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6-656 *655 *5经验作为语境 6生活形式和行为方式之遵从规则/行动之间是规范性而非本质或类似于命题中意谓相等的情况 7理解作为行动的普遍规则 就是语法考察作为逻辑中一步的指出,...

646
最后这句。从感觉到意图(意义)的相应,这里还是一种没有根据的凭空的设想。只是提出一种解释,而还不能称为理解。理解关乎客观性或确定性。
指出这种语法的问题,通过这个语法的进一步的合乎逻辑的推进。这样,要表达的是一个意图还是和这个意图相应的特定的痒痒?没法断言。因此,这种解释或这种语法缺乏确定性。或者说这个语法具有某种主观随意性。

647
意图的自然表达。这就是w的自然语言么?考虑命令,要求,陈述这些行为方式。
猫如何悄悄接近一只鸟:猫总是瞪着鸟,以接近它为轴心。并且尽量不暴露自己,因此其选择路线是尽量隐蔽的。从一个阴影到另一个阴影。
如同重物自由落体,服从重力的牵引这自然规律的作用。
看看一只想要逃脱的野兽。还是在逃脱的野兽?
慌不择路。有别于猫悄悄接近一只鸟。有路就走。走哪算哪。

在自然表达中,所考虑的东西在做出来的东西中看见了。
猫向鸟表达问候。这要基于想象力,基于相同的或同一个文化的传统,并且在语法不对实在负责的情况而得以可能。
自然表达的一个例子就是感觉命题。其基础是命题的逻辑形式存在于语言的给出方式之中了。弗雷格指出概念承担了句子的形式结构,是不满足的。概念是一个句子除掉名词意谓的对象之外的东西。而对象对于概念而言作为一个空位存在,有待一个对象的东西的补充。概念是一个函项,其中存在一个表示普遍性的位置,它有待为对象所补充。在w,则是命题的涵义,思想,基于图像论的命题的逻辑形式所给出。

感觉命题 自然语言
直观的经验 关系范畴 这个苹果是红的
思想基于语言的给出方式给出来了 涵义
图像论 图示形式的相等
在命题里,句子的涵义是意义的组成,它是字面意思。并且句子意谓真,是意义的余下的部分。但是真是逻辑。就是说,任何命题要作为关于事物的谈论,它都要意谓真。

648
语法不对实在负责。得意忘言是合理的
但是不能推进到想到就是说到。要表达一个意图,始终还是需要遵从规则的语言游戏说出来做出来。这里,实在的语言游戏还要在意图作为规范语法的东西之外,在文化制度的传统的行为方式中,语言方式中,挑出来。在此之前,还没有产生表达。
1目的和2方式手段和3工具的区分。这里是 1生活形式作为我们所思的东西,和2语法规则,和3语言游戏或实在之间的相应。
f(a)
a是语言游戏,实在。f()是语法规则。
F()
生活形式。
F()规范f()。后者指出语言游戏嵌入遵从规则,是落到实处的。或者是物理描述可以产生的东西。前者却是人的生活世界中的东西。是一套人的生活世界中逻辑的角色的东西。它们之间类比亚里士多德的概念或共相的两种情况:从是者的多重含义,从诸范畴的划分的一端开始,到另一端概念葱经验中升起的情况。两种之间总是存在断裂。不能在一个属种差的序列中。之间总是具有一个无穷多的不可穷尽的项。事实上诸范畴对于being的有限项的完备划分仅仅落在自身,不能对诸范畴作出任何进一步的这种划分。就这点也是问题。哥德尔 划分要完备,则项不可能有限,或者反过来有限项不能达成完备划分。这也看出亚里士多德的9或10范畴的随意性,不严谨。也看出康德的知性概念的不严谨。康德基于命题的形式的考察。可是,也还是一种不严谨的考察。不然得到的就是w的逻辑形式而非有限的知性概念了。
哥德尔指出的,和信息理论中的时域频域分析的结论符合。要描述一个时域中有限的信号,需要频域中无限的描述来逼近。逼近,而非给出。反过来也是,一个频域上有限的信号,需要时域中无限的信号来表达。
这里的意义,考虑的是涵义的东西。w的图像论表达的思想。语言总是基于概念的。使用概念刻画对象。对象,感性的东西,要在语言之外引入罗素的亲知,或意向性。
可以把信息理论和意义理论作出类比。或者把前者看作后者的一个特例。哥德尔不完备定律在这个特例中是显然的。通过数学却精确描述出来的东西。

649
接648
那么,实在的位置为何?实在不是绝对的原子式的可以提供随意塑造的材料。在语言,就是可以提供随意用法的语言游戏。语言游戏始终还是基于行为方式具有某种粒度。在此行为方式而言,基于这种行为方式,句子在整体的行为方式中有意义。这是实在参与意义的一种逻辑整体而言不可再分的情况。就是说,以句子作为实在而非语词为实在参与意义的表达和理解。因此,日常语言的逻辑是对于句子而言的。而语词和句子之间的构造,在图像论中的逻辑形式里阐述。它不是日常语言的语法所考虑的东西。
回到语言游戏中的句子。我们并非可以基于语词排列组合的可能性造句。这句话一方面指出的是句子作为命题需要符合对象处于概念之下的逻辑形式。另一方面,指出的是为了承担语言游戏中的一步,作为角色参与语言游戏,我们总是基于行为方式来安排或规范某些句子的可以使用。就是说,什么场合什么话,这里是有一种文化制度的传统中产生出来的规范的。我们见面问候时,大体总是那么几句。早。你好。嘿。点头示意。微笑。握个手,拍拍肩膀或拥抱。诸如这般有限的几种表达方式。表达方式总是落实到特定的句子,行为举止,肢体语言中。这里有行为方式和实在(可见的言行)之间惯有的相应。这里不是随意的。我不能用“1”来和某人打招呼。除非基于特定语境,彼此有特定的约定。不然,这无法理解。也就是表达的无意义。表达的有意义在于可以理解或理解的可能。

650
明天 狗没有这个概念。它的生活世界中没有明天这个词所相应的概念。也就不可能考虑关于明天的东西。

651
什么图画都说不上。
指出语法不对实在负责的情况。更确切地说,是指出语法考察基于语境原则,对于语境的领会而给出。是语境中领会到的生活形式规范着实在的用法。用法在此是由语境中直接领会到的生活形式的东西和语言游戏的字面意思或实在的图像根据语言自身给出,基于两者的给出,以及基于一个关系 的指出:f(a)=y。a是实在,y是生活形式或语言游戏的意义。语法f()基于这个等式以及a和y的指出,而被决定。
在这里,似乎还是有一个图像论:
因为f()不是一个表示对象的普遍性的函项,而是一个表示函项或概念的普遍性的函项。称为函项变量。

