我们市小语工作室第四次活动—语文阅读教学研修暨送教活动。巧合的是执教的两位老师都姓赵,可以说两位赵老师扎实朴素的教学照亮了我们的语文课堂,照亮了我们前行的方向,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样的课堂才是守住了语文的根。

一、实实在在有收获的朴素课堂

      上一堂朴素的语文课,就是不上那些用模式化的教学来降低师生语文素养的课,不上那些运用平俗花哨的手法来渲染课堂的课,不上那些体现不出语文教师素养的碎问碎答、就课文教课文的课,学生语文素养得不到提升的课。

      两位老师的课堂可谓是实实在在的语文课,学生真有收获、大有收获的朴素的语文课。

二、致力于言语能力构建的课堂

      语文课程作为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揭示了与语文教学的本质是言语能力的建构,而非语文知识的传授。统编版教材中在语文园地中新增“字词句运用”“写话”这两个板块也体现了语言文字运用的核心。2011版课标突出“语言文字运用”传递的信息是:言语能力不可能是讲会、听会的;语文教学也不再是纠缠于内容、缠绵于理解、沉迷于意义了;而是要依据语言表达规律和学生语言学习规律,构建一个基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体系,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言运用中,发展言语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赵敏老师的课堂,依据字词特点分类认识生字词,围绕词句篇章进行语言训练。晓娜老师的课堂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关注写法注重方法。《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要在语言环境中教识字,也就是让学生在学词、学句和阅读中识字。这样识字便于结合词句和上下文准确地理解字义,并能与字音、字形紧密联系起来”。识字不是孤立的认知,而是要和听说读写相结合。词语练习只有从文字符号的记忆走向运用,才能赋予它们活泼的生命。

     

三、有效朗读重语言实践的课堂

        统编版教材更注重语文元素的挖掘与提炼,最主要体现在语文的四大核心素养:语言理解能力、语言运用能力、语言思维能力、语言审美能力。

      常规课堂上,我们往往注重的都是读的声音、读的形式、读的技巧,一句话,强调的是学生的嘴巴,而没有注重学生的内心。其实不必苦心经营轻松,不必刻意制造感动,甚至可以拒绝多媒体声光电的过多冲击,赋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静静地阅读,默默的沉思,让他们静下心来,去勾画,去圈点去批注。只有静下心来思考,才能摸索到通往知识殿堂的路。

      一般我们语文老师都会给朗读贴一张文雅的标签:初读、品读、精读、赏读。但是,到底怎么品读,品读要达到什么程度;到底要怎样精读,精读要精到什么程度;到底怎样赏读?用什么样的方式才算有效赏读……我们自己也说不清楚。晓娜老师引导学生带着品味语言、学习写法的目的去品读文段:初读了解文章内容,品读知道写清楚,精读知晓抓变化,赏读明晰方法。

      评价一个语文教师是否优秀,不在于他给学生讲解了多少课文,传授了多少语文知识,而在于他是否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激起了学生读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四、站上讲台你就是语文的课堂

      语文教师的作用是什么?语文教师的作用是浸润,用自己的语言营造一个场,用场内所有的细节浸润孩子的每一个细胞;语文老师的作用是唤醒,唤醒孩子渴望被文字滋润的心灵……总而言之,一个语文教师要想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依靠的绝对不仅仅是技巧,而是丰厚的底蕴。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所知道的东西,就应该比他在课堂上要讲的东西多10倍,多20倍。” “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林语堂也说过:“在牛津剑桥那些老师怎么去教学生,他们把学生叫过来,一边抽着烟斗,一边天南海北的聊,学生被他们的烟和谈话熏着,就这样熏陶出来的。”这两句话,都强调了教师底蕴的重要性,教师有了一定的高度和厚度,即使抽着烟谈话,也能熏出优秀的学生。

      这种品质和能力的可贵,在于需要我们用毕生的精力和意志来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教学能力与治学智慧,并将语文教学的美好阳光播撒到每一位学生的身上。于语文教师而言,能够让自己的学生具备高超的语文能力,便是莫大的幸福。

你可能感兴趣的:(守住语文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