表示对象的普遍性的x,可以基于句子意谓真,为概念所刻画。或者,考虑代数句子的求解,可以通过概念指出来。这里的概念是意谓相等的算式所构成的句子。意谓相等是这个句子的谓词。它不同于对象处于概念之下的情况,后者通过句子意谓真能够指出的仅仅是一个概念的外延类,而非一个对象。
这个苹果是红的。基于这个句子,指出的仅仅是这个东西、实体x,它是红的,它是一个苹果。并不能给出这个苹果这个东西。哪始终还是要基于亲知给出来。语言并不能给出它来。
这群人里背包的那个。假设这群人里只有一个人背包,那这个句子或指称词组有意义。但是这里的假设里,就已经包含了不是基于语言给出的东西,而是某种基于亲知的东西。这个假设指出的是从事物到语言的一个经验描述。其意谓真就作为这个预设的内容。而假设搁置了真的断言,它仅仅指出一种思想,事态的可能性。这个指称词组基于这个假设有意义,谈论的仅仅是一种逻辑的东西,而不包含任何对于事实的判断。

这里还是有一种图像论。所说所做和所思的东西之间,作为两个层次的东西,在逻辑中处于相对的不同位置的东西,它们分别是直观的。本质主义的语法所给出的。
感觉命题、意图的自然表达。怎么表达?直接做出来。

感觉命题的情况:
语言(句子)自身之中蕴含了或包含了意谓对象的名称和意谓概念的概念词。名称意谓的对象并非基于名称自身的涵义就能给出来的。名称和意谓和概念词的意谓的区别,在于后者基于一种语言使用的传统具有一种确定的用法。概念词意谓概念。具有特定的内涵。而前者名称的意谓,却仅仅指出某物x,它的名称是a。这里通过名称在语言自身而言能够指出的还仅仅是表示普遍性的实体x。而这某物,最终还是要基于语言之外的语境来给出来。譬如罗素的亲知所引入的东西。可见,名称的用法和概念词的用法根本上是不同的。命题试图达成的是基于句子意谓真,使用概念对于对象作为某种刻画。或者说,通过句子中的概念为名称赋予含义。这里含义的赋予,不是指出名称的完整的含义,而是指出名称的含义的组成部分。如同一个概念具有一系列内涵,某个内涵之于这个概念的内涵,是项和类的关系,或子集和集合的关系。
这样,命题的情况就是自身具有逻辑形式的,并且以这种逻辑形式作为语词的用法,作为名称和概念词处于一个句子之中整体构造的形式的东西。句子意谓真,而真是逻辑。意谓真,就指出句子具有一种反身性。一个命题就是一个关于自身同一性的陈述。正是这个自身的同一性,使得一个句子表达了概念作为对象的性质。这里有康德的我思表象的伴随的情况,使得表象杂多可以带入一个意识中来是合法的。就是本源统觉的自身意识的运用。
本源统觉的自身意识的运用,就在于由此产生出来的表象杂多是关于同一个实体,围绕这个实体产生出来杂多表象。从而这些表象带入一个意识中来,可以综合统一产生出一个客观的经验。本源统觉仅仅扣住表象杂多的同一个来源,使得产生出来的杂多表象总是基于这种同源性或自身性,而作为一个关于自身的判断:概念作为对象的性质,属性作为实体的属性。

就主观思维受到客观事实所规范而言,在w的语境原则里,人所说所想所做基于语言的可能性所揭示的空间是一个解释的空间,而非理解的空间。w的日常语言的语法,把人的想说和做都归于日常的东西、因果相继的生活之流中的东西的考虑里来。这就是语境。把离开这语境的想说和做,看作一种脱离了语境脱离了现实的日常的东西的空想。对于可思可说可做的东西的可能性空间,归于一种基于实在的解释的可能性。但是把这种解释混淆于现实认知:解释仅仅对于一种实在的统一作为没有规范性的可能性负责,却并不对于回到现实中日常的东西,并不对于回到日常的东西的考虑负责,不对于把它归于因果相继的这一个生活之流负责。
那么哲学的逻辑的考虑是怎么一种情况?是哲学病么?不是。
哲学的逻辑是分析命题,并非综合命题或经验命题。而哲学病所指出的设想,实在的语法设想,我们在其中所考虑的东西,是一种经验判断,综合命题。w关于日常语言的语法,仅仅分析地指出语法的有待置于周遭环境中考察指出语法作为表达和理解中介于实在和意义之间的函项变量这么一个逻辑位置。它并不涉及语法的任何经验的判断。

回到651 所思和所见所作所说,它们是两个层次上的东西。在实践里,就是目的和行动之间的区别。而所思不仅仅是自身的记忆。我们可以具有这样的记忆。但是所思的确定性,源于嵌入语境之中,在因果相继的生活之流中呈现出其必然性或确定性。
“我当时还想多待一阵的。”这一愿望的存在不在于其图画,而是在于其语境或背景。孩子不喜欢上学,出门前还想再家里和父亲呆一阵。约会的男女,到点后要分别:还想多呆一阵。这个愿望只是作为某个场景下产生的合乎自然的结果的东西。
“我当时还想多待一阵的。”这句话有意义,并非根据语言自身,而是基于语言的周遭环境的配置的考察。就是说,这个句子有意义要以落到实处为条件。它是一个语法句子,这个句子有意义以它落到实处,就是它作为某种实在的语法的情况为条件。

652
对于某一句话,它具有字面的意思。但是,语言的含义,并非字面的意思。其中还有语法的考察。实在置于语法之下才给出意义。或含义。
仅仅根据一句话自身来解读其意义,这本身就是一种语法的缺失的情况。譬如,假设这w所引用的第一句话是一篇小说中的一个句子。我们阅读小说,对于这个句子的理解,指的是通篇阅读之后它所表达的东西,而非仅仅这个句子字面的意思。一个句子可以基于不同的用意不同的用法表达不同的东西。

读者懂得这话,他没有疑义。
但是,这里指出的并非他猜出了含义。为什么用猜?因为读到一句话时,还没有读完这篇东西。我并不了解随后的情况,基于随后指出的东西指出这句话的用意。
没有疑义。指的是基于看到这里所给出的语境所领会到的这个句子的用法。这里要注意的是,这个句子的理解就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一个时间中的过程。基于看到哪里来判断怎么理解这个句子。一开始我们只有基于宽泛的普遍的文化传统作为理解的背景。渐渐,个别的、这个故事中特定的具有身份的人物,特定的故事背景展开提供了更进一步的特定的语境。这也可以看作生活世界从宽泛的文化建制的传统,渐近落实到某个时代,某个空间,某个社会背景中的人物故事,落实到特定的人物的生活世界里来,落实到它们是如何考虑事情的。这里有从一种较普遍而宽泛模糊的文化到特定语境人物中落到实处的色彩鲜明的文化的递进。类比属种差的概念的递进对于对象的刻画。类比泛泛而言和富于针对性的谈论。

一般而言他不猜。
随后的句子,指出,理解总是基于语言游戏的做出来,基于语境进一步的展开。
如果猜测,就是对于进一步的做的猜测,并且在做出来的事情里得到实证。联系基于给出数列写出写一步的例子。

((“ 你要 想 理解 这句话, 就必须 在这 句话 上 想象 心灵 的 含义、 心灵 状态。”))

最后这句,是哲学病的表征么?
只要考虑到,心灵的含义,心灵的状态还是受外部的客观情况或语境所规范的东西,而非自身作为轴心的东西,就没有问题。就此而言,心灵状态只是作为实在的角色的东西,而非作为自身轴心的东西。在表达和理解里,在日常的东西里,在因果相继的生活之流里,我并不考虑它。它还并非作为对象的东西。对象的东西指那些作为规范性的轴心的东西,而非受规范的实在:想说和做。
w在日常语言关注的日常的东西的考虑中排斥心灵实体、内在的东西。而是把考虑的东西归于外在标准的客观的东西——文化建制的传统中的东西。

653
这一节强调的,是心灵状态、地图这样的东西,不是随意的或自由的。它不是自身作为独立的对象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世界里。它是受到客观的东西所规范的,被规定的东西。
命题要作为事实的谈论,就是这种情况。其中对象处于概念之下,意谓真,指出的就是这个对象和概念处于关系的统一里。对象是处于这个概念之下的对象。
在康德那里,本源统觉的自身意识,作为伴随着别的表象的表象。它使得杂多表象带入一个意识里来是有意义的:产生客观的经验。我以前读纯批时纳闷,如果我思作为所有表象的伴随的表象,那它还有什意义。这个红苹果。那个长香蕉。而断言这个苹果是长的。是理解错误。我思不是这么理解或运用的。我思固然伴随着一切表象。但是一个我思作为一个判断的综观统一的作用范围:
一个我思,自身意识,就是一个一的存在的或意识的要求。它总是局限于给出的特定的感性杂多,或杂多表象,作出种种统一的可能。这里,特定的多基于这种一的要求产生出经验概念来,并且把多(对象,意向性,这里有别于康德的实体)和一(经验概念)的关系作为一个经验(判断)。这里,这个关系、一个经验判断,又是一个统一。所以,经验命题是这么一种情况,多作为最初的东西,首先统一于经验概念。然后多和这个经验概念统一于一个经验命题里。它总是真的。因为经验概念本身就是多的统一。经验命题指出的是多处于对其统一的经验概念之下,这总是真的。

按照地图旅行。这里地图具有用法。离开用法,一份地图并不能指引人。用法就是落实怎么指引人的行程。

第二段 指出图象论联系到或归于心灵状态,以心灵状态为轴心。但是,我们在通过地图旅行这件事情里,是处于一种认知的结果为轴心规范行动的情况。考虑描述一个事实,或临摹、画一幅肖像的情况。我们并不是表达一个主观的东西,而是刻画一个客观的东西。这里客观性是规范主观行动的轴心。心灵状态基于对于客观的东西的符合而言,是受到客观的东西所规范的,而非自身作为轴心。
这里的心灵状态、图像,是受规范的东西,而非自身作为规范性的轴心,或对象的东西。

654 我们 的 错误 是, 在 我们 应当 把这 些 事实 看作“ 原始 现象” 的 地方 寻求 一种 解释。 即, 在这 地方 我们 应当 说的 是: 我们 在做 这一 语言 游戏。

指出 图像仅仅是实在,是有待综观统一的语言游戏。它并非解释的结果。
考虑感觉表达式的情况:它开始一个语言游戏,而非一个语言游戏的终止。开始一个语言游戏的东西,就是实在的角色的东西。一个语言游戏终止于置于用法之下所产生出来的东西。意义的东西。

655
对比解释和理解的区别。
解释,是归于现象的给出的原因的可能性的设想。但是这里确定的是现象、实在或语言游戏的东西,而起原因的设想还仅仅是没有根据的设想。
在理解的情况里,则是从实在的确定,推进到起根据的确定。并且,把实在的如此这般的情况归于根据的确定,归于确定根据的规范之下。这里是规范性的轴心从现象的意向性现象的认知——实在的给出,推进到实在的综观统一的根据或轴心的领会。
认知和理解的区别。认知中,考虑w的关系,是一种多先于一(关系)的情况。在实在的理解中,综观形式并非基于实在产生出来的东西,句子的逻辑形式或图像的图示形式的东西。语法不对实在负责,而是另外在语言游戏之外起周周环境的配置从其语境中领会。关系的多先于一,关系对多负责:给出两个数1和2,其关系总是1<2。关系为多的给出所决定下来了。

656
以往的愿望、以往的感觉,是什么样的东西?我能回忆起20、15岁时的感觉么?10、5呢?
我已经没法回忆起它们多数。偶尔,我能回忆起其中的一点:基于某种语境的触发。这时就可以看到,我们的感觉,记忆,并非实在的东西,而是嵌入用法中的实在,是其结合的结果,意义的东西。离开那个语境所规范的用法,实在就还只是实在。它还并非我的记忆,感觉。过往的记忆、感觉之所以难以再想起,其困难在于一种语境和语法的不再。从而看到同样的实在,看到的东西、感觉,却大有不同。
愿望的回忆起来,也是这样的。它是置于语境置于周遭环境的配置之中,置于因果相继的生活之流里,才算“有一个愿望”是有意义的。愿望a是对于a的用法。而非愿望a是一个对象性的东西,实在的东西。
或者说,a是实在,但是愿望则是生活形式。说“愿望a”有意义,基于它要落实到语境的领会中,而非仅仅设想和说。
我早先有过如此这般的愿望。这么说有意义的条件是某个语境的指出。离开这个语境,这么说是没有意义的。

第二段,指出需要考虑为什么需要意愿报道。这就把意愿不是自身作为一种心理状态就其自身作为对象看待,而是把它作为实在嵌入语境里。一种意愿总是基于其语境而存在的,基于因果相继的生活之流的认知而产生的。意愿是主观的心理状态,受到客观情况作为轴心的规范。
这里指出的是领会这件事情。从语境到生活形式,后者根植于前者。类比现象的认知,多和一的关系(罗素的多先于一的那种情况)。给出多,其关系就受到决定了。一根植于多。这就是认知中的情况。但是在一而不多的情况中,多不是强调彼此的关系,而是强调多复合构造一个整体的东西,由于多的带入一个意识中来受到整体的一的形式的选择,因此这里有一先于多的情况。我把桌子上的这些木头称为一盘棋,这里是形式的思想使得这些木头被看作一个整体的东西。没有棋的概念的人,并不能有这盘棋的认知。
语言做意愿报道,这件事本身就是一种本质主义的表现。类比感觉表达式。意愿不是一个语言游戏的终止,而是一个语言游戏的开始。

以往愿望的报道。感觉表达式。私有的东西。
这里基本的问题在于指出它们有什么用?它们和语言游戏所用于的社会生活中的社会协作无关。而语言游戏在于作为实在的东西作为构件嵌入社会生活之中。就像一块砖头砌进一面墙,参与一面墙的构建。
离开这面墙,我并不关心这块砖作为对象本身的东西,实体。我在这里关心的考虑的是形式的东西。实在总是嵌入用法中被考虑。记忆中的东西,总是某种携带着语境的认知而嵌入其中的东西。某个东西被带入记忆里来,总是基于当下我的意识的关注,而被带入意识中来。过往的东西被想到,总是基于当下所考虑的东西,基于其与当下的联系而被带入意识中来。类比外在原则,这里可以称为当下或现实原则。

社会生活中的客观事实才是语言所谈论的东西考虑的东西。这是对于社会生活所提出来的要求。我们在此关注社会生活中落到实处的东西:客观的东西。我们基于客观性或外在标准可以谈论什么?在此,感觉表达式被摒弃于语言的意义的可能范围之外。这是一个语法句子,而非经验判断。
但是,这局限于我们使用语言基于社会认知/行为方式的用法之下作为基于社会认知的东西的理解和表达。这里强调的是客观的东西的认知,以及基于它的承接为目的的实践。这里不同于自由意志的实践。后者的目的是基于某种伦理价值判断和审美所产生出来的,是主观地产生出来的。就目的的产生出来的根据而言,前者强调一种客观性。因而以理解作为说和做,作为参与一个语言游戏的条件。并且,理解在此强调的是,作为参与一个语言游戏的条件,而非作为伦理价值判断的应然如此的指出。在这里也有一种应然,但是这种应然是处于客观的东西的认知的规范之下的工具理性的东西,而非自身为规范性的轴心的伦理价值判断。

延伸:在社会生活中,对于遵从规则的东西,即使中庸的恶,也不要对于当事人个别有过多的情绪。这基本是制度的问题,而不应把它主要归于个体。对于个体部分的判断力的问题,伦理价值判断中所应承担的责任,一般而言,这是立法环节的任务,而非执法环节的任务。另一方面也看其不合理的程度而定。对于明显反人性,且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的,这个问题就成为一个现实且迫切的问题。

伦理价值判断和审美是切身的现实。而语言游戏的遵从规则,还可以仅仅在理解的关系上和我发生关系。理解可以看作广义的认知:不是实在的认知,而是实在所嵌入的周遭环境的认知。我可以理解一种规则,但是并不参与这种游戏。不去做。
但是伦理价值判断和审美的存在,就总是在做中落实下来的。把它们付诸实践,是它们的逻辑的构成。或者说它们总是用来付诸实践,这是一个语法句子。就像在弗雷格的概念总是等待受到对象的补充达成一种满足性。

=============================================
1
避免讨好型人格。或者恐惧驱动。都是授人以柄,不自主。

2
社会生活中可以要求的,只是生活形式的东西,是文化建制的传统中的东西。
一种个人的东西,要基于人对于文化建制的传统的突破上,回到一种质朴和自然的语言中来。社会生活中可诉求的东西奠基于社会认知而非人的认知。社会阅历和见识为参与社会的条件。在个人感受的诉求里,要求的就不止是社会认知,而且是对于个别人的认知和筛选。只有生命看见生命。质朴的生命之间相坦呈。对于一个仅仅处于社会参与以文化规范所思的人,并不具有这种超越文化之上的统一。他并看不见这种质朴的生命。或者有所见,但是没法和社会生活具有统一。两者之间是或此或彼的断裂或碎片的情况之中。在这里还缺乏一种统一的自觉、无意识。或自身意识的不存在。

3
在真作为社会生活的逻辑或规则确立下来之前,无论说什么,对于语言的真实,真诚的要求,这里始终存在着巨大的黑洞空洞。社会只是浮土上的建筑 其倾覆基于存在诉求是潜能,是合乎逻辑的必然而非意外。

4
皇权、中央政权,就是一种社会生活的统一。
及权、威权、民主政治,基于的是不同形式的统一。统一相同,但是其轴心是不同的,内涵是不同的。
从被动的,人作为受支配的客体,到人基于自身的精神上托付出去自身的自由,到人掌握自身的决断的自由,这里体现的是人以不同的存在处于这些不同形式的统一之下。而人的存在是核心的东西。

5.1
感性杂多 意向性 a,基于数学性范畴f()综合统一于经验概念b之下。这里,f(a)产生b。f(a)产生b,这个句子是一种基于语境原则指出的句子。这里,a和b都是现实的东西给出来了,数学性范畴f()是我们提出的概念, f(a)产生b 这个句子是基于因果的观察产生出来的判断,它是真的,恰恰反过来作为数学性范畴f()的刻画。联系弗雷格通过句子意谓真来刻画对象的情况。这里要刻画的是概念。是对于知性概念作为概念的能力这个思维行动的遵从规则的刻画。
实体和属性的关系范畴(知性概念 概念的能力) g()的运用,产生命题或判断c。它就是对于 f(a)产生b 的进一步审视分析。这个句子是因果相继的观察的结果。命题c作为语言的运用中作为现象给出来的东西已经发生的东西,反过来和 f(a)产生b 这件事情一起作为条件要素置于因果联系的判断中。这个判断作为对于数学性范畴的运用 f(a)产生b 这个经验过程的描述。它是基于因果的分析,总是真的。 这个判断意谓真,进一步用来刻画实体和属性的关系范畴g()。知性概念在句子里作为关系首次以系词得到表达。它负责句子的形式结构。套用弗雷格的概念,这里是对象处于概念之下这个关系作为涵项的指出。它具有两个空位,分别留给对象和概念,或者实体和属性。这就是实体和属性的关系。

康德把知性概念看作在先于经验的。但是,要描述知性概念,还是不得不依据知性概念的运用的条件和结果的东西,依据语言中的经验。因此,就其内容的刻画而言,这里恰恰还是从语言到事物的情况,基于语言使用的现象来刻画知性概念。而语言使用的现象,在数学性范畴的刻画里,就是f(a)产生b 这个句子。在实体和属性的关系范畴里,就是句子:实体和属性的关系g()的运用产生命题或判断c。
而这两个句子总是真的,基于它们都是因果的经验。
有别于康德的因果关系基于现象之间的运用,或者满足的对象之间的运用,这里的因果指出的是包含概念作为原因和经验作为结果之间的关系的断言。前一种运用是基于原因和结果都是作为现象给出来的情况对于它们联系的判断。这是关于现象的经验。后一种运用里,f()、g()本身是还不是经验的东西,而是一种表示普遍性的符号。是语言分析中的情况。这里是关于含有涵项的东西的因果经验(条件和结果)的判断。基于其经验性句子总是真的。进一步基于句子是真的反过来刻画这个涵项的东西。类比弗雷格使用概念刻画对象(比如逻辑对象的情况,概念给出对象。一般语言的句子里,则之达成一种刻画),或罗素的指称词组的语词表达式的情况,基于句子意谓真,通过概念来刻画或者说直接就是指出给出对象。语词表达式就是基于句子意谓真,通过概念为名称赋予含义。

基于通过一个东西给出另一个东西,基于一个东西刻画另一个东西,我们说在逻辑上用来刻画的东西总是在先于被刻画的东西的,或者说用来给出另一个东西的这个东西在逻辑上先于被给出来的东西。由此,知性作为一种行动,思维行动,概念的能力概念的产生的遵从规则,它还是基于语言现象得到刻画的。语言现象是先于知性的东西。
有别于日常语言的语言游戏中的遵从规则,基于语境的领会考察语法。语法在那里是一个作为变项的涵项。语法规则基于语境的领会的规范而给出。那里,语境不是语言游戏之内的东西。它是语言游戏之外的现象。它可以是另一个更大的语言现象。但是它是否是语言可以描述的不是这里考虑的。这里要指出的只是它不是语言游戏字面上的东西。所思作为语言游戏之外从语境中领会到的东西。
而知性作为思维行动,作为产生概念的行动,概念的能力,其内容或遵从规则,恰恰在前面这两个句子里得到描述。或者说,它就是经验的分析的产物。是基于语言的使用所产生的经验的分析的产物。其内容已经在前面那样的那两个句子里得到刻画。

这里没有语言字面分析之外的东西。语言的经验本身就是全部语境。现象通过语言中表示满足性的对象的名称置身于语言之中。虽然,名称并不能基于自身给出意谓的对象。它还是表示普遍性的符号,但是作为一种意向性,已经置身于语言之中了。这产生现象和语言的最初的联系:使用语言的经验。

我们是基于语言的经验中的有效使用联系起现象和语言的。名称在命题中就是维系现象和语言的东西。而意谓真的句子,则为名称的含义的给出提供一个语境,使得可以通过概念来给出名称的含义。
这里最初的基础,还是语言的经验中的有效使用。就是一个经验命题的意谓真。这真值条件,基于直观。这直观的判断有赖于因果相继的经验判断。但是这里的因果不是康德的因果关系的内涵。后者是对于给出现象的之间联系的断言。前者指出的是这种断言所赖的根据。这就是因果相继的从一个产生出另一个来的情况。
这里最初的基础,就是一种从一个产生出另一个来的关系的先天运用。康德的本源统觉的自身意识作为规范多和一的关系的原则,规范杂多表象带入一个意识中来的原则,它就是一个产生出另一个来的概念运动的遵从规则。在感性杂多,就是基于一种自身意识的统一,产生出经验概念的统一来。这就是数学性范畴的运用的情况。经验是感性杂多的自身意识的综合统一的产物。进一步的实体和属性的关系,则是对于这个综合统一的过程的整体描述。这样,就把感性杂多置于名称带入语言中来,和经验概念一起置于经验命题之中。在语言上,体现为从经验概念上升为经验命题。经验命题就是对于经验概念的产生置于其条件中一并在一个整体中得到描述的东西。

它总是真的,是因为作为一个分析句子,是对于因果相继的描述,对于经验的描述。这是对于因果相继的先天运用。因为这里始终以因果相继作为带入到实体和属性的东西的要求或原则或遵从规则,由此指出的实体和属性的关系就是先天为真的。

f(a)产生b。
由此说a是b的。这个苹果 是红的,基于红是基于这个苹果 的综合统一的经验概念,这个句子就总是真的。也就是说,这个句子是一个建立在经验之上的命题,是一个经验命题,

5.2
什么是经验?经验就是我在了解其过程或内部机制的原因之先就认知到的现象。经验就是现象。在这个意义上,经验总是一种对于内部原因或过程机制的指出之先就给出来的整体的东西。就命题而言,经验在名称的意谓的给出之先保证含有这样一个名称的句子是真的。因而,句子不是基于名称的意谓的给出作为句子意谓真的条件,而是反过来,命题的意谓真为名称的意谓的指出有所贡献。
行动领域。知性作为概念的能力,产生概念的思维运动,知性本身是无自觉的。我们在经验中并不以知性作为自觉或有意识使用为条件。相反,知性是在后的分析的产物。我们总是基于给出的材料和经验概念,它们置于一个经验性统一之中,反过来分析知性的内容。就像指称词组的语词表达式基于句子意谓真通过概念来刻画对象。
从一个盒子里取出5个球,还余下7个。问盒子里原来有多少球。我们使用算术处理这个问题。这是一种理性的运用:给出5+7这个式子。但是问,这个算式和这件事情有何联系?就是问我根据什么从这个事实联系到这个式子。这就要求这个算式的根据。我们具有的只是经验:a-5=7,它是真的。这里它是真的基于的就是经验。这里就是一种句子中部分的东西的含义还没有给出之先,整个句子意谓真已经在先指出来的情况。那个算式只是基于这个经验的代数式的逻辑演绎的结果的东西。
我们在学习数学时,总是先学习算术,才学习代数。算术是理性的运用。是逻辑推理。但是这个理性的运用契入某个经验的东西的前提,却是经验本身。经验从来不是单纯的概念运动,或单纯的语言。它始终含有经验的或现象的东西:名称、语法、观念。它是语言,含有语言之外的东西。
是经验奠定了我们的语言的有效使用的基础。理性或逻辑总是奠基于经验所给出的总体的形式结构之上。这是认知中的情况。或者说,经验自身之中始终分析地基于一种理性之上。这就是康德的本源统觉的自身意识。可以把自身意识的统一看作经验的先天原则。经验正是基于它从而保证作为现象的客观认知:它是真的。但是这里现象的认知的真,并不涉及其原因的分析。本源统觉仅仅基于知识的主体性条件指出主观思维作为客观认知的内部条件。我们可以先于原因认知现象,这就是经验的伟大之处。我们并不需要基于一切原因的了然才敢于或合法地断言任何经验。这使得我们可以从直观和经验入手渐进地了解世界。

在实践中是另一种情况。
w的语言游戏的语法考察还可归于一种认知,文化制度的认知,社会认知。但是理性并不把自身局限于认知之中。在认知里,理性的运用是受知识的客观性所规范的。这里,理性或人的思维行动不是作为知识的主体,而是作为受知识的客观性所规范的活动。是建筑工而非设计师。一旦建筑工人不遵从蓝图自由行动,产生的就是相对于认知这个目的的不符合或违背的不理性。这就是理性在认知中的积极运用的谬误。
知性概念的自觉运用就是一种理性的积极运用。知性概念可以类比于无知不觉的风中滚石。它们恰恰由于自身的不自觉而总是符合前者是产生认知中的客观知识或客观经验,后者是产生如此这般地滚动。一旦石头有自觉的自身意识和及其行动,有多少就产生多少偏离对于自然规律的服从的运动。一旦人在经验的认知中具有知性概念的自觉和有意识运用,就有多少谬误。产生认知的目的——客观经验——之外的东西。把它们看作客观经验是谬误。
但是,伦理价值判断和审美的实践,就是人的理性的主观的积极运用。它并非客观经验的认知。在这里,理性受经验譬如文化制度的传统的规范,是类似于语言游戏中语法对实在负责的情况。是本质主义的哲学病。在这里,人作为主体的实践,人的理性,是在先的,自身规范的轴心的东西。但是,在这里还是要强调落到实处。理性要作为规范我们的实践的我们所考虑的东西,他还是要落在实处,落到我的人性作为实在的东西上来。不然造成人性的改造的乌托邦,只会带来一种语法的虚构或悬置:这件事情是不可行的。空想。

在伦理价值判断和审美的实践中,依赖理性的积极运用。

经验是语境原则来源。是语言分析的基础。

6
马健公号上关于意向性何倾向性的描述。似乎,意向性指出的是一种客观性,倾向性指出的是一种主观性。主客观的对立何鸿沟,大体上就是主观的生活世界中的生活形式的东西和客观的遵从规则之间的分别。
但是这篇东西讨论的是遵从规则的可能性。是从实在到其遵从规则的指出的如何可能。
我以前设想,生活形式和遵从规则之间具有一种基于文化建制的传统的相应。它们之间作为一种名称及其含义之间的关系。
我们的所思,也可以区分为一种意愿的东西,生活世界中的东西,和遵从规则的东西。前者譬如问候,后者譬如基于规则写出的一个数列,它是客观的,有遵从规则但是并无生活形式。类比概念词意谓概念,这里遵从规则可以看作和生活形式或所考虑的东西重合的情况。用前者覆盖后者。
概念词意谓概念。这里是一种固有用法。

6.1
生活形式,生活世界,是一套人的文化制度的传统的东西。它们归于人,而非物理。
遵从规则,则是落在物理上的怎么做,把前者的人的东西的所思做出来。
黄敏在知识之锚里作比喻,大致说,一个雕刻家,要有一种整体的感觉,审美,还要落实到雕刻刀的一刀一刀里。
这其实就是一种从整体的把握落到部分的写实。这里的部分不对原子或实在负责,而是对它在整体中参与整体的角色负责。每一刀,都是瞄着置于整体的感觉之中此处的角色它的贡献作为一种逻辑的东西作为一种感觉来落刀的。每一刀都置于形式的规范之下。而并不对这一刀照片式的写实负责。后者的写实,指的是现象中的对象的具有无尽的细节和进一步看的真。一根发丝,作为现象是服从自然规律的结果,它是所有自然规律的进一步探究的结果的东西,它总是先天地服从自然规律的总和。这大体就是指出现象作为意向性的东西,具有一种客观性。它是一种原子在服从自然规律之下聚合的结果。这根发丝的如此这般垂落,可以对它作出科学的分析,并且,它总是经得住这分析,应然如此。这就是自然现象作为单纯的服从自然规律的结果的东西。这个命题先天地决定了自然现象经得起科学的分析,它(经验)是真的。
但是人类的语言表达的并不局限于自然经验。语言游戏侧重的是人的实践,以文化建制的传统的东西,以人的观念塑造一种社会生活。这里,所思的落到实处,最后是一种实在和用法的嵌接,而非语法对实在负责的情况。前者强调这里表达的东西里有人,后者强调这里表达的思想中没有人——人仅仅处于一种镜子的角色,或者一种工具的角色,使得事实投射到图像之中。照相机和画家,照片和画之间的区别。
在逻辑哲学论里,人是照相机,得到的是事实的图像,照片。在日常语言的语言游戏里,人是画家,语言游戏表达的不是自然现象,而是人的嬉戏或人的游戏。其中含有人的一种意图或人对于社会的认知和理解在其中。在这里,社会是一种中间的东西,它既不是人对于自身的认知,那样的话,导致的就是伦理价值判断和审美的实践了。它也不是对于自然现象的认知,那样的话,人作为自然界的造物主的视觉,导致的是人对于自然规律作为造物主的用心的理解。自然现象以其服从自然规律受到理解。所见的东西为自然规律所刻画。被物理刻画。

在语言游戏的社会认知里,社会现象,总是落到作为文化建制的传统的生活形式中来。生活形式和遵从规则之间的联系,不是一种整体和部分,过程和结果之间的关系。之间始终还有一种用法在衔接起两者之间的联系。生活形式规范遵从规则。这里的规范,指出的就是一种不同的东西之间的联系。或者说,这里对一种意图一种生活形式规范之下的语言游戏作语法分析,得到的遵从规则。但是,这种分析里,有剩余。这剩余就是生活形式本身。我基于一个目的作一件事。这件事可以为遵从规则所刻画。可是可以有不同的目的都可以具有有限的语言游戏中相同的遵从规则。譬如问候一个人,它包含了我的主观的友善。可是一种客套的问候,敷衍,或者假装的情况,也有同一个遵从规则。马健指出遵从规则和做出来的东西之间又有这种关系。我考虑的是遵从规则和生活形式作为所思的东西作为意图或目的的东西之间的这种关系。
这个关系揭示的其实是意识和落到实处的行动之间的鸿沟或根本的不同。用法指出的是所思作为目的和所做出来的东西之间的联系。但是这个联系是根本不同的实在和用意之间的不同。w指出语法不对实在负责。这里也可以说意识不对遵从规则负责。是所思的东西作为轴心规范着遵从规则,而非遵从规则能够基于一种本质主义的语法产生出来生活形式的东西。遵从规则强调的是落在实处的刻画。强调一种对于可见的东西的理解的规范。从实在到遵从规则,从遵从规则到生活形式,都处于一种规范性之中,而非一种本质的关系中。
而w的语言游戏关心的考虑的并不是这种本质联系,反过来这是反对的哲学病。这里一个语境就是日常语言的满足社会生活中社会协作的需要的有效使用。这个语言的有效使用是经验的,语境中给出来的东西。是语言现象。
遵从规则和生活形式之间的联系或如何过渡,不是w强调的东西。有效使用保证了两者之间的联系。这里可以是把文化建制的东西同时作为生活形式的东西和遵从规则的内容,从而作出一种固有的联结。我们问候时,总是相互说“你好”“早”,相互微笑点头示意,更亲近的关系会拍拍肩膀甚至拥抱一下甚至亲一下面颊。这些行为方式是有限的传统。就是说,传统不仅负责生活形式,还负责行为方式。行为方式强调的是一种遵从规则的刻画。生活形式强调的是一种主观意图意愿意识的东西。但是在社会生活里,它们可以二而一。这二而一不是混淆生活形式和行为方式的概念上的区别,而是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模糊它们之间如何过渡而一并出现的情况。因为社会生活中我们只能基于一种共识的,并落在外在标准的东西里产生有意义的表达,这一点反过来约束了我可以表达的东西并非任何意愿,而仅仅是社会生活中共同的约定的东西,共识的东西。私有语言或感觉表达式就此排除在表达的可能之外。伦理价值判断和审美总是某人的,而非一种共识对人作出要求。可以有一些公共的伦理价值判断和审美,但是它们都只能在一种嘴基本的不妨碍它者的意义上而言,是消极的自由。但是积极的自由而言,它们在于作为个体的自由个体的思想实践诉诸第一人称自身的实践。如果这里谈论一种表达,那么实在不是说而是包含说在内的做。说、句子在此作为语法句子使用时,以其做为实在相照应,落到实处。单单的说,没有意义。这就是说,伦理价值判断和审美的表达天然要诉诸于实践或作,而非说。前者即语言游戏的东西。后者(说)却是可省略的。就像语言游戏中,并没有画外音的语法句子插入。语法句子是事后分析时的东西。

由于社会生活的公共性,使得它并没有必要讲究语法规则和生活形式之间过渡过程的清晰刻画。这在社会生活这个语境中在日常语言的有效使用中已经无需辨析这个过程。这个问题被消解掉了。w提出过一个例子。一所监狱,并不以没有囚犯脱逃的漏洞为前提。只要没有明显的漏洞,没有产生实际使用中的问题,以及发生问题后及时弥补,就可以了。语言游戏的使用也是这种情况。语境为我们消解了很多仅仅从理论出发需要澄清的问题,很多难题。罗素的语词表达式有意义,如果没有亲知的语境的给出,那就根本不可能。
或者说,w的语法规则的考察,已经置于这种社会认知的语境中了。这使得他可以不用过多地考虑语法规则对于实在而言的多种可能性,以及类似的生活形式对于遵从规则而言的多种可能性的情况。这些都在社会生活和行为方式处于文化建制的传统中消解了。

对于理论的绝对清晰的要求,就不是强调社会生活的日常语言所关心的东西。也许在伦理价值判断和审美的实践里,还是需要考虑它们

遵从规则是物理语言,生活形式却是人的生活世界的语言。两者之间存在鸿沟。
而脑神经科学和意识现象之间的相应,达成的是厘清。把逻辑的归逻辑,把本体论的鸿沟还给其自身。
这个进路考虑的,其实是一种本质主义的情况。或者说是一种物理和意识之间的因果决定论。对于语言的语法考察的思路而言,这里考察的是语法对于实在负责的情况。把读脑看作一种脑神经现象作为外在的看和内在的读脑之间的一一相应。

7
认知指的是现象的经验,理解指的是把现象纳入其得以如此这般的周遭环境的配置中看待其如此这般的原因或根据。
对于社会生活中人的行为的理解,就是把人置于文化制度的传统中来考虑其行为的目的,以这种目的作为行为的有意识要达成的东西,作为语言的意义的东西。在这里语言始终以参与各方的共同认知的东西为边界。譬如欺骗这种行为方式,对于被欺骗者,他仅仅理解到欺骗者基于语言游戏的文化背景所指出的某种综观。但是,始终要看到综观还需要置于语言游戏的周遭环境的配置里。这指的不仅是文化背景,更是个别的经验的因果相继的生活之流的认知。这种认知里,文化背景是需要的,但是始终还存在着周遭环境的判断的环节。这里不是理解问题而是认知问题。一点社会认知的常识(概念)、文化背景,还要有耐心,周全的审视。类比康德的感性和知性的关系。自然现象的诸经验,它们都是真的。而社会认知基于作为人的行为的有意识,只有一个综观,它是真的。w的外在标准在于指出这种真基于第二人称理解第一人称的语言游戏时,对于后者所考虑的东西的领会在逻辑上得以可能的条件。就是说,第一人称的表达有意义的前提是其所考虑的东西表达的东西要落在外在标准的客观的东西之内。
语境的领会作为一个判断环节,这里始终是一种文化的东西。就可见的东西而言,我们要把它看作一目了然的。给出来了的。但是文化背景,并非一个社会一种语言就只有一种普遍的文化背景。文化是一种伴随人的认知而产生的结果。就是说,一个社会中存在不同文化认知。我们如同摸象的盲人,摸到认知到文化的不同部分。甚至是不同层次的部分。这就强调文化在一个社会生活中不同的人之间总是具有一种区分。正是这种区分造就社会生活中角色选择。这不是绝对的。我可以具有双向思维,认知到一个语言游戏中不同角色的逻辑,但是我处于其中一个角色里。这意味着我有可能变化自身意识角色参与社会。如同亚里士多德指出的种子对于成为大树的潜能。但是缺乏另一个角色的逻辑对象认知的人,它之于作为那个角色参与社会,却还是一种无意识,是质料的潜能。质料的潜能要成为存在需要补充的,是形式的思想。而种子之于大树的潜能,需要补充的是经验条件和时间。而实践的目的诉求之于把它做出来的践行,需要补充的是基于前者自身为轴心所规范的遵从规则的做。这里的做是一种根据目的自觉而有意识地行动,是自主的。对比种子之于大树,其客观条件还是付诸于外部的东西。外部条件不到,比如温度湿度光照营养不够,发芽和生长就还是不可能的。而语言游戏的做,只要基于一种社会认知,这里包括因果相继的认知中强调外在标准的实在层面的现象的存在,以及强调文化背景的认知为何的生活形式的综观,我就能有意义地符合目的地有意识作出一种表达,一种实践。人的行动之遵从规则是有意识做到的。而种子的萌发生长,则是无意识或不自觉的。人区别于种子的是对于自身遵从规则和目的的有意识或自觉。而语法考察强调的是它们基于文化的公共性而具有一种客观性,而非一个人主观随意的心灵的东西。后者排除于语言的用法之外。
回到欺骗,文化的差异性使得社会生活中目的诉求的差异。有时又是反过来,目的诉求的差异性会造成文化的差异。文化思想和实践中的目的诉求之间始终存在张力。相互牵引相互约束。正是文化差异使得社会生活中角色的差分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情况。假使,文化能超脱个体的经济条件的背景身份的背景,譬如在一种超越的教育和自我教育中达成,那么就可以期望一种社会生活的牵动,变化。二战后被打成废墟的欧洲日本可以快速重建,非洲亚洲却还有遥远的文化的文明进化的旅程,指出文化文明对于社会生活的比财富和科技条件更为基础长期而言更为决定性的作用。

欺骗是文化相同的情况下,价值相通条件下。诱使人基于本质主义脱离背景作出判断。急于求成是欺骗得以可能的条件。
但是对于价值判断差异,譬如市场中的贸易的前提就是买卖双方那里一个东西的价值的不同。这种价值的差异基于事物的用法不同。一个饼子,在客人那里,解决的是营养或生存问题,就其必要性而言超过付出那个价格的工作。在商家那里,它只是一种劳作的结果,只要价格高于成本就有利可图。至于饼子吃下去的好处,并非是属于他的东西。饼子吃下去的好处只属于吃饼子的人。商家自己也可以吃饼子,但是饿时吃一个饱,再吃一个撑着了。有其有限的边际效用。
在古董交易里,也谈不上欺骗。拼的就是各自的眼力。买艺术品也讲究个眼缘,主观的审美体验,喜欢。这里也没有欺骗。

社会生活的如何参与社会,选择角色参与,虽然有客观条件的约束,但是更多的还是文化认知的决定。没有经济头脑,给再多钱也做不了生意。没有规则意识,家庭背景社会起点再好,也不适合混社会。这里都是一种社会认知对于社会参与的决定性影响的情况。

后期w的语言游戏,我的阅读起点是社会认知,文化认知的基本缺乏。日常对于社会现象的深刻的隔阂干,难以理解人在社会中为何会这么做事情,即使两个人聊天可以看到直白的一个人,在社会生活里就看不懂了。满脑子的问号❓
而w的语法,对于语言游戏的理解,基于的是文化背景的认知和语境的考察。文化背景和周遭环境还是分开来看作又所区别的东西,虽然它们之间有重合。文化背景看作一种大背景。一个人在这个场合和那个场合,他的言行举止之间具有一种相对稳定的文化背景。虽然场合之间有文化局部之间的区分。但是局部之间处于一种统一之下,这就是一种文化具有的基底的背景。而周遭环境强调的是这里处于什么事情下面。考虑的东西的规范的指出。这里,是基于文化背景落实到具体的事情里的判断。就像一种语言具有一套概念系统,不同语言之间概念系统是不同的。一个现象,在中国人和英国人,可以看到不同的东西,不同的理解。这里强调的是理解的归于文化,归于语言的特征。而理解的可能,指出的是同一种文化之下的情况。这里不讨论不同文化之间的如何理解。

我的阅读困难基于文化认知社会认知中白痴,是合理的。或者说事后回过头来看是可以理解的。
对于另一种文化认知到位,社会认知到位的阅读者,可能其问题是另一个,对于伦理价值判断和审美的诉求的忽视,对于自然语言的忽视。

对于我,是w关于语言游戏的阅读,其理解的可能性确定性的指出,促成了文化和社会认知的经验的发生。这对于w估计是一种例外的其著作阅读经验的预期。
w要避免哲学病,是对于本质主义的否定,对于理性作一种所见挤占所思的空间的情况的否定。我的问题是所思的空间——文化认知社会认知——的空缺。这使得语境的领会的困难。而语法的指出,指出语境领会的一种原则,指出文化认知社会认知作为语言游戏的理解的前提,指出了理解的逻辑中的一步。这一步可以指引作为实践的理解行动的一步。把它看作有意识地理解作为一种行动中的普遍规则。

你可能感兴趣的:(646-656 *655 *5经验作为语境 6生活形式和行为方式之遵从规则/行动之间是规范性而非本质或类似于命题中意谓相等的情况 7理解作为行动的普遍规则 就是语法考察作为逻辑中一步的指出,...)